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蘑菇引发博弈 济南蘑菇进行“荧光检测”样检


    【发布日期】:2010-12-11  【来源】:山东商报
         检测样本涉及多个菌种
      12月8日上午,记者在济南市匡山小区、老屯蔬菜市场等多个菜市场、小区果蔬店和两家大型超市采集了13份蘑菇样本,共计9种食用菌,其中包括白鹭菇、金针菇、双孢菇、白玉菇、平菇等。样本产地多为章丘、寿光等省内城市。
      下午,记者带着采集的样本来到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添加剂检测实验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方法,由山东轻工业学院副教授、功能食品与食品添加剂研究室主任崔波博士和金峰博士利用台式紫外分析仪,对记者提供的样品进行了定性检测。

        8份白蘑菇都无荧光剂
      下午3点半,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4楼某实验室,门窗紧闭,窗帘也被拉上,具备254纳米和365纳米波长紫外光的台式紫外分析仪被打开。金峰博士往分析仪上铺了一层深蓝的绒布,然后将记者带来的样本一一放到紫外光下。
      第一份置于紫外光下的样本是记者从某大型超市采集的精选白玉菇。这盒白玉菇是所有样本中颜色最白的一份,也是记者怀疑最大的一份样品。但当白玉菇被置于紫外光下时,除了标签发出白色荧光,白玉菇光线正常。这样的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记者怀疑外面阳光太强,甚至脱下外套罩住紫外分析仪,但白玉菇显示依然正常。
      第二个样本是颜色偏白的精选海鲜菇。从上方照射,没有反应,将蘑菇反过来,颜色还是没有变化。然后进行试验的是精选白金针菇、双孢菇……颜色为白色的8个样本都测了一个遍,颜色均未出现任何变化。对于这样的结果,无论是亲手做测试的金峰博士,还是旁观的记者都感到十分困惑。

       两份灰色平菇发现亮点!
      “要不测测这种普通蘑菇?”金峰博士似乎也为这样的测试结果感到怀疑,他建议测试一下市场上最常见的灰色平菇。第一份平菇样本被放到紫外光下,样本颜色没有任何变化;当另一份平菇被放到紫外光下的时候,金峰博士突然惊叫一声:“快看这里!”我们把视线锁定在一棵平菇的根部。是亮点!是的,这棵蘑菇的根部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亮点!
      “别看错了,再仔细看看!”金峰仔细地观察了那个亮点,将蘑菇反过来再照,只有这一个亮点。“是荧光增白剂!”金峰如释重负地说。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这棵蘑菇收了起来,放到了一个安全的位置。然后继续测试剩余的其他样本。剩余的其他样本中,还有一棵蘑菇被测出了亮点,但这个亮点比较分散。

       白蘑菇没增白,灰蘑菇为何要增白?
       尽管13份样本中只有两份测出含有荧光增白剂,但这个实验也总算没白做。但同行的熊开峰老师提出疑问:市场上到处都是、价格又不昂贵的灰色平菇,有必要用荧光剂来增白保鲜吗?熊开峰老师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的确,蘑菇种植本身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且与白玉菇等白色蘑菇相比,灰色平菇似乎真的没有增白的必要。会不是是测试结果有误?
       金峰博士小心翼翼地把两份测出含有荧光剂的平菇拿出来,放到分析仪上准备重新检测。突然,装平菇的塑料袋里不知什么东西发出了亮眼的荧光。仔细一看,是记者采购时用来标注采购地点的纸条。“纸条含有荧光剂!”金峰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蘑菇会不会是因为沾上了纸条上的荧光剂才发光?

