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蕈菌资源 » 正文

    谈谈松茸的几个问题


    【发布日期】:2004-09-23  【来源】:
    【核心提示】:前言根据文献记载,至少有两千五百种以上的蘑菇是可食用的(1)。其中大部分是腐生菌,仅有二百多种是共生真菌,即所

    前言

    根据文献记载,至少有两千五百种以上的蘑菇是可食用的(1) 。 其中大部分是腐生菌,仅有二百多种是共生真菌,即所谓“外生菌根真菌”(2) 。但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却都是外生菌根真菌。如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法国的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 )、意大利的白块菌(Tuber magnatum )、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和云南人最爱吃的著名的干巴菌(Thelephora spp. )等。它们的市售价大都在腐生食用菌的几十倍或百倍以上,最贵的意大利白块菌一公斤可高达一万美元以上。世界菇类市场,据不完全的统计,外生菌根食用菌的总销售额在三十亿美元(3)。

    尽管法国的黑孢块菌已可人工商业化栽培,但是绝大部分外生菌根食用菌,包括黑孢块菌都采自自然森林,因为它们都要和树木形成菌根才能生存,出菇。不幸的是,从上个世纪以来,由于森林环境的破坏和变化以及其它原因,几乎所有的外生菌根食用菌的产量都在急剧下降。就拿日本松茸目前的产量来说,尚不及1945年的1%(图表1)。法国黑孢块菌的产量百年来下降的趋势也和松茸一样。各国有识之士和科学家,竭尽全力想通过人工栽培的途径来挽救这一趋势,可是除了黑孢块菌、松露、美味牛肝菌等极少数种可人工栽培以外,大部分还要靠自然 。如何保护和管好这些珍贵的外生菌根食用菌资源,不仅自然成为食用菌工作者的热门课题,也成为林业部门的热门话题(3)。

    松茸是日本人民的最钟爱的蘑菇,被誉为蘑菇中的“横纲”,在日本围绕着它形成了特殊的食文化(4)。当富裕的日本人在他们的赤松林内几乎找不到他们心爱的松茸时,就派出大批社团到国外寻找松茸。他们知道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有松茸,从七十年代开始,大量从韩国、中国东北、朝鲜和南欧进口松茸,八十年代,从中国西南和北美,继而从墨西哥、土耳其和不丹进口松茸。目前,日本每年要从以上国家进口三千吨以上价值约三亿美元的松茸 (5)。这世纪初,当瑞典科学家发现他们的松茸和日本的一模一样时,请来了日本人来品尝,认为味道也不差,也在跃跃欲试出口松茸(6)。采收,加工和经销松茸已在这些国家形成了很大的行业和带来了很大的利润(3, 5)。同时,也带来了问题:松茸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管理不好,它也会从我们的森林中消失。栽培松茸的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仍不知道怎样才可以人工栽培它,保护和管好松茸现有资源是当务之急。

    松茸的种类和分布

    松茸,顾名思义,日文(5) 韩语(7) 和中文(8)都意味着松树下面长的蘑菇。松茸的分布也确实与北半球松科植物 (Pinaceae) 的分布是相吻合的。在亚洲,它主要产在日本赤松林 (Pinus densiflora )和其它针叶林下(8, 9, 10) ;在欧洲主要在欧洲赤松( Pinus sylvestris )林下,在北非在雪松林下( Cedrus atlantica ) (11);北美洲在松(Pinus spp.),铁杉 (Heterophylla spp.), 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 和云杉(Picea spp.) 冷杉(Abies spp.) 林下(9, 12)。1949年以前,所有松茸的种都被放在蜜环菌属内(Armillaria),因为它们的孢子白色而且有菌环。1949年Singer 根据松茸的孢子有淀粉反应和其它显微特征,把它们都归入了口蘑属内(Tricholoma) (13)。

