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毛玉帮专栏 » 深度剖析 » 正文

    冷静看待我国食用菌生产大国地位


    【发布日期】:2010-11-13  【来源】: 易菇网  【作者】:毛玉帮
    【易菇论坛首发】 不可否认我国是食用菌大国,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年产量已达到1437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食用菌总产值突破600亿元。食用菌主产县已有500多个,从业人员近2500万人,食用菌产品已经出口到126个国家和地区。但我们要冷静的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我国是世界生产大国,甚至称王国,这没有错,但我们的食用菌生产水平非常低,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种不多,比如最常见的平菇,使用的是由张树庭先生在十几年前带进来的种,尽管有很多人发表文章,号称如何有了新品种,但多是改良,或是选优出来的,新的东西并不多。而大量的是种植户自己繁种,就象盗版光盘一样,成本非常低,不够也不值去研究新种(这主要是国家的政策问题)。作为食用菌生产大国,我国对食用菌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的保护手段却相当脆弱。食用菌的专利保护问题却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食用菌企业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食用菌技术产业任务还相当艰巨。
    第二,是我们食用菌的附加值太低,中间商、出口商把大量的风险转嫁到种植户或小作坊,种植户用极低的价格交到中间商手中,由于中间商来的容易,因此也就以极低的价格在出口,冲击了别国的市场,造成价值损害;而我们种植中没有考虑种植户中的劳动报酬、风险金、养老金、医疗费、原种费、资源补偿等等;只计算了简单的原料加点价格,造成我们今天的价格一直被动局面。可以说各级政府、组织从不帮农户去算成本,只要卖掉就算,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食用菌产业的大部分利益被产后环节占有,生产环节的利润薄,盈利不多,有的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带动能力弱,与农民的利益脱节,使得农民的回报率过低,一旦市场波动,受到损害的首先是生产者,从而往往失去了生产信心,制约产业发展。
    第三,我们的市场定价权长期掌握在别人手中,国有的出口中介商又让我们最直接的厂商远离供货方、消费者;很多中介商成了价格的操纵者,看看我们出口的香菇,我们有主导权吗??看看我们出口的松茸,我们有定价权吗?我国食用菌出口受制于人,一旦双方发生贸易摩擦,人家就有可能启动壁垒,而受损失的往往都是我们。
    第四,看看我们的食用菌加工,食用菌行业向深加工、精加工领域延伸是未来大势所趋。目前我国食用菌深加工相对薄弱,我们的保鲜加工是最落后的,但我们造假、滥用加工材料、乱用加工技术又是国际上最先进的,行业协会协调作用又很有限。如果我们只埋头生产鲜菇,却忽视了深加工成品的开发与创新,赢利将是暂时的,并将被国际同行越甩越远。
    第五,几十年来我国食用菌的发展,我国食用菌行业真正缺乏的是求精务实精神,行业中很多人羡慕日本的食用菌发展,日本人对食用菌行业的理性思维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在食用菌菌种选育、栽培技术、管理、营销等方方面面都研究的有条有理,绝不盲干,他们是那么的专注、精细与严谨。现在我国比较热门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我们的研发能力不强,核心技术、机械设备多数是引进模仿,在起点上就落后日本。工业化程度比较低。以蘑菇为例,自1978年从国外引进“二次发酵”蘑菇栽培技术至今,30年过去了,我国蘑菇栽培技术基本上还停滞不前,蘑菇产量仍为8~15公斤/平方米。而荷兰、美国等欧美国家普遍采用先进的“三次发酵”蘑菇栽培技术工业化生产,蘑菇产量高达36~40公斤/平方米。此外,我国蘑菇产业还主要是以手工操作的“人海战术”为主,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偏低。在食用菌基础研究领域, 我们太浮躁,投入的太少,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食用菌的发展缺乏后劲.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
    第六、食用菌行业标准缺失:菌类产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目前我国菌类产品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仍以“手工作坊”种植栽培为主,产品生产很难做到从源头抓起,难以建立可追溯的生产履历制度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致使我国菌类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我国菌类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出口饱受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扰,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缺乏一套符合菌类产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刘自强提供的资料显示,自2006529日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以来,截至去年底,我输日食用菌产品在日本已被厚生省检出71例违规超标案例。我国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和困境。业内人士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符合我国菌类产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由于缺乏国家强制性的食用菌栽培标准,食用菌生产和销售比较混乱,市场上的食用菌产品良莠不齐,而普通消费者则无从甄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营养健康的重视,菌类产业的发展前景日益看好,但相关标准的缺失也越来越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就是说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但不是加工大国,不是价格大国。还不是食用菌强国。(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 专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专栏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