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钟情于食用菌种植研究的教授“菇神”常明昌


    【发布日期】:2012-07-27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齐泽萍

      

        据山西经济日报7月17日头版报道,常明昌,一个大学教授,26年钟情于食用菌的种植研究,长期与土地、与农民打交道,身上已没有教授的儒雅,却多了几分企业家的风范。但凡在山西从事食用菌种植、销售的,常明昌的名字无人不知。
        常明昌是山西农业大学教授,他带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还有科研团队;常明昌也是企业家,身兼山西农大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总经理和山西鼎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两个职务;常明昌更是专家,担任山西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山西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
        盛夏的六月,记者来到常明昌的蘑菇基地进行采访。基地占地60多亩,是常明昌10年前从农民手里租来的。这里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记者来到产品展示厅,推门进屋,一股中药味扑鼻而来,地下整齐地摆放着一圈特大号的盆栽灵芝,每个灵芝的直径都有半米多。看到记者惊诧的表情,常明昌说道:“这还不算最大的,今年要给一家企业培育直径超过1米的灵芝。”
        在常明昌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一幅“菇神”的字画,是原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亲笔所书,这是对常明昌26年从事蘑菇产业所取得成绩的褒奖。
        能有今天的成就,常明昌曾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艰辛。1985年,常明昌产生了从事蘑菇栽培的想法,并开始了执着的追求。他白手起家,为了发菌试验,推着小平车,走街串巷收罐头瓶。饿了,就啃一包3毛8分钱的方便面。为早日生产出菇,他找了一块空地,挖了几条地沟,盖上塑料布,这便是他最原始的菇棚。那时,常明昌在又潮、又闷、又热的菇棚中,烧火加热、喷水增湿,就像精心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梦想成真。
        1999年,常明昌走出了校门,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安泽县蹲点扶贫。常明昌发现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林地资源非常适宜蘑菇栽培,便在这里陆续建成30个大型食用菌生产基地,并创建了山西省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为了解决产业化生产蘑菇消毒问题,他比较了国内所有设计方案和方法,请教了许多专家,探索出了一套连体式双保险灭菌新方法。昔日被用来烧火的树木枝条、玉米芯、秸秆、锯沫等,变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财源,两年为全县新增产值4000万元。从此,常明昌在食用菌行业名声大震。
        常明昌带着记者来到大棚里,他指着地上4个磨盘一样的土堆说:“这是刚刚接种的4个大灵芝,到秋天就可以长成。”据介绍,种植灵芝在他这儿已非药用,而是变成了观赏性盆栽。直径近一米的灵芝售价在3万元至5万元。
        记者又参观了常明昌的蘑菇培育车间,里面放满了包括灵芝菌种在内的各种蘑菇培养基。常明昌说:“今年走得特别快,都供应了全省各地的菇农们。”这个基地是常明昌自筹资金近千万元创立的,也是山西省最大的食用菌研究基地。从简陋的地沟、菇棚,到一望无际花园式的基地,从作坊式生产,到庭院式生产,再到现代化的工厂化生产,时间、空间、科技含量、产量都实现了跨跃式发展。
        据了解,常明昌先后在全省30多个县、市进行科技扶贫和成果转化,创立了山西省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和白灵菇生产基地,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社会经济效益约16亿元,为全省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常明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