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毛玉帮专栏 » 深度剖析 » 正文

    还食用菌一个真实的天空


    【发布日期】:2010-11-11  【来源】:易菇网  【作者】:毛玉帮
    (易菇论坛首发)笔者从事食用菌科研、生产、教学及几十年,总体来讲这个行业,从业人员多数都是很优秀的,尤其是一些老专家、老学者科学求真、教书育人为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积极向上,勤劳奉献占了主流。但是,我也看到很多很多行业中的败类,利用我国现行行业法规不完善的现状,搞一些虚假技术,发挥大忽悠的本领大肆坑农害农,尤其是误导初涉此行业的新手,以至使本行业乌烟瘴气,让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的真挚的人们连连吃亏上当,叫苦不迭,甚至血本 无归。严重的阻碍了我国食用菌事业的发展。
    就在上周,我的办公室来了一位来自小县城的青年,哭诉了他今年种菇的凄惨经历,处涉食用菌行业的他轻信了某菌业公司的宣传,今年买了个液体发酵罐,用液体菌种生产了几万袋黑木耳,结果朵耳没出,直接损失10万元,自己还丢了原来很好的工作,妻子承受不了压力,被迫离婚,带着几岁的孩子走了。现在的他妻离子散,家中一贫如洗。我彻夜难免,心中绞痛。
    液体菌种,这本来也是一项很优秀,也很先进的技术,但是如何发挥它的优秀,如何普及它的技术,我陷入了深思。 之所以说液体菌种技术先进,在于它发菌速度快,快在何处?快到何种程度?是我们每一个从业者和研究者应当心知肚明的。由于 液体菌种是悬浮在液体中的活体菌丝球,发菌过程避免了菌丝的断了修复再生,菌种的萌发时间提前了36-24小时,再就是由于菌丝球 数量多能迅速覆盖接种面多点萌发,迅速蔓延料面形成菌种优势,使整个发菌过程至多缩短610天!!!而不是商家推广液体菌种培养器的鼓吹的发菌期缩短四分之三,试想,液体菌种的菌丝球直径在1-2毫米之间,而经过压实灭菌处理的培养料会且只会隔离菌 丝球让多余的水渗透到料内,在培养料表面萌发,不会如商家所说液体渗透到哪里菌种就生长到哪里。如此说法纯属误导。再说商家提出整个发菌栽培时间缩短四分之三,也是无稽之谈。这个商家的负责人身中耀眼的光环无数,请问你在推广你罐的同时,说什么液体菌种如何如何先进;如何如何简单实用;你的罐如何如何有多少专利;你的企业如何如何国内知名,但你怎么不说液体菌种技术的关键是什么;它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你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却有多少人为此倾家荡产?你配你身上的光环吗?
    还有冬虫夏草、羊肚菌等珍稀菇种,已炒做多少年了,为什么屡禁不止?有多少人前赴后继的人去上当受骗,笔者了解接触的就几十人。关于冬虫夏草的广告竟然出现在国家正规出版的报刊上,着实让我迷惑。我摘录以下某报刊等的广告“我单位已成功开发出新一代‘超真仿野生代料栽培冬虫夏草’技术,主要以稻壳、锯末、麦秆、米糠等作培养基,不受地理、环境、气候影响,各地四季均可种植。房前屋后、屋顶阳台、室内室外、田地均可栽培。技术易操作,投资少、产量高,获利可观,从种植到收获只需40天(有的则说60天),栽培15平方米,可收干品810千克,一年可收获7次。目前市场价已超过8000元/千克,出口价已达9000元/千克。本单位包技术、包回收,长期上门收购,5年保回收价7500元/千克(有的回收价6800元/千克),现金支付。为出口创汇,确保迅速回收,我单位提供特级草种,每份收交货保证金90元(有的收158元),可种30平方米(有的则说可种10平方米),此款在回收产品时退还。另提供最新栽培技术教材每套18元,需电视教学光碟的加收30元(有的单位收58元,并提供配料,每份100元)……”,恶心真的很恶心!这些吹得天花乱坠、厚利诱人的广告,不知打动了多少求富心切的人的心,不知诱使多少梦想发财的人上当受骗。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冬虫夏草菌”的真菌寄生在蝙蝠属幼虫体内而成的菌虫复合体。对成长所需的条件要求非常苛刻,它只能生活在高原、高寒地带,感染上虫草菌的蝙蝠属幼虫,极易受到其它病菌的侵袭而死亡,且它们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率仅为5%,其生长周期却长达三四年。冬虫夏草菌靠吸收幼虫的营养为生,直至幼虫死亡僵化,才变成草。我国自1979年起就开展对人工培植冬虫夏草的研究。但虫草菌与虫体如何才能适时结合的关键问题至今仍未解决,人工培养的难度可想而知。现在一些广告说人工培养不受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房前屋后、阳台、楼顶四季均可培养,实在是骗人的。现在社会上所提供的仅是培养虫草菌技术。广告上所说只用普通米糠、锯末、秸秆等作培养基肥即可培养出全新一代虫草是胡说八道!还有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关键是找到人工栽培形成子实体的条件和因素。羊肚菌是由羊肚菌和银耳一样是在其它不知名的一种或几种助生菌的协助之下完成营养生长,并形成子实体的。目前国内尚不能进行商业化栽培。那些披着科学的外衣转让其人工栽培技术的,请问那些“发明”这一全新栽培技术“专利”的单位,为何不进行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呢?
    珍稀品种试验种:本身是行业间或从业科研人员相互交流的品种,由于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真正可靠的技术高价转让无可厚非。但已经能够大面积成功栽培的品种也存在着坑农害农的问题就更加让我可恨了。上周我接待了某地区的几位菇农,他们诉说了他们今年种香菇失败的事例。他们的当地政府与外省一推广香菇半熟料栽培的单位勾结,什么该技术如何如何先进;如何如何简单;如何如何包菌种、包技术、包产品回收,使上百户农民种植,结果菌袋全长绿霉,朵菇无收,菇农损失惨重。这几位菇农愤愤的对我说“毛老师,这年头我们宁可相信鬼话,也不相信人话了”。无奈真的很无奈!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里,我不在相信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类的话,也不相信好人无好报,祸害万万年之类的话。我的清醒也使我奉劝那些行业者,尤其是处涉食用菌行业的人员,食用菌是有发展前景的,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致富项目,但你们一定要掌握好技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谋求发展。掌握技术没有什么捷径,只有靠您踏踏实实的去钻研、去实践、去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工。任何什么技术转让,你都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行业中有不少披者羊皮的狼在时时盯者你的腰包。自己站者比什么都好。
    在此我呼吁广大有良知的食用菌从业人员和正直的科研工作者,共同携起手来,求真务实,树新风,张正义,驱除行业大忽悠,还食用菌一个真实的天空!(作者myb转载请注名来源于易菇论坛)
     
     
    [ 专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专栏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