    亚洲和欧洲的松茸

    形态上,亚洲和欧洲的松茸种类很近似。1925年以前都被称为欧洲松茸(Armillaria calygatum) (11)。 Ito 和Imai认为日本的松茸形态和味道和欧洲的松茸 (Armillaria caligatum)不同,1925年日本的松茸被命名为新种,Armillaria matsutake Ito et Imai, (14)。1988年芬兰科学家Kytövuori系统研究了欧洲和北非的松茸后,认为长在欧洲赤松和北非雪松林下的松茸,T. nauseosum 和日本的松茸应该是一个种,而且因为T. matsutake命名晚,应为T. nauseosum 的异名。2000瑞典科学家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一步确认它们确是同种,但考虑到T. matsutake 是富有盛名的食用菌松茸沿用已久的拉丁学名,因而根据国际命名法,提出做为”保护名”继续合法使用(11) 。台湾产的松茸曾被日本的Sawada命名为松茸的变种,T. matsutake var. formosana,它主要生在台湾松(P. taiwanensis)下。在中国安徽黄山曾有松茸生长,为同一寄主(15)。大胆推测,台湾松茸的变种应和日本和中国东北产的松茸为一个种。

    北美的松茸

    北美的松茸颜色白色为主,和欧、亚洲的松茸褐色为主很不同,易于区别,显然是不同的种。它长时期被称为T. pendorosum。 直到1984年, 加拿大的真菌学家Redhead指出T. magnivelare才是最早的合法名称(16)。从此T. pendorosum 被T. magnivelare取代。 北美松茸生长地区和北美的针叶林分布区是相吻合的。西部沿太平洋沿岸从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省到美国加州的北部。东部主要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和安大略省(9, 12)。

    松茸也生长在阔叶树林下,特别是壳斗科( Fagaceae ) 的树林下,这不仅使松茸这一名称有点名不副实,而且给松茸分类带来了麻烦。本乡次雄把生长在日本和中国东北地区栎林下的松茸叫做”傻松茸”(Tricholoma bakamatsutake ) (17)。 傻松茸和真松茸外貌极相近,但味道很重,日本人不喜欢。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松茸产区,日本赤松林往往混生着栎树(Quercus mongolica),很难辨明“真傻” (8,9, 10)。八十年代中国西南地区的松茸进入国际市场后,人们惊异地发现,那里生长在纯阔叶林下,主要是壳斗科( Fagaceae )树林下的松茸不仅形似,而且味道也无不同,当地叫做“青冈菌”。虽然日本松茸专家富永保人到四川和云南考察后,为纯阔叶林下的松茸提出了一个新变种(Tricoloma matsutake var. qinggang ) ( 18),但后来并没有见正式发表。臧穆教授也发表了一个新种,青冈松茸(Tricoloma quercicola ), 和松茸(T. matsutake)仅孢子有微小差别(8)。和日本,中国东北地区栎林下的傻松茸遭遇天差地别,中国西南地区生长在纯阔叶林下的松茸,在日本松茸市场很受青睐,举足轻重。中国西南地区生长在纯阔叶林下的松茸的分类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无独有偶,北美的松茸在加利福尼亚洲北部也长在纯阔叶林下,外形和味道和长在松林下的无差别。这些阔叶树是长绿的栎 (Quercus spp. ),栲 (Castanopsis spp.)和石砾(Lithocarpus spp. ) 等,和中国西南地区的松茸林的主要树木的种虽异但属是完全一样的。中国西南地区生长在纯阔叶林下的松茸的分类问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墨西哥的松茸曾被认为是和北美松茸是一个种,后来又被否定(12),它的颜色很接近欧亚的种,墨西哥的松茸的种的问题现在仍是一个有待解开的谜。不丹的松茸没有资料确定它是哪一个种,但是,推测应该接近中国西南的松茸。另外,还有几种口蘑属的蘑菇是松茸的近似种,如粗壮口蘑(T.robustum) T. focale 和T. zelleri (产于北美), T.diciolens (产于欧洲) 和 黄褐口蘑(T. fulvocastaneum),常和松茸生长在同一生境, 外形也有点类似,常鱼目混珠,和松茸混在一起出售,但味道相差很远( 8, 9)。

