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绵阳秸秆种食用菌撬动绿色产业


    【发布日期】:2013-04-26  【来源】:绵阳晚报
       6:00刚过,家住石洞乡三清观村的肖辉龙就来到御营坝第一市场。车刚停稳,几个菜贩子立即围拢来帮忙卸货,不一会儿便匆匆离去。“今天生意不错,平菇批发价达到了4块钱一斤。”肖辉龙高兴地说,“这些年家里没有烧过秸秆,还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下脚料的转身
      房前屋后堆满稻草,粉碎机、装袋机、拌料机一字排开。从4年前开始,肖辉龙就被亲切地称为蘑菇大王。他家门口板房培养室里,满满堆放着2万袋食用菌培养基,每隔30多天,新一季的平菇、姬菇、球盖菇、杏鲍菇就从这里诞生,不曾间断。
      在这里,麦秆、稻草、玉米秆、玉米芯、油菜秆这样的庄稼下脚料都是上好的原材料。肖辉龙说,油菜秸秆纤维含量高、出菇品质好、产量高,是平菇、球盖菇的上佳原料。经过晾晒、粉碎、拌料、装袋、锅蒸、接种、上架、浇水等程序后,新鲜的菇类就可以采摘上市。为了赶早市卖个好价钱,肖辉龙每天凌晨就起床进棚。从去年10月至今,6个多月,他的收入接近10万元。
      “一袋培养基大概1.6斤,需要一半油菜秸秆和一半玉米芯。”肖辉龙算过一笔账:按照每袋0.8斤油菜秆的需要量,2万袋培养基就能消化1.6万斤油菜秸秆。按照每亩产生1000斤晾干的油菜秆来计算,他家每种一季食用菌就可以消化掉16亩地的油菜秸秆。每年种两季,就可以消化掉32亩地的油菜秸秆。“如果多增加几户,秸秆用量就会更大。”肖辉龙说。
      绿色的循环
      每天中午,温清珍就会用自来水管,对家里6000袋平菇培养基逐个喷水,以保持合适的湿度。作为吴家镇幸福村最早发展食用菌种植的农户之一,她家秸秆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
      “农忙时,邻居争着叫我们去收秸秆。”温清珍回忆说,这么多年,除了她家的油菜和水稻秸秆全部用来种植平菇,村里的秸秆也用了不少。除了消化当地的秸秆,废弃掉的食用菌培养基被当做上好的肥料直接还田,既节省了化肥支出的成本,还有利于土壤疏松。
      这几天,位于涪城区龙门镇九龙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老板李松友忙得不可开交。除了每天采摘、销售产品,还有一件事绕在心头。“租地的合约就快到期了,得抓紧和村民续约。”
      李松友是浙江人,五年前,他在老乡朱玉兴帮助下在绵阳开启了秸秆种植事业。他的15个水泥架大棚占据了食用菌种植基地的一壁江山。10亩地的体量交出的是年产20万斤食用菌的业绩。李松友的巨大需求,带动了秸秆加工企业的积极性,一条秸秆回收、加工、综合利用的绿色产业链正逐渐形成。
      “我的基地只负责培育香菇和平菇,秸秆原料是江油一个厂家在专门供货。”李松友说,整个基地有90多个大棚,每年消化的秸秆虽然没有统计,却为保护环境、发展循环农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产能的困惑
      小春作物收割在即,大量秸秆将集中堆放,肖辉龙却眉头紧锁。“地里秸秆太多,食用菌消化量微不足道。”他叹口气说,家里几台机器比较落后,都属于小型设备,粉碎油菜秆和玉米秆这样体积较大的作物十分吃力。
      设备要换代、规模要增加、晾晒和储藏秸秆空间要增大,这些都需要大量投入。苦于缺少资金,肖辉龙扩大产能的想法暂时搁浅。“建设这个基地投入了9万元,这几年挣来的钱都用在了扩大规模上,到现在还有贷款没有还清。”他无奈地摇摇头。
      在肖辉龙看来,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不仅可以让周围的人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子,还找到了处理秸秆最环保、最有效的办法,一举多得。“秸秆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合长途运输,就地收集和消化是最好的。如果发展到10万袋的规模,我们全村的玉米、小麦、稻草秸秆全部用完,还可以消化一个队的油菜秸秆。”肖辉龙曾萌生过这样大胆的想法。但现实的情况让他变得冷静,面对有限的产能,想要托举“秸秆产业”,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产量上去了,价格就要下来。”李松友认为,在市场份额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如果盲目扩大秸秆种植的产能,势必会影响食用菌的行情。“今年春节,绵阳本地平菇集中上市,批发价只有一块多钱,成本都不够。”
      多条腿走路
      规模小了,消化秸秆的数量受限;产能大了,食用菌的价格持续走低。面对庞大的产量,秸秆转化出路究竟在哪里?
      “不是一条措施或一个模式就能消化掉所有秸秆。”市农业局专家田永清指出,秸秆种植食用菌的方式是对的,值得提倡。但由于受到食用菌市场的限制,秸秆种植只能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途径,单靠秸秆种植来消化秸秆是不现实的。
      田永清分析,由于秸秆在农忙时节集中出现,群众为了抢收抢种,往往采取最简单的处理方式。要真正解决秸秆禁烧问题,必须在尽快实现秸秆产业转化和综合利用上做文章,从秸秆收集开始。
      从2009年起,我市开始大范围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然而,由于境内秸秆加工企业相对偏少,制约了秸秆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秸秆蓬松占地,如果收集进展不利,秸秆作为工业原料的作用将受到严重制约。由于种种原因,秸秆只能适当还田利用。只有一批秸秆加工企业的出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收集、加工、储存的问题。一旦打通了这个环节,秸秆的应用就有了广阔市场。”田永清说。
      田永清建议,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多元化利用秸秆,宜还田则还田,宜种植则种植,多条腿走路。同时,希望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使秸秆真正变废为宝,造福人民。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