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野生菌大量生长的季节
很多朋友对这些山林里的
“小精灵”充满了好奇
不过
采食野生菌可藏着不少法律风险
一起来了解
采摘野生菌自己吃,存在法律风险吗?
如果只是自己采摘食用,一般不涉及行政或刑事责任。但从民事角度来说,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责任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尽到注意义务。野生菌种类繁多,辨别是否有毒对普通人来说难度极大。一旦误食毒蘑菇中毒,不仅自己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承担医疗费用,如果因分食给他人导致他人中毒,还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5条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因为你有确保所提供食物安全的义务。所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采摘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菌。
把自己采摘的野生菌拿到市场上去卖,可以吗?
把自己采摘的野生菌拿到市场上卖,首先需满足法律法规、品质安全、市场管理等多方面条件。一般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若销售散装野生菌,还需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同地区对野生菌销售有不同规定,需先了解当地政策。其次,要确保品质安全,野生菌必须可食用且无毒害。如果售卖有毒的野生菌导致他人伤亡,除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要私自售卖来源不明的野生菌。
餐饮企业可以提供野生菌菜品吗?需要注意些什么?
餐饮企业可以提供野生菌菜品,但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首先,要确保野生菌来源可追溯,不采购、加工来源不明或不认识的野生菌,防止混入毒菌。其次,加工过程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比如确保烹饪熟透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如果消费者在餐饮服务中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健康损害,餐饮服务者需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若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餐饮企业一定要把好食品安全关,莫因一时疏忽而追悔莫及。
如果采摘的是受保护的野生菌品种,会有什么后果?
部分野生菌属于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受到法律严格保护。未经许可采摘、毁坏、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受保护的野生菌及其制品,涉嫌破坏生物多样性,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4条规定的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所以,在采摘野生菌前,一定要了解哪些是受保护的品种,切勿触碰法律红线。
野生菌虽美味,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不能少。大家在采摘野生菌时,要做到不采摘、不食用、不售卖来源不明和受保护的野生菌。
进食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保留毒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