        蘑菇无荧光剂,是纸条害了它!
      金峰用在纸条反复比对蘑菇发光的位置,大小比较接近。因为是早上刚采购的蘑菇,蘑菇上有水分,把纸条也沾湿了。从塑料袋里取蘑菇的时候,纸条半沾在蘑菇上。金峰又用纸条摩擦蘑菇的其他部位,果然,用纸条摩擦过的部位也发出了同样的荧光! 蘑菇本身是没有被荧光剂污染过的,是纸条害了它!”金峰博士和大家都笑了。
      而此前据媒体报道,北京小学生张皓在检测过程中,同样发现有些蘑菇被污染的途径是通过包装塑料袋。一些塑料袋本身不合格,含有过量荧光增白剂,运输途中用这些塑料袋装蘑菇,蘑菇就会被污染。
      尽管北京一小学生“北京市场上鲜蘑菇超9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的调查结论让蘑菇遭遇“信任危机”,但昨天本报记者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济南市场上的蘑菇进行检测,却未发现一例荧光增白剂污染。

         一场由蘑菇引发的博弈
       近日,北京漂白蘑菇官方调查与小学生实验差异大引热议,行业协会发出自律倡议。
      北京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在中国农大农学院高卫芳博士的指导下,在实验室做了一个常规实验:在暗室中通过紫外线条件照射观察蘑菇的荧光。结果发现市场上的鲜蘑菇超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而北京市工商局的抽检结果显示合格率为97.73%。记者走访了北京部分蔬菜市场和批发市场发现,菜市场上销售的口蘑很多被漂白,批发市场由于最近严查,许多商户在隐蔽销售。商贩们表示,用增白剂,一方面是为了让口蘑看起来好看;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分量,并可以延长保存时间。而没有经过加工的过一天就变黄。日前,中国食用菌协会已向经营食用菌的商户发了自律倡议书,呼吁行业同仁共同抵制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搜狐网发问:来自一位小学生的调查报告,是不是有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男孩儿,揭开了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呢?
      中国经营网评述:事关人命健康的大事,却总要靠偶然性发现。如此现状,提示了我国在食品安全上常规长效监管机制的缺位。
      央视网声音:态度决定一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有关部门得拿出小学生的“较真”精神,把该做的赶紧做起来。
       新华网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放下姿态,邀请市民代表参与选样过程、邀请中介科研机构参与检测过程,尽快消除公众质疑。
      中广网提醒:无论这个事件的结果如何,无论各方如何博弈,都应该坚守一个底线,那就是对张皓科学精神的肯定与保护。

         蘑菇要增白?没必要!
      省农科院专家:蘑菇要增白?没必要!
      记者与有关专家共同完成的济南市场取样检测为何与北京小学生的调查有如此天壤之别?相关人士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济南市场的果蔬主要是省内自供,具体到蘑菇上,货源最远来自寿光,少有外地蘑菇流入。”槐荫区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说,我省作为果蔬大省,只有少量本省不生产的果蔬才会从省外采购。北京小学生采取的样本则来自北京、福建等地,来源比较复杂,双方货源地的不同,有可能是导致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则表示,蘑菇中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可能性不大。“比如说香菇本身就带有褐色,平菇则是淡白色,每个品种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大家早就已经接受了这些。凭空去给它们增白,有这个必要吗?” 另外,农科院专家还分析道,现在这个季节与蘑菇相关的病虫灾害比较少,上市的蘑菇大都相当水灵,“卖相”不错,“没有这个必要。”
      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添加剂研究室主任崔波博士同样表示,自己也无法找到商家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合理解释”。

        什么是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又被称作 “荧光剂”或“荧光漂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及合成洗涤剂等工业。

         “荧光蘑菇”  危害有多大?
      荧光增白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在人的体内蓄积,从而大大削弱人体免疫力,加重肝脏负担。同时,它还可导致细胞畸变,如果接触过量,毒性累积在肝脏或其他重要器官,就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危害人体健康。     

         塑料袋会传递 荧光增白剂么
      废纸中的荧光增白剂和纯木浆中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是食品包装用纸荧光增白剂的主要来源,如果使用这种食品包装纸,的确会因为荧光增白剂的渗透对某些食用菌造成沾染污染,如果该食品进入人体,则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徐玉芹 陈学超)(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