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做大做强食药用菌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


    【发布日期】:2010-11-04  【来源】:易菇网  【作者】:中国食用菌协会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做大做强食药用菌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
     
    中国食用菌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陆解人
    2010年10月27日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下面我受李树萍会长的委托,代表中国食用菌协会就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向大会报告。
    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根据协会统计,总产量已超过2000万吨,产值1000多亿元,产品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14亿美元,已成为继粮、棉、油、蔬、果之后的中国第六大种植农产品。形成了以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平菇主产基地;福建、河南、湖北、浙江、河北、辽宁等地的香菇主产基地;江苏、广西、山东、福建、河南、江西、四川等地的双孢菇主产基地;黑龙江、吉林、湖北、四川等地的黑木耳(毛木耳)主产基地;山东、江苏、河北、广东、浙江、河南等地的金针菇主产基地;辽宁、河北、吉林、福建、黑龙江等地的滑子菇主产基地等多品种、多区域主产基地。河南、山东、福建、河北、黑龙江、江苏6省食用菌总产量均已超过150万吨,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大省。全国还有数百个食用菌种植县,数千个食用菌种植村。在我国,食用菌产业为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民致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贡献。食用菌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成为一些乡村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全国食用菌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县500多个,其中60%是贫困县(包括省级贫困县),全国食用菌产值超过亿元的县100多个,主产县、生产大县食用菌产值占农业产值的20%以上。全国有2000多万人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活动,大多数从业者通过食用菌致富。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食用菌产业。近几年来,党的总书记、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食用菌生产企业、基地考察,为食用菌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09年10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了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作出了“为农民群众走向市场架起桥梁,帮助更多乡亲增收致富奔小康”重要指示,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心系群众、关心菇农,想着亿万农民增收致富。这是对食用菌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和农民增收致富作用的充分认可,是对2000多万从事食用菌产业的从业人员最大的鼓励和激励。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食用菌产业的指示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食用菌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五年来,中国食用菌协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对协会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在各地协会和全体会员的积极配合、共同参与下,协会紧紧围绕小蘑菇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为小蘑菇新农村建设、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拓展消费市场、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强国际交流、协会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一、   开展了小蘑菇新农村建设
      小蘑菇新农村建设是协会工作的主线,协会于2006年在全国推行了“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几年来,协会始终坚持以食用菌产业建设为核心,注重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协调生态、生产与生活,形成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从依靠外延的粗放增长向依靠科技提升品质、注重效益转变,形成了政府、农民、行业、社会多方面共同行动,农民主动参与,村村竞相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得到了全国各地协会、主管部门和广大会员的积极响应,截止2008年底,全国已有278个村(镇、县)成为了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行动村,经协会审定200个行动村为示范村。这些行动村、示范村食用菌总产量达到48万吨,产值12.2亿元,每个村食用菌产量基本达到2000吨,产值600万元,食用菌产值占村农业产值的50%以上,村人均收入4000多元,50%以上的行动村成为县级以上精神文明村。这些行动村,已成为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支重要力量和不可多得的亮点。围绕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指导工作。协会为做好“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工作,在全国成立了以李树萍会长为组长的小蘑菇新农村行动领导小组,并有11位主产省分管食用菌的领导和行业内资深专家担任行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组织下发了“小蘑菇新农村计划”、“关于申报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申报表的函”等多份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在全国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的意义、主要内容、行动目标以及措施等予以指导。此后,各省协会积极行动,全国各主产县、乡、镇、村都制订了行动方案、实施措施,农民积极参与。
      二是广泛宣传,形成氛围。协会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农村节目联办《中国农村报道》食用菌专题节目。联合中央电视台7台农业频道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专题宣传活动,播放了河北平泉、山东邹城平阳寺等5个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实施点的成果。完善了中国食用菌协会网站上的“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专栏。并组织力量编撰了20余万字以政策指导、技术服务为内容的“小蘑菇新农村建设服务手册”。通过组织发动、广泛宣传,形成了全行业重视“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参与“小蘑菇新农村行动”,支持“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的氛围。
