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会展报道 » 正文

    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产学研联动发展——第十一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2017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食用菌博览会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17-07-11  【来源】:温室园艺  【作者】:么秋月
    【核心提示】: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于 2017 年 6 月 23 日在山西太原隆重召开。
     
    开幕式现场
      “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食用菌作为中国最新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备受各界关注。但隐藏在食用菌产业广阔发展前景背后的是如何适应日渐多样化的市场,如何在品牌运营中出奇制胜,如何打通产学研流通的各项环节。为此,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于 2017 年 6 月 23 日在山西太原隆重召开,旨在适应食用菌学术与产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展示科研新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快食用菌“产学研”一体进程,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智慧与力量。“2017 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食用菌博览会”同期举行。
      聚焦产业形势
      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食用菌特色菌种资源,更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食用菌产值为 1584.1 亿元,创汇 30.5 亿美元。目前,食用菌商业化栽培 30 种,大宗栽培 7 类,工厂化栽培有 7 种。“中国食用菌行业正在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快速洗牌”,会上国家食药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刘自强说,“如果想将食用菌行业做大做强,就不能单单靠外来资本来整合食用菌产业,而应该借助专业人士,开展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合作式运营。更应该用消费者的眼光和语言去打开食用菌的市场。”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金霞则表示,目前食用菌产业不断的升级加快,逐渐走向专业化、工厂化。因此各个科研单位应服务于产业,开发出适合市场周年化、优质化、精简化、专业化、工厂化生产的品种及成套的栽培技术。通过系统的研究,揭示食用菌本身的生命规律和特点,为食用菌新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只有通过多学科联合,才能为食用菌产业带来新突破和大发现。
      对于食用菌的产业发展,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潘新华则认为,融合多产业,培育新动能也是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产业融合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行业发展的方向。上海飞乐纽康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朱映山表示,以工业化的思维来经营食用菌产业,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倪淑君也表示,未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还需整合多方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从规范行业标准,应
    用优质菌种,推广普及新技术入手,加强对创新实用技术的研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进行区域互补,规范行业行为,建立产业联盟,才能达到多方共赢、良性发展的目的。
      挖掘商品价值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正逐步由“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逐渐被现代人普遍接受。因此,延伸食用菌的产业链条不仅局限于对特色菌种的开发,也需打通上下游市场,从全面认识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入手,打开食用菌的消费市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刘学铭讲到,金针菇中所含的多糖体朴菇素物质可以起到防癌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怀德研究表明,杏鲍菇提取物杏鲍菇多糖不仅可以降血糖,还能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且能降低机体胆固醇含量,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因此,充分利用食用菌中所含的特有成分,研发食用菌相关保健品、副食品等,延长产业链条,是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又一利器。
      注重品牌运营
      对于广大菇农、企业而言,具有互联网和品牌运营思维更是能在食用菌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谓的互联网和品牌运营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食用菌的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要以宏观的视野重新界定市场,重新认识农产品,扩展农产品的销售半径,使食用菌产品不再局限于短半径的人群需求,而是借助互联网和现代物流将食用菌商品化,推销到世界各地。浙江大学 CARD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杨巧佳在会上分享了她们团队对于庆元香菇的品牌推广,即通过对庆元县当地香菇栽培技术、产品质量、人文情怀、地理特点等方面的挖掘,最终提出“庆元香菇,一见如故”的品牌宣传。
      突破菌种瓶颈
      生产出好菇的关键因素还在于菌种。据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分享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 95% 以上的菌种都还未被驯化利用,还有许多新型食用菌种类有待发现,中国野生食用菌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广阔。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谭琦在提及中国的食用菌菌种的发展时说道,目前中国食用菌菌种研发主要面临 3 大瓶颈:①无性扩繁的制种过程中次种、错种、假种时有发生,严重威胁香菇安全生产;②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对香菇菌种质量提出更高要求;③原有菌种鉴定技术落后,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发展的新需求。她认为,食用菌科研院所的研究必须要为产业服务,例如为企业和广大菇农提供菌种的“产前检测”等工作可以从源头上保证菌菇的安全生产。
      加快设备研发
      随着食用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不断进行,食用菌生产机械化也成为大势所趋。机械化生产不仅降低了食用菌的生产成本,更有利于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保证其商品一致性。对于食用菌机械装备的发展情况,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王明友认为,目前中国食用菌机械发展存在缺乏龙头企业与技术人才;机械产品的质量以及技术水平低下;研发平台建设滞后,资金瓶颈制约严重;缺乏机械标准化;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装备与栽培工艺不衔接;产品性能不良等问题,为此他认为只有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与食用菌装备技术创新,注重农机农艺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视国内、国际新装备市场动态,强强联合,建立产业链合作联盟才能使中国食用菌机械装备的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另外,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智能调控系统,为食用菌营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且互联网终端还能将食用菌生产环境的数据实时传递到手机、电脑等客户端,方便菇农进行栽培管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孙忠富认为,食用菌也应该像其他农产品一样,走智慧农业道路,加强食用菌智能装备的研发,既能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又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率,促进食用菌产业快速崛起。
      该会议以“传承、创新”为原则,分享了很多具有引领性的科研成果及产业动态。大会还通过“两会合一”的方式,增加了企业展示内容,对于产学研的结合有了新的突破。此外,高频率的互联网传播更为大会锦上添花。据悉,大会受到各界关注,共有来自 200 多家单位的 400 多位参会者,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实践,积极分享了各自的成果经验,对推动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太原 食用菌 会议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