    松茸的生态学问题

    最近在“食用菌学报”2003年10卷第三期上,读到一篇关于松茸的综述文章( 19)。其中谈到关于松茸的共生问题,认为松茸“是典型的外生菌根菌”。松茸的菌根问题,这是一个很老的话题。日本研究松茸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日本研究菌根的先驱Masui (1927) 根据他的菌根接种试验结果提出,亚洲松茸(T. matsutake )和欧洲松茸(T. caligatum) 都是寄生性的菌根菌( 20)。滨田稔在日本被誉为“松茸先生”,他对真菌和植物的共生(广义)关系有很过精辟的论述:“植物和真菌的共生关系有两个极端,一个是真菌寄生在植物上(松茸寄生在日本赤松上),另一个是植物寄生在真菌上(天麻寄生在蜜环菌上)。其他的植物和真菌的共生关系则是在这两个极端的共生关系之间的某一个点上。” ( 21) 显然,松茸先生也认为松茸是一种寄生性的菌根菌。滨田先生有很多弟子,现在都是日本真菌界的名流,其中小川真是真正继承了滨田先生研究松茸的衣钵,对松茸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认为松茸是一种寄生性的菌根菌,或者是“外生菌根但有寄生性。” ( 4, 22) 作者根据自己野外和实验室内研究和观察松茸的经验,不认为松茸是一种典型的外生菌根菌,在一定环境下,寄生性还很强,甚至有病原菌的特征,不仅如此,松茸还有较强的腐生性的特点。在1996年世界第一次菌根学术大会(ICOM1)上和韩国访问时,作者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并列出证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23)。十年过去,至今,这些看法并非所有研究松茸的人都认可,但是,好像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接受了这些看法,并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或新的证据,支持松茸并非典型的外生菌根菌,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超乎寻常的真菌的看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下面是一些现象来说明松茸的腐生性和寄生性。

    寄生性

    1,典型的外生菌根菌,如彩色豆马勃(Pitholitus tinctorius)和美味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 等,和松树形成二分叉状的菌根,卷边桩菇(Paxillus involutus )和滑锈伞(Hebeloma spp. )等,和阔叶树形成羽毛状的菌根,分叉(枝)多次,整体形状规整有序(22)。而松茸和它共生的植物形成的菌根,是不分枝的棒状,整体形状像扫帚,凌乱无序(图2)。针叶树和阔叶树都如此(5, 9, 22)(图3)。一般认为,外生菌根分叉(枝)是共生真菌刺激的结果,这对扩大树木根吸收和交换面积有良好的作用(24)。显然,松茸和典型的外生菌根菌不同,它并没有这种刺激作用。

    2,典型的外生菌根菌在小根表面形成一个的菌丝套(mantle),紧密地箍着小根,菌丝套内的菌丝交错有致,结构严密,外观光滑或有各种各样的外延菌丝,厚薄一致,颜色不一(24)。可是,松茸完全不同,它的菌根幼嫩时浅褐色,被棉絮状的白色菌丝松软地包裹着,这些棉絮状菌丝没有什么组织结构,杂乱无章,常有土壤颗粒和这些菌丝混在一起,厚薄不一,有时缺如。显然,这不是真正的典型的外生菌根菌的菌丝套(图4)。浅褐色的松茸菌根很快变成黑色,这时表面的棉絮状的白色菌丝逐渐减少或完全剥落,表面变得多皱而干瘪(5, 9, 25 )。

    3,松茸可以形成所谓的哈氏网(Hartig net),但是和典型的外生菌根菌的哈氏网很不同。如根皮层细胞之间的菌丝发育得不均匀,有时在几个皮层细胞的交界处会有大量菌丝聚集盘结,特别是在人为条件下形成的松茸菌根(图4,左),这在典型的外生菌根菌的哈氏网中是看不到的(5 , 9 )。

    4,松茸的菌丝可侵入根表层和皮层细胞内,特别是在人为条件下接种产生的菌根,松茸菌丝可侵入整个表层和部分皮层细胞,最后使这些被侵入的细胞受到极大的破坏(图5),表现出很强的寄生性。这在典型的外生菌根菌是看不到的(5, 9 )。

    5,菌塘中浅褐色幼嫩的松茸菌根很少见,大部分是黑色的菌根,而且常呈节状,即被感染的小根的根冠处长出新根时接着被感染,在新老感染的交界处有一个缢圈(图6)。这样节状的菌根在典型的外生菌根菌中是见不到的。松茸菌根变黑,一般认为是寄主植物“自卫反应”而产生酚类化合物所致。像这样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快速地在被感染的根中积累,并使菌根显得很衰老,在典型的外生菌根菌中也是见不到的(5, 9, 24)。