      三是开展培训,提高菇农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食用菌协会补助培训资金110万元与省、市、县协会共同免费培训菇农近4万人次。多年来,协会将农民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协会自己举办或支持地方协会举办12期中、高级《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培训班,每期培训均是专项设计培训计划、设计课程,力求实效,对学员负责,经培训共有400余人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协会还与省协会合作,大规模开展对食用菌种植村支书、村主任、食用菌协会理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及农民工、菇农的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是总结表彰,推动业务活动的开展。协会分别于2007年,2008年对“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中的200个示范村,44个优秀示范县、镇、村进行表彰外,于2009年12月召开了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总结表彰会。会上对“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实施三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30个优秀团体,100名突出贡献者,100个“百强村”,10个“十强县”进行了表彰。有力地推动了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业务活动的开展。同时,为树立典型样板,支持、鼓励地方发展食用菌产业,对各地搞得好的市、县、乡授予荣誉称号。2007年以来,协会分别对26个市、县、乡授予“中国食用菌之都”;“中国食用菌之城”;“中国原生态食用菌生产基地”;“中国食用菌产业基地县”;中国猴头菇、花菇、食用菌、香菇、竹荪、白灵菇、黑木耳、灰树花、春栽香菇之乡等荣誉称号。
    此外,协会在行业会员中开展了十大龙头企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和优秀科研院所(机构)推荐认定工作。经推荐、评审,授予了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个企业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四川省金堂县等10个县(市)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11个科研院所为“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科研院所”;浙江省庆元县为“全国食用菌行业特别贡献奖”;2009年2月,协会对上述32个先进单位颁发了牌匾和证书,并给予了物质奖励。
      二、   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
      举办大型活动是协会为会员搭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协会形象、扩大协会影响的有力举措。2006年以来,协会举办了黑木耳、香菇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新产品新技术菌物资展销会;食用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峰论坛等大型节、会活动42次,这些节会活动,有的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有的是协会与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多数是由协会与地方人民政府和会员企业共同主办的,这些节会活动为会员搭建了思想、信息交流和产品交易的合作平台。这不仅激发和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起到了推动地方发展食用菌产业、宣传地方品牌的效应,而且由于地方政府资源丰富,为办会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保证了节会的效果和质量。同时,协会邀请全国知名人士和行业内资深望重的专家等,以及广邀宾朋和业内人士参加会议,提高了协会在地方和行业内的知名度。2010年6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食用菌协会、辽宁省农业经济委员会、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九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暨鞍山·岫岩蘑菇节”,在辽宁省岫岩县隆重举行。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农业部有关领导、辽宁省鞍山市、韩国食用菌联合会、中国食用菌协会、岫岩县领导、主产基地县、龙头企业、食用菌生产加工、经销企业负责人,及应邀的专家、媒体界朋友及与会代表近千人到会。这届会议,是历届会议规格最高的一届。岫岩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得到了辽宁省和鞍山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持。省、市人民政府决定,连续三年,每年各出资3000万元计6000万元对岫岩县食用菌产业进行扶持。这就大大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据悉,本次盛会项目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参会客商52家,签约项目30个,总签约投资额9.19亿元。几年来,协会举办大型节、会活动搭建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会员交流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树立了协会形象,扩大了协会的影响力。
      2006年以来,协会召开了5次年会,该会对上一年工作进行总结,对当年工作作出安排,经会议审议通过后,各地协会按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发挥自身作用,为下一年食用菌产业有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一是积极处置重大事件2006年由于姬松茸含镉量超标,日本停止了我国对日出口,使我国姬松茸生产遭受到致命打击,给主产地菇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针对此事,协会十分重视,责成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协会出资委托研究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搞清产品镉含量超标情况,并以协会名义向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大科研力度,尽快降低姬松茸重金属镉含量的建议”。在协会内刊、网站向行业发出预警通报,提醒菇农在此问题没有解决前不要盲目扩大姬松茸的生产,以免造成更大损失。同时,协会还向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写出专题报告,希望能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切实解决当前姬松茸含镉高的紧迫问题,以增加山区菇农的经济收入。协会将有关情况向其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部门汇报后,主管部门领导对协会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和负责精神,予以肯定。
