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药理研究 » 正文

    药、食两用菌的医药〔保健〕用途、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发布日期】:2004-10-22  【来源】:
    【核心提示】:药、食两用菌的医药〔保健〕用途、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药食两用菌项目分析报告  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

    药、食两用菌的医药〔保健〕用途、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药食两用菌项目分析报告

      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即在菌丝体、子实体、菌核或孢子中能生产诸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多糖、甙类、生物碱、甾醇类、黄酮类、抗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对疾病有预防、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真菌。 其中有一些种类不仅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还可以食用,为药食兼用真菌,广义的称为药食两用真菌或称药食兼用真菌。

    查阅文献,目前已发现的能产生抗细菌、抗病毒产物的上述一类真菌达200余种;抗肿瘤的真菌有200余种〔卯晓岚编《中国大型真菌》〕,己制成中药制剂的有十余种,其中有五个是国家级中药一类新药,分别是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乌灵胶囊和乌灵菌粉〕这两个品种、华东制药生产的〔百令胶囊〕、江西药厂生产的〔金水宝〕、南京药科大学和启东制药厂合作生产的〔槐耳冲剂和槐耳滴丸〕,其中〔金水宝〕是87年批准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中药一类新药,该菌种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青海省化隆县海拨3800米的高山冬草夏草产地采获,经鉴定是〔蝙蝠蛾拟青霉〕的无性级段。

    依据中国现有药品、保健食品的政策,就虫草这个品种,在医药、保健食品领域潜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目前虫草产品有江西国药的金水宝,菌种属〔蝙蝠蛾拟青霉〕、浙江的百令胶囊和宁心保两个品种 ,菌种属〔中华头孢霉〕、还有山西的心肾宁这三个主要品种,其它一些虫草产品采用人工培养的虫草〔子实体〕生产,其中有吉林的〔北冬虫夏草胶囊〕,它也是国家中药一类新药,申报中的产品有〔九洲虫草〕等品种,目前,我国西藏、四川、江西和广东等省均有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在开发人工培植的〔虫草子实体〕,生产成本是发酵菌丝体的十倍以上。

    实际上有越来越多的菌物专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证明〔中国被毛孢产品〕才可以名正言顺戴上《冬虫夏草》的帽子。而从培养液中分离的代谢产物,虫草菌素〔Cordycepin〕32--脱氧腺苷,产品应用开发的前途非常广阔。特别是在保健食品领域,那个企业能有相同的认识,能够抓住开发这类产品的机会,就可以在虫草应用这个领域里有所作为,我们认为创新就代表某种意义上的领先优势。

    药食两用菌在保健食品市场,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在前几名的品种有 :虫草菌丝体、灵芝菌丝体、近几年新开发的品种有乌灵参菌丝体、姬松茸菌丝体、樟芝菌丝体等。

    在自然界中现存的真菌大约有20万~25万种,我国至少有10万余种,已报道8000种左右,其中传统药用及试验具有药效的真菌多达400余种,但目前大量用于医疗临床的仅有少数十几种。

    真菌药物的药用历史悠久,在2000年前的药物本草《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是我国传统药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用的种类虽不多,但在历史上和现代医疗事业中,都为我们民族的繁衍和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建国以来,由于国家体制的问题,菌物的基础研究、开发利用都归口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主要是面向广大菇农服务和林业保护。

      这些年,我们的菌物研究分类专家,在自然界采集、发现鉴定了大量可利用开发的药食两用菌,但由于不熟悉药品研发和药品申报专业、造成这两个学科没有很好结合起来,科研成果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生物技术的上游技术与国际的差距并不十分显著,而下游技术的差距却很大,这种不均衡性严重制约了产业化的进程。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研发、生产要素配置的失当,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没有跟上,制约了下游技术的发展。

      随着全球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紧迫要求,取自生然资源中的天然〔有机〕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制药企业的关注。国内各制药企业加大了天然植物药的研发力度,然而这几十年,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退化、土壤退化和酸雨的影响,天然植物中药一般都存在品种遗传退化、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很多草药种植地区都需要大规模、较长周期的土壤改良,目前栽培的常用药材只有140多种,特别是近十年草药种植成本增加,流通环节管理不规范,收购成本也相应增加,直接限制了中成药制药企业的发展,最近,卫生部又新规定一百多种中草药品种不能用于保健食品配方中,在大自然中寻找新资源更显重要。

      70年代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学者对药用菌的研究逐渐成熟,特别是对灵芝、蜜环菌、亮菌、冬虫夏草、乌灵参〔炭角菌〕等开展比较深入的研究,初步揭示了这些真菌的治病原理,分离得到了它们的有效成分,逐渐赶上世界对真菌化学的研究步伐。近几年科研单位和制药企业加快了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先后开发出猪苓、银耳、香菇、云芝等多种多糖制剂并应用于临床,这些成就不仅丰富了药用真菌化学这个分支学科,而且使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许多药用真菌及其代谢产物,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主要生理作用于下:

      抗癌作用:近年对多种真菌多糖的抗癌活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如猪苓多糖、页、裂皱菌多糖、针裂蹄多糖等,发现这些真菌多糖对某种肿瘤有治疗作用,猴头菌多糖在临床治疗胃癌、食道癌方面有一定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灵芝可降低小鼠整体的耗氧量,提高缺氧能力,其注射液能拮抗BaCl2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改善胰腺微循环。冬虫夏草也同样具有降低实验动物耗氧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临床上对心肌梗塞宣传有一定的预作用。银耳对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有较好效果。层卧孔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也有较好的疗效。

      对肝脏的作用:香菇多糖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一定治疗效果。灵芝能促进肝细胞蛋白质的核酸合成。云芝、槐绒菌、亮菌、树舌、猪苓等在治疗肝炎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对神经系统作用 :乌灵参能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恢复自然睡眠、冬虫夏草乙醇提取物能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睡眠时间。小刺猴头对中枢抑制剂有协同作用,对中枢兴奋剂有对抗作用,安络小皮伞的较好的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银耳、冬虫夏草、蜜环菌、竹黄菌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一些药用真菌,除对某种疾病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外,它的作用往往是综合性的。 不少药用真菌都有滋补强壮作用,如乌灵参、灵芝、冬虫夏草等。 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都认为灵芝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作用,近代医药临床上,灵芝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冠心病、肝炎、高血脂症、高血压、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均有效果。薄盖灵芝菌丝体和赤芝孢子粉制成的注射液,用于弥漫性或局限性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红斑狼疮、班秃、银屑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疑难病症,都获得一定疗效。而药理实验也证明,〔天然乌灵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衰老作用、提高肌体耐缺氧作用,许多药用真菌,特别是一些具有肉质子实体的大型真菌,它们既可以入药医治疾病,同时又是人们食用的美味佳肴,如鸡枞菌、鸡枞蛋〔乌灵参〕黑木耳、香菇、银耳、猴头、虫草、金针菇、灵芝(幼嫩)、羊肚菌、松口蘑、蜜环菌、侧耳、猪苓(子实体)以及茯苓的巨大菌核等,都可以制造出许多的菜肴和保健食品。

      药食兼用真菌,除具有特定的药效外,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这是它的一个主要特点。药食兼用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它的营养成分约介于肉类和果蔬之间。

      药食兼用菌蛋白质的含量,虽不及牛肉高,但有些药用真菌如猴头菌干品中蛋白质含量为26?3%、金针菇达16?2%,它比猪肉中蛋白质含量9?5%、面粉9?9%、灿米7?8%等高出1倍多。 按鲜重计算,一般菇类蛋白质含量约为4%左右,是白菜、蕃茄、白萝卜等一些蔬菜的3倍~6倍。谷物是我国人们的主食,但谷物中氨基酸的配比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尤其缺乏赖氨酸。谷类作物种子中则缺乏其中的1种~2种氨基酸。 菌中含有种类齐全的氨基酸,特别是一些人体不能合成,只能由外界食物提供的必须的8类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多数菌中维生素的含量比蔬菜高2~8倍,特别是乌灵参、香菇、黑木耳、竹荪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目前国内外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新药。以基因、细胞、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异军突起的高新技术领域,近20年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即将完成和功能基因组计划的开始,为大量新型药物的发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代生物技术开辟了人体内源性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新天地。与此同时,菌物开发将成为热点,比如占全球面积7%的热带雨林,拥有的物种能达到70%以上,其中各种菌物的数量、种类一直是一个迷。由于菌物药品资源广、生产成本低、重复性、可控性强,药理药效明确、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已受到药学界普遍关注。通过生物发酵生产的菌物药品〔保健食品〕将成为国内外新的投资热点,全球最大的保健品市场日本,目前有100亿美元的市值,在日本,传统医疗巳包括在全民保险内,有70%的医生可开立天然草本的医药处方单,未来将会有60%的日本民众购买有机健康产品。

    药物新制剂。药物通常是以一定的制剂形式用于临床,所以药物制剂的技术、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近10年来,药物制剂发展迅速,预计21世纪药物制剂在长效制剂、靶向制剂、透皮吸收、智能化制剂方面有重大的发展。长效制剂是根据不同疾病需要可制成连续释放、控制释放、定时脉冲释放等不同制剂;靶向制剂则将通过某种特定的载体,将药物运载到病变部位,而在非病变部位不分布或分布很少,也称生物导弹。这种剂型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药物对非病变部位的副作用;透皮吸收剂即药物经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是一种简单方便、生理因素影响较小的给药方式;智能化药物制剂是将药物装于微电子泵迅速释放药物,达到迅速控制疾病的目的。