    腐生性

    1,松茸在土壤中形成很特别的白色菌落,“shiro”,中国西南地区称作“ 菌塘” (4, 9, 10 )。菌塘形成时,菌丝在土壤中生长的方式呈放射形,扇形或扫帚形,向前或四周,向下推进,菌丝经过之处,土壤颗粒,植物根(寄主或非寄主植物的粗根,细根和小根)以及石块等都被菌丝“占领”而变成白色,在矿质土壤层中形成厚厚一层密实的菌丝层(图7)。松茸子实体在菌落边缘长出,常排列成弧状或圈状(4, 9 )。这和典型的腐生真菌, 如香蘑(Lepista spp.)等在基质上生长的方式很类似。而典型的外生菌根菌不会形成“菌塘”,也不会在石块和非寄主植物的根上形成菌落。子实体是散生的(4, 22 )。

    2,寺下隆夫和河野又四(26) 从松茸菌丝和子实体中提出羟基蛋白酶。许泰铁等(27) 从松茸菌丝体中提出胞外淀粉酶,认为这是松茸具有较强的腐生性的生物化学的依据。 傅禄敏等也认为松茸菌丝有分解长链碳的能力(28) 。

    3,在洋菜培养基上,老的松茸菌落可以产生像线圈状的菌丝(图8),这种线圈状的菌丝和一些木腐菌,如平菇等形成的扑食菌丝套(trap rings) 非常近似。木腐菌都生长在氮素贫乏的环境,用扑食菌丝套扑食线虫等以补充氮的不足(29)。松茸也生长在氮素贫乏的环境,形成线圈状的菌丝也是理所当然的。

    4,在松茸菌落和菌根(自然的和人为接种形成的)中常常发现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的产生(图9)。特别是老的菌落和衰败的菌根。厚垣孢子是很多真菌,特别是病原真菌在不利环境下的一种生存方式,在环境好转时,萌发寻找新的生机(30)。有人称之为病原真菌的“腐生机会主义”(saprophitic opportunism)。可以设想厚垣孢子恐怕也是松茸在不利环境下的一种腐生生存方式。

    美味乳菇( Lactarius deliciosus)在土豆培养基上形成的菌索

    据处以上例证说明,松茸虽然可以侵染松科和壳斗科的植物根形成菌根,但是,和典型的外生菌根菌的许多方面并不符合。如果肯定地认定是一种“ 典型的外生菌根菌”,好像与情理不合。小川真根据菌丝,菌落和菌根发育的特征,把外生菌根菌分为五类,认为像松茸这样不能形成菌索和真正菌丝套,菌根黑色,扫帚形的菌根菌,是寄生性的一类外生菌根(22)。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他没有发现松茸的菌根的哈氏网,但他对松茸的菌根的看法还是有道理的。和傅禄敏一起工作过得Gill, W.M., Guerin-Lagette, A. 和 铃木彰等(25) 根据松茸的自然菌根的形态,虽认定松茸和日本赤松的菌根是一种外生菌根,但又认为松茸确有非典型外生菌根菌的行为(atypical behaviour),如侵染引起根变黑和皮层组织坏死。作者甚至认为松茸可能不是一种典型菌根菌(5, 9)(atypical mycorrhizal fungus),它的菌根如果要分类的话,很类似Melin (31)和Mikola(32) 等提出的“拟菌根”(pseudomycorrhiza),或Malajczuk等(33)(1987)提出的“表面外生菌根”(superficial ectomycorrhiza)。