      二是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为提升食用菌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产业升级目标,协会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多次向科技部汇报食用菌行业的情况和需求等工作,为食用菌科研立项打下基础。2008年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上级主管部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向国家科技部递交了“食用菌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获得批准,成为科技部2008年下达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该项目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负责组织,对我国食用菌主要品种的资源保护、栽培技术、现代物流、精深加工及质量安全标准化等八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为争取食用菌“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基础。
       三是积极开展食用菌扶贫工作。协会将食用菌扶贫工作作为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次向国务院扶贫办汇报农民种植食用菌致富、村貌改变的情况。对此,国务院扶贫办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支持协会工作,高层领导多次关注、参与食用菌行业重大事务。2006年,协会对承德地区调研,起草了食用菌科技扶贫项目可行性报告。该报告得到国务院扶贫办肯定与支持,给予立项,扶持300万元用于承德地区食用菌生产。
      四是积极参与了研究课题2007年,协会积极参与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其目的是阐述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发展潜力,引起国家领导人对食用菌产业的重视,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协会李树萍会长亲自参与并担任课题领导小组副组长,为研究课题,还专程赴山东、黑龙江两省实地考察、调研。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杨建龙研究员主笔,完成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该课题,从小产品,大产业,一颗产业新星──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进入战略发展的“新阶段”──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分析,强调了产业地位,又有详实的实例分析,强调了可操作性,可行性,令人信服。
      五是积极与有关省领导沟通2009年,在中国食用菌协会召开的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上,对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优秀科研院所”以及“特别贡献奖”荣誉称号的单位进行了表彰。会后,李树萍会长以个人名义向受到表彰单位所在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发函汇报,得到了有关省领导对本省食用菌产业的重视和肯定,为本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是积极做好统计、发布食用菌产业信息工作。中国食用菌协会在各省协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每年按时对全国食用菌产量、产值进行统计,发布信息,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菇农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   拓展了消费市场
      在拓展消费市场中,协会重点做了两件事:
      一是主办了“小蘑菇大产业健康万里行”活动。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主办,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小蘑菇大产业健康万里行”活动于2008年4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后,协会分别在石家庄、沈阳、巴彦淖尔、南通、香港、长春、成都、莱阳、济南、邯郸、海口、吕梁、大连、杭州、哈尔滨、西安等地共举行了17场报告会。近300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专家教授分别作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瞻》、《食用菌的营养与保健》、《食用菌产品的开发研讨》等报告。“小蘑菇、大产业”健康万里行活动在全国各地的成功举办,对促进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高食用菌的社会公众认知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举办了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活动。由协会联合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国际蘑菇学会举办的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近500名团体和个人选手参加了赛事活动,其中境外国家和地区参赛人员50多名,共推出食用菌菜品500多道,2010年6月12日,在北京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北京邀请赛。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西莫、国际蘑菇学会副主席、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李树萍、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陆解人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主产基地县代表、食用菌行业企业代表、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等近1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西莫致贺词,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李树萍致开幕词。大赛分为团体赛、表演赛、个人赛。团体赛主要以做冷拼为主,在刀工、雕刻等精湛技术方面展现菌菜的自然与健康。表演赛最为热烈的是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西莫、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李树萍等亲自披挂上阵,各自娴熟地制作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主产基地县代表、食用菌行业企业代表、专家教授代表也纷纷上场一展身手。个人赛上,来自往届的食用菌金牌选手进行了激烈的烹制食用菌菜肴的比赛。大赛期间,还召开了食用菌餐饮文化研讨会,各主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代表各自介绍了自己开展食用菌餐饮文化的做法及经验,使大家受益匪浅。2010年9月12日至13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牡丹江(金鼎杯)邀请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于培顺、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刘海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社团管理部部长李殿平及协会、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牡丹江市政府等领导,阿尔巴尼亚前驻华大使塔希尔等国际友人,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四川、福建、山东、云南、宁夏、台湾等省(市、区)食用菌基地县(市、区)的领导、烹饪行业代表,名优产品会展代表以及来自媒体的新闻界朋友共800多人出席了大赛开幕式。此次大赛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16个代表队共80名厨师参加团体赛和个人赛,赛事活动经过参赛选手激烈角逐和评委大师们的公正评判,最后共产生团体金奖7家,团体银奖9家,个人金牌11个,个人银牌10个。大赛期间还举行了食用菌名优产品展销会和专场文艺晚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协会每年一届食用菌烹饪大赛的开展,在国内国际食用菌行业和餐饮业引起广泛反响,特别是为拉动国内食用菌产品社会需求,促进食用菌的烹饪应用和市场开发,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食用菌产品及安全营养健康和丰富多样的食用菌菜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   协会自律与维权
