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有望打造食用菌“中国样本”


    【发布日期】:2011-11-22  【来源】:《海峡都市报》
      《海峡都市报》2011年11月21日: 昨日,第五届蘑菇节论坛——海峡两岸菇类产业联谊会上,两岸菇界重量级人物——国际著名蕈菌学家、81岁高龄的张树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等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大会集中推介了台湾食用菌发展经验,并召开菇类产业座谈会,为海峡两岸菇类产业沟通、交流和互动搭建平台。
      副省长倪岳峰、漳州市市长吴洪芹等省、市领导会后在漳州宾馆,会见了出席本次海峡两岸菇类产业联谊会的嘉宾和代表。倪岳峰表示,漳州的菇类发展一直在菇界占据较大的优势,并有引领菇类产业的势头。漳州食用菌业要发展现代农业,深化食用菌产业发展,台湾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据悉,近两年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通过考察发现,大陆食用菌业界对台湾菇类产业发展现状知之甚少。而台湾菇类产业在“产销履历”、菇类食品加工和菇类生技等生产、加工、技术、管理、设备、理念及研发等诸多方面,与大陆食用菌产业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台湾菇类产业发展,对大陆食用菌产业发展有极强的借鉴价值。但另一方面,台湾菇类企业因台湾本岛市场太小,生存空间窄小,大陆市场是台湾菇类企业朝思暮想、梦寐以求发展的大市场,但苦于无门,不知道如何才能进入和发展大陆市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表示,通过此次蘑菇节与台湾同行的互动,以及专家的培训,推动了两岸食用菌产业的交流。漳州是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最早成熟的地区,目前在全国仍保持领头羊的角色,其中很多单项上还保持在冠军行列,成为引领全国的榜样。但漳州也急需从高产量指标过渡到质量指标,向产业发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阶段升级,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从大国向强国迈进。
      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副主任王伯徹表示,漳州菇的样本格局已经初具雏形,蘑菇节的口碑已经做开,市场面和经济效益成长性很大,海峡两岸在合作方面台湾方面看中市场的机会面,大陆则关注机会成长,两者的合作将是互补双赢的,通过吸纳、整合、效应,漳州完全有机会做成食用菌行业的“中国样本”。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参访嘉宾300多人参加了此次蘑菇节,73个国外、省外、省内及台湾菇类产品企业进驻花博园参展,涉及食用菌生产、加工、流通、食品安全、科研,以及机械设备、包装、菌包原材料等相关领域。
      【对话】
      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南台湾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伯徹:
      两岸产业合作将互补共赢
      “上午着重从科学研发的角度介绍台湾菇类产品的开发,下午主要是产商的产品介绍。”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南台湾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伯徹博士,是台湾食用菌预种权威,研究领域为菌种生态培养和认证。他介绍,目前在台湾风行的菌类产品牛樟芝,扮演着相当于大陆冬虫夏草的角色。台湾菌类深加工的着力点较深,从保健素材的保健食品起步,到生活层面的即食食品、护肤产品,再到废物功能性饲料,台湾菌类很善于转化市场,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形态。
      此次台湾众多菇界单位和产商来参加第五届蘑菇节,就带来了包括牛樟芝在内的多种菌类样品。这些产品主要都是通过研究所的研发,再辅导给厂商生产出来的样品,带到大陆市场进行推广。
      “台湾厂商看中大陆的市场机会面,大陆也适逢食用菌业的机会成长期,两者的合作是互补双赢的。”王伯徹博士表示,他原来也参加过蘑菇节,但今年他发现,漳州蘑菇节的成长性很大,口碑已经做开,包括国际性的专家学者都来参会,蘑菇节的市场面和经济效应成长很多。
      这与漳州早期的蘑菇发展关系密切,原先漳州的蘑菇业无论在生产制作还是人力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只是在效益方面有所欠缺,刚好台湾在创新性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技术上能够为漳州带来启蒙。事实上,漳州食用菌产业格局已初具雏形,台湾有开发技术优势,大陆有广阔的市场,通过吸纳技术、整合资源、集群效应,以及蘑菇节常规性的推动,漳州食用菌产业有机会做成中国样本,甚至蘑菇节也有机会变成国际性的蘑菇节盛会。
      台湾嘉义大学园艺系教授洪进雄:
      漳州食用菌有三个发展方向
      从做菜、做食品到生物技术产品,对于洪进雄教授来说,产业的发展到后来都是多元性的,但种植户很难考虑到这些,所以只有专业的经营诊断,才能打开市场。如果把菇类当成蔬菜来卖,值不了多少钱;第二个步骤是做成美食的食材,台湾很多厂商都在生产健康食品;但到了第三个步骤则是要生产生物科技产品,越是做到最后端的产品,产品的价值越能够实现三级跳。
      漳州是全世界食用菌的主要产地,但持续的产量尤其需要注意行销市场的风险。他认为,漳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今后有三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想办法了解市场产量,计划生产,减少设施投入的风险,尤其要注意国际形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量存在很大的竞争关系;其次,要注意往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利用漳州食用菌产量的规模优势,增加加工形态上的多样性;再次,是朝着生物技术产品方向发展,盲目的投入生产量太大,势必造成全国性的生产过剩,生物技术产品不但能增加产品附加值,也是增加人体健康附加值的产业通道。
      国际蘑菇学会主席代表诺伊尔•埃罗德:
      “菇界”到处是漳州人身影
      “我1997年第一次到漳州,现在是第五次,但却是第一次参加蘑菇节的活动,我很开心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其中。对于急需引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收获!”国际蘑菇学会主席代表、澳大利亚里荪埃克斯蘑菇公司董事长、博士诺伊尔•埃罗德谈到此次漳州行时,很是兴奋。
      诺伊尔•埃罗德先生告诉记者,漳州的菇类品种非常多,而且不论是培植、栽种还是技术上都是领先水平。“最开始接触的是上海的一些菇类企业,后面开始接触韩国、日本、欧洲的一些菇类企业家,在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企业代表多半来自漳州,或者他们就是从漳州引进种菇技术。因此我特别想近距离地接触漳州的菇类产业,所以在国际会议论坛上看到有这个‘蘑菇节’,我就迫不及待地赶过来了。”为此,他开玩笑地总结,“菇界”里到处是漳州人的身影,他想抓住这些身影并进行更深的合作。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