    把菌根菌或感染植物根部的真菌分类是头痛的事,Garrett甚至认为菌根菌和寄生菌仅不过是寄生性专一化(specialization of parasitism)的程度不同的同一类真菌,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寄生真菌如果引起根的损伤破坏,从而引起其它生物的二次侵染,就会成为病原菌。而菌根菌侵入植物根形成哈氏网和完全依靠寄主植物提供碳营养本身就是一种寄生, 但是这种寄生如果不引起根的损伤破坏,同时它又可以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水和矿物营养,这就会成为共生(symbiosis)(34)。只有真菌和植物双方都受益时,这种共生才会成为互惠的共生(mutualism)。但是,这种共生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既由真菌的遗传本性决定,也受环境条件和共生的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在寄生,共生和腐生的圈子内转移变化(5, 24)。 如松茸在人为的环境下,当寄主植物生长受到压抑,它会表现出更大的寄生性(5, 9)。玉蕈离褶伞(Lyophyllum shimeji) 的菌种经过挑选,在人为条件下,有的菌种在有寄主植物的情况下可以形成菌根而产生子实体,表现出共生的倾向,而有的菌种在没有寄主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子实体, 成为完全的腐生菌(35)。Norkrans (1950) 发现烟口蘑(Tricholoma fumosum) 也有类似的两种遗传型:腐生型和共生型(34)。腐生性是很多共生真菌共有的特性,因为普遍认为共生真菌可能是从腐生性真菌进化来的,有的几乎完全失去了它的腐生性,有的还保持有一定的腐生性。Norkrans认为共生真菌和腐生性真菌在腐生性状方面也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最近,Bidartondo(36)等认为,互惠共生(mutualism) 不是稳定的进化终点,遗传上它是不稳定的,可以受共生双方的受益冲突而变化,互惠共生的平衡一旦破坏,就会导致寄生,甚至共生的解体。这样看来,松茸具有寄生,腐生和共生的三种特性应是不奇怪的,完全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在这里我们不是为了争论谁是谁非,而是想深化对松茸的认识。这样一个十分珍贵的蘑菇,无论用栽培腐生菌还是栽培外生菌根菌的办法,我们都还不能人工栽培它,说明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很不够的。目前,每个人的认识都只不过是看到了它的部分“面孔”。好像“ 瞎子摸象”。希望有一天,经过大家不断努力,能把所有的片断认识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大象”。那时,也许我们还不能人工栽培它,但是我们会更好地管理它。

    松茸的经营管理和保护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效的增加松茸的产量。经营管理和保护好现有的产松茸的林区就是一个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

    北美

    北美大陆松茸(T. magnivelare)资源丰富,但是直到八十年代后期它的经济价值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商业化的采收出口松茸才逐步发展成具有规模的行业,九十年代末每年从北美出口到日本的松茸达到四千万美元(3, 12)。同时,商业化采收松茸造成的对松茸生长环境的干扰会不会引起松茸的产量下降,也引起了社会,林业和环保部门的关注。经过政府立法,公众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协同努力,北美大陆松茸的经营管理和保护问题很快得到了妥善地解决。David等(12, 37)研究的结果表明,商业化采收松茸对短期松茸的产量没有影响,如果采收时能按照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林业部门通过立法,对国有松茸产区划定采收的范围,并规定会任何采收松茸者都必须购买采收执照,每个执照的采收量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超出规定的要处以罚款。每个新采收者领取执照后,都要观看有关如何采收松茸和保护环境的录像。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通过立法,教育和科学研究,北美的松茸得到了很好的管护。但是,商业化采收松茸造成的对松茸生长环境的干扰会不会引起松茸的产量下降的长期定位研究还有待进行。