      一是制订了自律公约。为进一步规范食用菌生产、经营和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消费者和从业者的共同利益,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全行业职业道德水平,协会制订了《中国食用菌协会行业自律公约》。公约对食用菌行业的从业者应当自觉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共同促进行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倡议。该公约在协会召开的第四届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通过,在行业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认真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为强调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向社会大众提供安全、优质的食用菌产品,协会于2009年9月组织召开了全国食用菌主产基地及企业学习《食品安全法》论坛活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监管司毕玉安司长、全国高科技食品产业化委员会李志海主任、中国食品技术监督协会齐璇秘书长分别作《贯彻食品安全法,保证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加强食品安全建议,实现食用菌产业化发展》、《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是保证产品安全的方向》主题报告。河北省农业厅环保检测站、山东省农业厅食用菌工作站等单位,就发展食用菌产业中应注重产品质量安全的做法与体会作了大会发言。
    会上,由辽宁田园实业公司、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政府、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6家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企业发起,提出倡议,承诺:生产安全、营养、美味的食用菌产品,为人类健康做出积极贡献。大会一致通过了“倡议书”。“倡议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在行业自律方面迈出了积极、可喜的一步。
      三是积极开展了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经商务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食用菌协会成为全国第二批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单位。2008年4月协会组织行业内专家和有关企业负责人及第三方认证机构专家对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了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协会向各会员单位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国食用菌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通知》,通知印发后,有14家企业申报参评,经参评,获得AAA级评价的企业9家、AA级企业3家、A级企业1家、C级企业1家。2009年2月,协会对上述参评企业颁发了牌匾和证书。根据有关规定,协会于2010年7月对首批参评的企业进行了复审,全部合格。还对新要求参评的企业进行了评审,这些企业都获得了AA级以上企业的信用等级。
      六、   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新模式
      近年来,协会领导将调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多次组织人员到有关省进行调研,了解食用菌发展情况,探索符合农村情况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方式和标准化生产新模式。通过调研,经与省协会沟通,协会研究确定了山东省高密市、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灵宝灵仙菌业有限公司、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食用菌协会和河北省平泉县为协会推进、推广适合农村工厂化生产方式和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试点单位。黑龙江省东宁县为协会推进、推广标准化生产的试点单位。以上试点单位,正按协会的要求,积极推进试点工作。
      七、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援外培训班
      一是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友好访问2006年以来,由协会会长、国际蘑菇学会副主席李树萍率代表团先后出席了在荷兰、南非、澳大利亚召开的国际蘑菇学会执委会见面会,并对上述三国相关企业和市场进行了考察。还应匈牙利布达佩斯卡尔大学蘑菇研究所、乌克兰食用菌协会和新西兰蘑菇生产者联盟秘书丹尼尔·克瑞斯坦尼洛先生的邀请,对上述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协会参加国际蘑菇学会执委会召开的电话会议五次。先后接待了朝鲜国家科学院生物分院代表团和日本特产情报株式会社代表团。同时,由于协会工作的积极努力,国际蘑菇学会在南非召开的国际蘑菇学会大会上决定,将2012年国际蘑菇学会大会的主办权首次交给了中国。这为中国食用菌产业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6月13日国际蘑菇学会在北京召开了执委会议和2012年第十八届国际蘑菇学会大会组委会会议。格雷格主席主持了会议。会议就2012年第十八届国际蘑菇学会大会的筹备所作的工作进行了讨论。会议对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会主办单位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办单位所作的工作予以肯定。协会充分利用国际蘑菇学会副主席的身份,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友好访问,加强与各国食用菌行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当好中国企业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二是承办了援外培训班。受国家商务部的委托,协会从2005年起,每年承办一期“发展中国家食用菌推广与应用官员研修班”。目前已承办了五期。分别来自塞尔维亚、纳米比亚、格鲁吉亚、巴基斯坦、越南、蒙古、博茨瓦纳、缅甸等52个国家172名学员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使外国官员们了解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情况,学到了必要的食用菌知识,而且与协会建立了联系,加强了信任,增进了与协会和会员企业、基地的友谊。援外班不仅是技术培训,也是政治任务,协会与国外农业官员们建立了友谊,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八、   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食用菌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九江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总社”)台湾事务办公室支持,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海峡两岸食用菌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于2009年10月在江西庐山召开。