    药用真菌是天然药物中很有发掘前途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乌灵参〔炭角菌〕、虫草系列、蜜环菌、槐耳等都是近年才被发掘利用的真菌药物,单个品种在国内销售都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个别产品销售额超过了一个亿人民币连续保持多年,至今仍是企业的主要盈利产品,在国内外均存在巨大市场,

      预测到2006年美国有机健康食品销售额将达到470亿美元,欧州市场将超过500亿美元,有机健康食品将是今后10年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自己生产的有机健食品远远不能满足本国市场的需求,60%的产品需要从别国进口,当前,全球医疗、保健用草本植物,中国占总出口量的30%左右,中国的中药及草本植物产品是一个年值160亿美元的全球性行业。〔资料来源:2002年亚洲天然产品博览会〕

      通过对药食两用菌这个生物工程项目的了解,可以看到这个行业有七个优势:

      一:药用真菌是国家中药一类新药研发、申报的最佳途径,〔和中药有效成份提取项目相比有较多优势〕我们国内中药一类新药拥有法定的保护期,可以享受一系列国家优惠政策,包括三年内自主定价,可以说药品独家生产是产品盈利的重要保证之一。

      二:生产成本低,更新品种快,可以引导市场,也可以紧跟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以天然基本农作物为主要生产原料,有技术性强、保密性强而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可以大规模生产又不影响生态环境。

      三:生物发酵技术、工艺在我国也有几十年历史了,随看生物发酵技术、工艺的成熟和多种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的配合,产品质量的可控性更强,在下游技术的配合下,产品制剂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及释放可控性,使产品制剂更先进、更合理。

      四:产品疗效确切,成份清楚,容易解读产品的药理毒理,一般菌物发酵产品都没有毒副作用,可以在发达国家合法销售。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至10月份出口国外的各种发酵菌粉原料〔成品〕总额达到1.5亿美元,包括人工培植的菌物出口,共计5亿美元。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五:和天然或半天然产品相比,生物发酵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都符合国内与国际标准。更重要是在相关技术配合下,发酵技术、工艺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搞高产品质量。

    六:投入小,见效快。一套年产100吨产量的发酵设备,价格在200万人民币左右,要求占地面积20亩,厂房面积5000平方左右,人才成本在100万元左右,基础投入在1000万左右,总投入在2000万左右,一般在两年内可以达到年销售3000万元至5000万元。完全可以做到当年投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七:依据保健食品在国外的发展历史,结合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不断成熟,大型企业都会在树立品牌的基础上,推出针对身体各系统、有相对针对性的产品,去适应不同的消费人群、各种保健需求。而我国目前能开发的菌物产品可以针对卫生部规定的22个适应症,采用不同的菌种,分别开发系列产品,这样可以充分体现行业的专业化水平,产品系列化从及剂型的多样化,在成本低、产量大、疗效显著、没有毒副作用、产品质量可控、独家生产这些优势下,完全可以在保健食品行业争得自己的一份市场。

    目前,可以开发的菌物品种有:

    1:有抗肿瘤、抗辐射、抗突变效果的菌类产品:核盘菌、〔核盘多糖〕九州虫草、姬松茸、白灵菇、灵芝多糖、大杯香菇、铜绿红菇、日本美口菌、红须腹菌。

    2:抗贫血功能的菌类产品:炭角菌、鸡枞菌、蛹虫草。

    3: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的菌类产品:虎乳灵芝、炭角菌

    4:樟芝菌有非常好的解酒功效。〔该产品在台湾、日本销量不错〕

    5:对消化系统有作用的菌物产品有:猴头菌、灰包菇。

    6:虎乳灵芝、对口菇是两个开发前景非常好的产品。

    7:江西虫草、九州虫草、古尼虫草、中华头孢霉等菌物对呼吸器官系统、泌尿系统有很好的作用。

    8: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菌类产品有:炭角菌、江西虫草、古尼虫草、灵芝、舞茸、灰树花等。

    一家台湾的制药企业董事长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药食两用菌的研发、生产可以从保健食品入行,打下产业、产品基础,同时申报新药。这个行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较长的发展周期和盈利机会,参与这个行业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开发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回报,我个人是很赞成他的意见。

    目前,生物技术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投资潮。许多企业家和投资人已经认识到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这些领域将成为投资的热点。在生物技术〔生物发酵〕这个行业里,创造一些新的明星企业,将不再是梦想。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