    日本

    日本二战后松茸产量从一万多吨下降到今日的几百吨,原因众说纷纭(4, 9)。但是,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日本的赤松林的环境大多已不适合松茸的生长发育。六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起飞,为了保护自己的环境,日本人不砍自己的林子,到别的热带国家去砍树。自己的赤松林覆盖度增加了,但是,赤松林却老化了,少有新更新的赤松幼林。赤松林一般林龄达到20 年时开始产松茸,40年时到盛产期,然后逐年衰减,到六,七十年以后甚至绝产。日本的赤松林林龄大都过了盛产期,因而,虽然半数以上的国土都覆盖着浓密的赤松林,可是,大多都过了产松茸的年龄。同时,居民都用电取暖做饭,再不必去山上去砍柴拾柴,山区的农民都涌入城市去赚大钱,对管理松茸失去兴趣,致使林子越来越密,林下杂木草被丛生,土壤有机质富集,环境朝着对松茸不利的方向发展,适合产松茸的赤松林越来越少。尽管日本科学家们想尽办法想挽回这一颓势,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系统不允许的关键词或者您的IP受到了访问限制,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口交
    菔魑?鞯睦?读质保?匀惶跫?驮僖膊皇视谒扇椎纳?し⒂?恕V泄??钡厍??可角??扇椎恼庵秩毡境嗨设菔骰旖涣质怯闪街衷?蛐纬傻模?恢钟沙嗨闪盅萏娴匠嗨闪趾丸菔鞯幕旖涣郑?硪恢质氰菔髁衷馄苹岛螅?嗨山?肽嫦蜓萏嫘纬傻摹4由??扇椎慕嵌壤纯矗?颐且?ü?衔?墓芾泶胧??柚够蜓踊撼嗨闪窒虺嗨珊丸菔骰旖涣值难萏妫?喾矗??斯ご俳?菔髁窒虺嗨闪值难萏妗?

    中国西南松茸产区

    中国西南现在是中国最大的松茸产区,产量一年可达3000吨以上,为国家和当地人民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10) 。 据报道,中国西南松茸产区的松茸产量也不断下降,如中甸县的松茸产量近年来以5%的速度下降(10)。但是,造成松茸产量不断下降的原因可能和别的产区不同,主要原因似乎是人为的关系,如掠夺式的采收,”杀鸡取卵”,不仅造成了对松茸菌塘地破坏,影响今后的产量,而且产出了大量经济价值极低的等外品,如”子弹头”松茸,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有人为活动对松茸林的直接破坏,如大面积砍伐和盗伐森林,放牧等,造成松茸林面积减少和菌塘破坏等。这要通过立法,教育和加强管理来解决。 中国西南松茸产区的松茸产量不断下降有无自然的原因,或自然原因占多大成分, 由于中国西南的松茸和它本身生存的自然环境状况十分复杂和特殊,加上研究尚不够,还要对中国西南的松茸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才能逐步搞清楚。

    据报道, 中国西南的松茸的寄主植物就有数十种树木,如有松科中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华山松( P. armandii),云南松 ( P. yunnanensis), 和高山松(P. densata ),壳斗科中的栎属( Quercus ), 栲属(Castanopsis ) 和 石栎属 (Lithocarpus ) ,栗属(Castanea ),和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的多种树木。 就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言,由这些树木形成的纯林,或混交林,都有松茸生长。 如在云南, 长绿的栲属和青冈属的树木在中低山(1700-2500米)形成的长绿阔叶林,长绿的硬叶栎树在高山(2400-3700米)形成的寒温山地长绿硬叶栎类林,如黄背栎( Q. pannosa )林和高山栎( Q. semicarpifolia )林。高山松在在滇西北高山带(3000-3400) 形成的温凉性针叶林高山松林,这些地带性的植被,以及由它们演变成的次生植被,如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元江栲 (C. othacantha )林和高山栲林(C. delavayi )破坏后的形成的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植被类型,如各种不同类型的松栎混交林都产松茸。因而, 首先要进一步搞清中国西南的松茸的种类,澄清分类学上的混乱。这需要和它的种群和共生生态学一起进行研究。如地带性的温凉性的高山松林产的松茸和次生的暖性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的松茸,同是地带性的寒温山地长绿硬叶栎类林的松茸和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松茸,针叶林下和阔叶林下的松茸,种类和种群的是否相同?又如寄主植物的专一性,松茸种群的变化和寄主植物共生关系变化的关系,以及它和气候,土壤条件和植被演替等的关系等,都要深入研究。然后,研究松茸的产量和植被类型以及植被演替的关系,以及同一植被类型松茸的产量和其发育年龄的关系。因为, 松茸和任何一种真菌一样是一定植被类型和其一定年龄的阶段的产物。当然还有人为活动,包括商业采收松茸对植被和松茸的产量的影响。这样,我们才会对管护松茸做到心中有数。