总社党组成员于培顺、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陈安众、总社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戎军、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赵泽华、国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处长王可、九江市委、协会有关领导及海峡两岸食用菌界专家、学者共80人参加了会议。“首届海峡两岸食用菌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为海峡两岸的技术部门、科研院所、生产企业提供了交流平台。会议期间,海峡两岸25名专家、学者就“食用菌发展状况与政策”、“食用菌技术与产业发展”、“食用菌标准、产品、市场、营销文化”、“食用菌与旅游、休闲产业开发”等四个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国内著名媒体,都对本次会进行了报道。
      九、   支援地震灾区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市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协会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当得知什邡地区食用菌产业损失惨重,协会立即召开会长办公会,经研究一致同意援助灾区,用财政部“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专款帮助四川省什邡市援建一个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年产50万瓶、占地7亩左右的菌种场。该菌种场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建设,于2009年6月10日举行了竣工典礼。典礼仪式结束后,协会为菇农举办了第一期免费培训班。协会援建的菌种场,不仅可以解决菇农的菌种问题,还可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目前菌种场(厂)运行良好。
      十、协会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协会5个分支机构得到了发展。食用菌专家委员会在加快食用菌产业科技进步、开展“食用菌产品竞争力提升工程”制定行业科技发展规划、申报和组织科研项目、对科技成果和新品种进行鉴定,以及标准化生产示范企业(基地县)的验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药用真菌委员会于2009年10月进行了换届,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为今后药用真菌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协会黑木耳、香菇和白灵菇3个分会是在2007年相继成立,3个分会每年召开会员代表会议,分析生产与市场形势,共商产业发展大计。为黑木耳、香菇和白灵菇产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发展会员取得新进展。协会利用刊物、网站、各种会议、会展及论坛等大型活动的机会发展会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协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协会对试点单位加大了发展力度,取得成效,在原有会员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到目前为止,协会拥有会员2000多个。
      三是协会的刊物、网站质量得到提高。协会的杂志和网站是协会的窗口,也是为会员服务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为会员搭建公共交流平台,服务会员,协会于2008年底对网站和杂志进行了改版,增加了板块丰富了内容。协会杂志,确立了通讯员制度,建立了通讯员网络,提高了杂志的质量和档次。协会网站,建立了网络信息交流,与省协会、主产基地县、科研院所、食用菌企业、批发市场等建立了网络联系,统一协调,资源共享,提高了会员的参与度。
      四是制定和完善了协会的工作制度。近年来,协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并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协会又新制定了有关制度,使协会的工作有章可循。
      五是被民政部评为3A级全国性行业协会2008年,协会积极参加了民政部对行业协会的评估工作。整个评估资料准备工作量大,涉及协会近三年工作的方方面面。经过了前期认真准备和自评、实地考察和初评、审定和终评三个阶段,最终协会获得了3A级称号。2009年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表彰,对此,总社党组、理事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认可。
      存在问题和不足:协会五年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主管部门、广大会员和食用菌产业发展对协会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其主要表现,一是协会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不够。食用菌是个新兴产业,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其生产方式基本是千家万户,规模小,条件差,菌种生产水平低,大多数是菌农自己制种,专业菌种厂规模小,装备差,缺乏基础研究、系统研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因此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有限,生产模式相对粗放。二是协会发展会员的数量不多,会员的广泛性、代表性不够,协会服务功能、服务能力、服务手段还相对较弱,与各省协会和其他组织上下联动共同筹划、共同举办大型活动等各项活动也远不到位。三是协会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行业协调、行业自律和市场准入等工作开展的也不够等。今后,协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在各位会员的支持下努力克服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推进协会工作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同志们:
      五年来,协会取得的成绩,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广大会员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财政部在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中,给予了资金的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办安排资金支持企业开发;商务部安排援外培训班,扩大对外交流,提升协会形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立项研究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呼吁行业地位;科技部将食用菌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项目;国务院扶贫办重视食用菌扶贫工作,给予支持;农业部每年都派领导参加协会工作会议并讲话,指导协会工作;尤其是协会主管部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对协会极大关怀,李成玉书记、李春生、顾国新、赵显人副主任、党组成员于培顺等多位总社领导同志多次出席协会的活动,尤其是李成玉书记除参加协会有关活动外,还深入协会调研,多次听取协会工作汇报,给予工作上的指导,使我们深受鼓舞,增强了办好协会的信心和决心。