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蕈菌文化 » 正文

    制菇术语中名词“xiàng”的由来及其写法之我见


    【发布日期】:2010-07-31

      ——兼与张寿橙先生商榷 吴式求
      浙江省西南部龙(泉)庆(元)景(宁)一带,是中国香菇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香菇的发源地。自从800多年前庆元龙岩村人吴三(后人尊称为吴三公)首创并推广了人工栽培香菇的新技术之后,长期以来,制菇成了当地菇农赖以谋生脱贫的一种主要手段,不但有力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创造出绚丽多彩的香菇文化。
      在龙、庆、景菇农之间广泛流传的“蕈山话”中,把制菇用的木料称作“xiàng”,并由此派生出一批新词。例如:勘察菇木资源称为“踏xiàng”,与山主谈判采伐事宜称为“判xiàng”,伐木制菇的过程称作“做xiàng”,砍伐下来的菇木称为“蕈xiàng”,击木催菇则叫做“惊xiàng”……。
      “xiàng”这一名词最初是否由吴三公本人创造,由于文献不见记载,已经无从查考了。但是,系出于当地菇农所创,这一点则是不容置疑的。有人也许会问:人们为什么非得管菇木叫“xiàng”不可,而不叫别的其他名称呢?这,可能与当时生产现场的状态有关。
      笔者没有体验过菇山生活,但去过菇乡农家。记得小时候跟随父母走亲戚,那是个叫做天堂山的小村庄,坐落在海拔1300多米的巾子峰下。十几户农家,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差不多都堆满菇木,当地人管它叫“xiàng”,关心的程度远过他物。邻里相见,第一句问话往往就是“你家的xiàng出蕈了没有?”为了有利于疏导水分,这些菇木大都是一头着地,一头朝天,斜靠着土墙或者山坡并排陈列着的,看上去就像一堵堵木头墙。“xiàng”是“墙”的庆元方音。我想,菇农把菇木叫做“xiàng”,或许就是来源于此吧。
      “xiàng”这个名词是菇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专业术语,原先大约并没有字,后来的字都是文人赋予的。“xiàng”之见于文字,最早是宋代人何澹,曾采用“”字来表达(见明陆容《椒园杂志》);民国时期,龙泉人叶耀庭编写《菇业备要》,改写成“”;1948年,庆元县县长、学者陈国钧在《菇民研究》一书中,采用当时流行的写法,写成了“樯”。“”“”“樯”三字中,由于前两字音义不合(“”是“榛”的异体字,读音“zhēn”。“”则是“笺”和“栈”的异体字,一音“jiān”,一音“zhàn”),很少有人采用,只有“樯”字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并被广泛引用。可是,近些年来,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张寿橙先生却力主采用“”字。张先生是食用菌专家,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之下,倒又使得人们莫衷一是,不知所从了。
      张先生之所以倡导“”字,主要是从文字的结构形态为出发点来考虑的。他认为“”字木旁那个“尸”,就是“表示木头腐烂了”的意思,至于下面那三个“子”,则是表示长出的小香菇形象,“形同树的儿子”。并由此作出“这个字是千年以前菇民造的一个象形字”的结论。(其实此字早已有之,与菇民无关,更非菇民所造。如:西晋左思《蜀都赋》中就有“紫梨津润,缋躞练”之句。)
      对于张先生的主张,笔者不敢苟同。其理由是——
      1.“纾ㄩ唬”字读“zhēn”不读“xiàng”,两音相去甚远。2.“xiàng”是菇木的统称,并非单指某种木名,以“”代“xiàng”,似有以偏概全之嫌。3.按照字义分析,“”字的偏旁是“孱”,训为“虚弱”。制菇须用好木材,劣质(孱弱)的木材产量不会高。故以“”为“xiàng”也不适合。4.“”字一般字典上查不到,很少有人认识它。过去菇民大抵识字不多,初创“xiàng”这一名词的时候,相信必定不会去选用这种平时难得一见的生僻字的。
      至于“樯”字,不仅是个常用字,而且读音完全相同(庆元方音中,“樯”跟“墙”一样都念“xiàng”),更重要的是:字的本义也比较接近。先看“樯”字的偏旁“啬”。“啬”在甲骨文中,是“象禾黍露积在野之形”。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云:“此字本训当为收谷,即穑之古文。”汉字中以“啬”作偏旁的字,一般都与农事有关,而制菇正属农事。再说,“樯”即船帆柱,俗称桅杆,竖在船上用于张帆。菇木大都是竖着陈列的,像桅杆那样,让人容易发生联想。更何况,倘若套用张先生的思路,我们还不妨将“啬”的两个“口”看作香菇:外边的是薄菇(体型较大),里边的是厚菇(体型较小),大口小口合起来还可以看成花菇,至于上边那两个点(繁体字是两个“人”字),当然就是刚长出来的“香菇丁”了……
      名词“xiàng”用“樯”表示,确实是既贴切,又形象的。
      综上所述,“xiàng”的文字似仍当以沿用已久的“樯”字为妥。既然人们已成习惯了,又何必硬去改它!
      不知张先生以为然否?
      [参考文献]张寿橙:《香菇生产面临新机遇》(《丽水日报》2003年3月25日)张寿橙、赖敏男:《中国香菇历史和文化》叶耀庭:《菇业备要》(石印本) 陈国钧:《菇民研究》 余 绪:《香菇之源》 庆元县龙岩村《吴氏宗谱》
      [附记]这篇文章原来是为4月18日的香菇文化研讨会准备的——3月初,樊寿康先生来访,告知龙岩村将于吴三公诞生日举办纪念活动,研讨香菇文化,特邀张寿橙先生与笔者参加,遂撰写了此文。后因未接到通知,错失与张先生交流的机会,亦算得是一件憾事。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