    结语

    松茸是一种经济价很高的值珍贵食用菌,百年来人们试用各种方法试图人工栽培它,但是都没有完全成功。它不是一种典型的外生菌根菌,有较强的寄生性和腐生性, 因而试图用传统的外生菌根接种的办法人工栽培它,都失败了。它甚至可能不是一种典型菌根菌,对它的生物和生态生理学习性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也许可以找到有效的途径栽培它。由于我们还不能人工栽培松茸,管护好现有的松茸林,乃当务之急。首先是教育和立法的问题,使大家把松茸和松茸赖以生存的森林看作自己的衣食父母,爱护和善待她。同时要通过立法,不仅管束不法的人和行为,而且使管护松茸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采收松茸的商业活动都有法可循。松茸是一定植被类型和其一定年龄阶段的产物,要深入研究松茸的产量和植被类型以及植被演替的关系,同一植被类型松茸的产量和其发育年龄的关系,当然还要研究人为活动包括商业采收松茸对植被和松茸产量的影响。这样,我们才会对管护松茸做到心中有数。

    主要参考文献

    1, Chandra, A. 1989. Elservier’s dictionary of edible mushrooms. Elservier,

    Amsterdam, Holland.

    2, Wang, Y., Bunchanan, P. and Hall R.I. 2002. A list of edible ectomycorrhizal

    mushrooms. In Edible mycorrhizal mushrooms and their cultiv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ible Mycorrhizal

    Mushrooms,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3-6 July 2001. Edited by I.R. Hall, Y.

    Wang, E. Danell and A. Zambonelli. New Zealand Institute for Crop & Food

    Research Limited, Christchurch.

    3, Wang, Y., Hall, I.R. 2004. Edible mycorrhizal mushrooms, Challenges and

    achievements. Can. J. Bot. 2003. (in press)

    4, Ogawa, M. 1978. Biology of Matsutake mushroom. Tsukiji Shokan, Tokyo. (In

    Japanese).

    5, Wang, Y., Hall, I.R. 2004. Matsutake C a natural biofertilizer? In: Hand bookof

    microbial fertilizers. Ed. by M. Raid. Haworth Press, Binghampton, N.Y. ( in

    press).

    6, Bergius N., and Danell E. (2000). The Swedish matsutake ( Tricholoma nauseusus sun. T. matsutake): Distribution, Abundance and Ecology, Journal of Scand. J. For. Res. 15: 318-325.

    7, L, T,S. 1988. Status of mycorrhizal research in Korea. In A. Mahadevan, Raman,

    N., and Natarajan, K., eds., Mycorrhizae for Green Asia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sian Congress on Mycorrhizae, Madras, India, 1988, p.16. Alamu Printing Works, Madras, India.

    8, Zang, M. 1990.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study on the Song Rong (matsutake)

    group and its allied species. Acta Mycologia Sinica 9:113-27. (In Chinese).

    9, Wang, Y. 1995. Tricholoma matsutake.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Otago,

    Dunedin, New Zealand. 3 volumes.

    10, Gong M.Q., Chen Y., Wang F.Z. and Chen Y.L. 1999. Song Rong, Yun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Kunming.

    11, Kytoövuori, I. 1989. The Tricholoma caligutum group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Karstenia 28: 65-77.

    12, Hosford D., Pilz D., Molina R., and Amanranthus R. (1997).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e Cimmercially harvested American Matsutake Mushroom,

    USDA, Forest Service, PNW Research Station, Potland, OR. PNW-GTR-412.

    13, Singer, R. 1949. Agaricales in modern taxonomy. In Tollia, pp. 5-832.

    Republica Argentina, Tucuman, Argentina.

    14, Ito, S., and Imai, S. 1925. On the taxonomy of shiitake and matsutake. The

    Botanical Magazine 39:219-328.

    15, Dai, F.L. 1979. The general list of Chinese fungi.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16, Redhead, S.A. 1984. Mycological observations on Hypsizygus and Tricholoma.

    Transactions of the Myc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25:1-9.

    17,Hongo, T. 1974. Study on mushrooms from Japan (21). The Botanic Magazine

    49:294-305. (In Japanese).