总社各职能部门对协会的工作十分关心,在人、财、物、项目等各方面给予协会实实在在全方位支持。还有我们各地协会(或主管部门)、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以及全体会员响应协会号召,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举办各类型节会活动,认真填报协会所要的有关情况、报表、统计、信息、资料等,尤其是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了“小蘑菇大产业健康万里行”活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承办了“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新产品新技术展览会”,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和东宁县人民政府承办了“中国黑木耳节”等。还有我们的几位副会长积极参加论坛并义务演讲,为行业作贡献,精神值得学习。再有就是对与协会共同主办大型活动的地方政府,他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产业、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产业的发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建议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科技进步、标准化生产、国际合作与交流、市场及行业自律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的思路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要根据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立足科技,不断开拓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用菌发展之路。要在食用菌文化建设、市场建设、产业发展、提升科技水平、产品深加工和循环经济等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突破。做大做强食药用菌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奋斗。
      一、继续开展小蘑菇新农村建设
      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协会工作的主线。协会开展的“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就是在食用菌产区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增效、菌农增收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全行业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服务“三农”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小蘑菇新农村行动的重要性,认真组织开展好小蘑菇新农村行动工作。首先,要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食用菌不同于大田生产,菌农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文化建设,以提高菌农素质为核心,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培养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菌农。中国食用菌协会将继续与各地协会(或主管部门)共同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速成班和持证上岗班等培训,并完善食用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其次,开展小蘑菇新农村工作,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努力推进现代食用菌产业的建设;加强食用菌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广先进的工厂化生产;提高菌农生产的专业化与集约化;发展一批食用菌批发市场和改造升级;鼓励和引导菌农发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第三,深入调研推广典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协会要根据新的形势,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研,对各地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想办法予以解决。对各地采用的粮菇型、菜菇型、林菇型高效套种模式的好典型要加以总结,不断开拓创新,引领食用菌行业快速健康、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第四,开展小蘑菇新农村工作,支持村镇建设。村镇建设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菌农的意愿,充分考虑菌农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菌农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使食用菌生产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中。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食用菌产业全面发展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食用菌本身就是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循环链。食用菌种植生产主要是农作物秸秆、锯木屑、棉籽壳、各种枝条等农村废弃资源为原料,将其转变成人类菌类食物,种植生产食用菌后的废弃物(菌糠)又是良好的生物肥料,肥料还田,这样“从地里来又回到地里去”。据有关部门数据,我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约6亿多吨,除去已利用秸秆发电、秸秆饲料、秸秆建材、秸秆肥料等,还有2亿吨秸秆没有开发利用,这为今后食用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培养料来源。由于不同类型的秸秆,其能量和营养价值差异很大,在食用菌产区要充分根据当地不同农作物秸秆,优化生产食用菌品种,以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说,食用菌产业是现代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产业,大有可为。
      三、加强标准化管理,提高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到产业的兴衰。因此,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协会要协助政府管理部门强化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加强质量安全监测,突出产地环境监测、投入品质量监测、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食用菌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健全原产地保护制度;建立从菌棚到市场的全过程监控,运转高效、反映迅速的质量安全体制;及时发布例行监测信息,推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积极推行良好的食用菌生产规范标准,建设一批与国际标准对接的生产示范基地县。
