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市场动态 » 正文

    菇市牛气冲天 产业尚存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01  浏览次数:1324

    眼下,菇市行情一路高歌猛进,让众多菇农和食用菌业人士欣喜不已。为此,记者走访了我省菌菇的主产区和有关专家,把把菌菇价格的脉络,探探其“牛市”背后的风云。

    菇市“牛气”足

      日前,记者在江山农贸城白菇交易区看到,现场一派繁忙。当地有位菇农告诉记者,今年食用菌销售形势一直很好,像秀珍菇的收购价为1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出2.8元/公斤,估计这样高的收购价将维持到10月。
      据了解,自2005年冬菇上市以来,香菇市场“牛”气冲天。今年年初,干香菇每公斤均价保持在60元左右,比2005年春上升了40%左右,部分菇农平均每袋香菇收入甚至超过3元。江山市食用菌办主任占才水告诉记者,今年各类食用菌销售普遍价扬量增。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是白菇和秀珍菇。白菇售价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30%,今年增长速度比去年略降,销售形势趋稳。秀珍菇是新产品,总体产量小,今年售价预计比去年上升15%。
      由于2006年香菇市价持续走高、种菇效益倍增,刺激了菇农的生产积极性。今年,我省以及河南、江西等省份的香菇栽培量都出现较大增长,预计要比去年增长15%至18%,全国总产量估计达到10.4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丽水市农业局副局长张国平估计,仅丽水市有望突破6亿袋,比去年的4.5亿袋增加两成多。
      据张国平分析,尽管今年香菇栽培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幅,但从国内和国外市场需求来看,香菇仍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状态,不大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一荤一素一菇”的营养理念得到消费者认可,国内市场得到开发,食用菌市场消费量不断增长。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菇价平稳,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现象。

    瓶颈与对策

      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业内人士为此提出了相应的破解之道。
      瓶颈之一:生产规模小、劳动效率低。全省有菌种场749家,年生产栽培种1亿余瓶(袋),总产值约1.5亿元。但菌种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只有3-5家,多数仍以传统的分户经营、手工操作为主,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平均销售额约10万元;传统的生产方式难以与福建、河南、山东等主产省抗衡,浙江从前2位退居到第6位。
      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省在食用菌生产中,蘑菇培养料建堆、翻堆、铺料等生产程序均为人工操作,操作时环境温度高,劳动条件差,强度大,制约着产业的发展。香菇、金针菇、秀珍菇等代料栽培品种,培养料搅拌、装袋、搬运等过程机械应用率很低。据了解,工业化基地菌棒生产全部采用机械化粉碎、自动搅拌机、自动装袋等先进设备,流水线操作,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了提高。采用标准化的香菇菌棒生产流水线,菌棒成品率、产量和产品价格都比以前提高了10%,生产成本却降低10%。
      对策:实施提质增效计划,扶持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每年扶持建设5-8个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列入特色优势基地项目。重点支持标准化菇房。拌料装袋机械、灭菌锅炉、冷库、给水设施、交易市场等内容。重点示范三新技术。对10万袋规模以上的专业大户给予贷款贴息。
      我省有一些地方已走在了前列。记者获悉,庆元县廿五筛义农种植场机械化生产已代替了原始的手工劳动。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制种、菌棒制作、采收、烘干或保鲜、加工等五个专业环节,每道工序都由基本固定的相应人员承包完成,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廿五筛义农种植场场长吴家业说,以食用菌接种工序为例,一般菇农一天可接种600段,而基地专业接种的工人一天可接种1200段,工作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
      瓶颈之二: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选育滞后。金针菇是我省优势菇种,但品种单一,现有当家品种“江山白菇”已出现抗病性下降、色泽偏黄等现象,后备品种选育十分迫切。我省选育的香菇品种虽多,但大多为现有品种的自然变异株,遗传背景相近,多与日本品种有亲缘关系,出口可能遭遇“物种壁垒”问题。
      对策:实施“131”菌种产业提升工程,健全规范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菌种生产体系。培育一批骨干菌种场,重点改造10个母种场、30个原种场。建设浙江省食用菌菌种质量检测中心。支持菌种质量检测技术研究,菌种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选育应用。对生产规模1000万代以上的10个品种的母种种性保持、原种贮备给予专项补助。原则上由品种育成单位(或引进单位)负责该品种的种性保持、提纯复壮,为菌种场(有偿或无偿)提供母种,用于菌种扩繁。全省约需要5万支试管种。以受益面80%测算,食用菌种植产值22亿元,可以使24万菇农受益。
      瓶颈之三:“绿色壁垒”威胁依旧存在。去年5月29日日本开始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以来,以丽水市为例,当地商检局就检出28批次食用菌产品存在各类农药残留、重金属不合格问题。其中以黑木耳甲氰菊酯超标最为突出,共检出黑木耳甲氰菊酯超标产品17批,占59%。同时,有多批次食用菌产品在日本口岸超时滞留,或不能正常通关。其中11月1个批次鲜香菇因被日检出甲氰菊酯超标而销毁。
      对策:从源头抓起,重点加强食用菌菌种生产、原辅材料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去年丽水市已以把食用菌的部分材料列入肥料农药管理范围,进行严格管理。松阳、云和县政府分别出台了《食用菌生产材料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了“食用菌生产材料必须实行商品准入制,即建立商品进货销售台账制度、商品抽样管理制度、预防机制的备案管理制度、生产者(经营者)按季度上报备案等四项制度”。一旦违反上述制度,其食用菌材料一律不得上市。

      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志泉表示,下一步,我省将稳定香菇等木腐类食用菌生产,加快珍稀类和草腐类食用菌开发,努力在结构优化上下功夫;加快推进食用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努力在提升效益上下功夫;坚持推行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努力在科技支撑上下功夫;加强食用菌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在质量监管上下功夫;继续创造产业发展优势,努力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
      据悉,“十一五”期间,我省食用菌产业将以5%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全省食用菌年产量将达到80万吨,产值3亿元,草腐类食用菌产量比例将提高15%。其中香菇的比重将有明显下降,但仍会保持相当规模,其产量将稳定在40万吨的水平,而增长量将主要来自以棉子壳为栽培原料(如金针菇等)、受资源约束小的品种,以及秀珍菇等味鲜、受市场欢迎的品种。

    链接:

      据悉,我省现有原产地域产品4个,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6;出口额0.44亿美元,全国第5。其中,鲜香菇出口量(约1万吨)占全国的1/3强,鲜香菇出口额全国第一。
      近年来,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十五”期间,全省食用菌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年均增长9.2%,产值年均增长11.2%。2006年,全省食用菌产量产值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达83.2万吨,产值36.1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22.2%和30.7%,已成为我省欠发达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食用菌产业链相对较长,各个环节都能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目前,全省食用菌从业人员约40万人,主要集中在浙西南欠发达地区,龙泉、庆元有50%以上农村劳动力从事食用菌产业。并且还有一支异地种植食用菌和营销大军,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了巨大贡献。据调查,2006年云和、开化、莲都三县(区)近2万人异地种植食用菌,产值达6.05亿元,净收入4亿元。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最新专题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