    18,Tominaga Y., Xian M.Y. and Tang L.M. (1988). On the matsutake mushroo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I. Matsutake mushroom in Barkan Prefecture and

    Xiaojin Prefecture of Sichuan Province, Journal of Bulletin of the Hiroshima Agricultural College (8): 559-570. (In Japanese)

    19, Vaario, L.M., Li, Y.H. 2003. Current trends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research. Acta Edulis Fungi, 10(3): 5-55. (in Chinese)

    20, Masui, K. 1927. A study of ectotrophic mycorrhizas of woody plants. Memoirs of the College of Science, Kyoto Imperial University, Series B 3:156-214.

    21, Ogawa, M. 1982. In memorium Dr Minoru Hamada, Matsutake Sensei. Transactions of the Myc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23:191-93.

    22, Ogawa M. 1981. Ecological characters of ectomycorrhizal fingi and their

    mycorrhiza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logy of higher fungi, 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rest Research Organizations World Congress XVII: 89-95

    23, Wang Y. and Hall I.R. 1996. Morphology and anatonomy of matsutake

    mycorrhizas. In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ycorrhizae, August 4-9,

    199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USA, Program and Abstracts,

    Szaro T.M. and Bruns T.D. Eds, 131.

    24, Harley, J.L., and Smith, S.E. 1983. Mycorrhizal Symbiosis. Academic Press,

    London.

    25, Gill, W.M., Guerin-Lagette, A., Lapeyrie, F. and Susuki, K. 2000. Matsutake C

    morphological evidence of ectomycorrhiza formation between Tricoloma

    matsutake and hosts in a pure Pinus densiflora stand. New Phytol., 147: 381-

    388.

    26, Terashita T., Matashi, K. 1987. Production of some properties of carboxyl

    protenases from Tricholoma matsutake, Journal of Trans. Mycol. Soc. Japan

    28:245-256. (in Japanes)

    27, Hur, T. Ch., Ka, K.H., Joo, S.H., Terashita, T. 2001. Characteristics of amylase

    and its related enzymes produced by ectomycorrhizal fingus Tricholoma

    matsutake. Mycology 29(4):183-189.

    28, Vaario, Wawisck, M., L.M., Gill, W.M., Samejima, M. and Susuki, K.

    2003. Detection of the ability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to utilize

    sawdust in aseptic culture. Symbiosis, 34: 43-52.

    29, Thorn, R. G.; Barron, G. L. 1983. Carnivorous mushrooms. Science 224: 76-78.

    30, Griffith, D. A. 1974. The origin, structure and fuction of chlamydospores

    in fungi. Nova Headvigia 25: 503-547.

    31, Melin E. 1921. The mycorrhizal fungi of Pinus sylvestris and Picea abies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Svensk Botanisk Tidskrift 15: 193-203. (in

    German).

    32, Mikola P. 1965. Studies on the ectendotrophic mycorrhizal of pine, Journal of Acta Ferestalia Fennica 79: 1-56.

    33, Malajczuk N., Dell B. and Bougher N.L. (1987). Ectomycorrhiza formation on Eucalypus III. Superficial ectomycorrhizas initiated by Hysteragium and Cortinarius species, Journal of New Phytologist 105: 421-428.

    34, Garret, S.D. 1960. Biology of root-infecting fungi. Lodon: Cambridge at

    University Press.

    35, Ohta, A. 1994. Production of fruit-bodies of a mycorrhizal fungus, Lyophyllum

    shimeji, in pure culture. Mycoscience 35:147-51.

    36, Bidartondo, M., Redecker, D. and Hijri, I. 2002. Epiparasitic plants specialized o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Nature, 419: 389-392.

    37, Pilz D. and Molina, R. 2002. Commercial harvests of edible mushrooms from the

    forests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United States: issu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for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55: 3-16.

    38, Iwase, K. 1997. Cultivation of mycorrhizal mushrooms. Food Rev. Int. 13: 431-

    442.

    39, Koo, C.D., Kim, J.S. and Park, J.I. 2001. Some consideration on problems in pine

    mushroom (Tricholoma matsutake) industry in Korea. Journal of Agr. Sci.

    Chungbuk Nat’l Univ. 18: 95-104. (in Korean)

    40, Sun, Ch. B.; Han, L. Sh.; Bi, D.Zh. 1988. Preliminary report of research on

    matsutake. Edible Fungi : 7-9. (in Chinese).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