      四、 加快食用菌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是推动现代食用菌生产力的根本保障。协会要继续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主动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行业发展情况和行业发展中需要的科技、资金的支持。同时,协会要加快基础性、关键性重大课题的研究,强化技术集成配套,加强对高产高效品种选育、重大病虫害和杂菌防控、产品质量安全在线监测、无害化生产等重大技术攻关,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力争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及杂菌防控、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关键设施和主要生产环节的研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另外,协会要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科研与生产脱节、成果与应用分离的矛盾。
      五、加强食用菌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在商品经济中是至关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的龙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好食用菌市场问题尤为重要。各级协会(或主管部门)要在食用菌集中产地,对现有的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重点加强“集配”功能建设,包括:物流配送功能,仓储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信息发布功能,市场准入把关功能等,改造升级,完善服务。销地依附于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食用菌专营企业,要加强交易功能,通过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便利店为基础的辐射力强的流通网络,扩大销售。逐步建立产区与销区、国内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食用菌流通体系。同时,由协会每年主办的“小蘑菇大产业健康万里行”和“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等活动,对食用菌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开拓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要继续办好。
      六、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协会要充分利用国际蘑菇学会副主席的身份,积极参加国际蘑菇学会召开的国际会议。办好2012年在中国举行的国际蘑菇学会大会和国际蘑菇学会执委会会议,当好东道主。要组织同行走出国门,进行友好访问和各项学习和交流,承办好受商务部委托的援外培训班。广泛进行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各国食用菌行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发挥好中国企业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国食用菌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市场铺路架桥,提供服务和便利。
      七、积极开展食用菌文化年活动
      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消费大国,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趋势,已成为我国继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种植产业。开展食用菌文化年活动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现有的大型龙头企业、主产基地县十分重视食用菌文化建设,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此项活动。如大山合集团在上海建立了“中国菇菌博物馆”,平泉县政府投资两千余万元建立了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北京房山区建立了食用菌主题园。庆元县确定每年11月11日为中国(庆元)香菇文化节,每届香菇节都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节庆活动,等等。因此,大力弘扬我国悠久的菇菌文化,充分展示食用菌的魅力,让小蘑菇登上大舞台,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使全社会形成重视食用菌、支持食用菌、发展食用菌,更好地消费食用菌。我们要借助菌文化的力量,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的丰富内涵,使食用菌产业实现新的跨越,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人类健康事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八、   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协会应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会员和行业的诉求,报送相关信息,建立完善行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平台,当好政府管理部门的参谋,主动参与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代表本行业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行业利益。
      九、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一是要加大会员发展力度。按照发展上规模的要求,要大力发展会员。协会要发挥各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协会的影响吸引、吸纳更多的工厂、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和个人等加入协会,壮大协会队伍,使协会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运作机制,成为自主办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规范运作的市场中介组织。
      二是要加强协会秘书处建设。一是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带好队伍,提升协会的组织凝聚力。二是要制订和完善协会的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行业、为会员做好服务工作。
      三是要积极参加评估工作。协会要认真研究解决在参加民政部第一次评估中,评估领导小组评估出的协会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加以整改,积极努力工作,争取在两年内再次申请参加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力争达到4A级以上等级。
      同志们
      根据协会章程规定和要求,协会的老会长、老专家们,有的即将从协会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我们不会忘记他们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协会全体会员,对老会长、老专家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协会前五年工作成绩的取得和今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全体会员的积极努力,这里,我再次向支持协会工作的领导和全体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做大做强食药用菌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
      以上工作报告,提请大会审议。
      谢谢大家!(中国食用菌协会授权易菇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易菇网。)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