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 » 《菌物学报》 » 2003年 » 第四期 » 正文

    AM真菌和胞囊线虫对大豆根内酶活性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8-01-31  【来源】:菌物学报
    【作者】李海燕 刘润进 李艳杰 束怀瑞 李玉
    【机构】吉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莱阳农学院菌根生物技术研究室,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园林管理处,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 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18,山东莱阳265200,130022,山东泰安271018,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将‘鲁豆4号’大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聚生球囊霉Glomus fasiculatum和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 4号生理小种后, 定期测定大豆根系中AM真菌及线虫侵染速率、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大豆根系中4种酶活性高于对照水平; 先接种AM真菌后接种SCN处理根系中POD、PAL及几丁质酶的活性高于只接种SCN的处理,并且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早于或相当于后者。另外,PAL及几丁质酶活性出现高峰时期也正是AM真菌侵染率迅速升高及线虫侵染速率快速下降期。因此,AM真菌先激活了大豆的防御反应,然后使其对SCN的侵染产生快速反应,PAL及几丁质酶在AM真菌诱导的抗、耐线虫病害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先接种AM真菌后接种SCN处理大豆根系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低于只接种AM真菌的处理。作者认为本试验条件下,该酶在大豆抗SCN病害中的作用表现不明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49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99D05)资助项目;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30553-1).;
    【关键词】聚生球囊霉Glomusfasiculatum; 大豆胞囊线虫(SCN); POD; PAL; β-1,3葡聚糖酶; 几丁质酶;
     
     
    [ 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献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