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蕈菌文化 » 正文

    “金娃”传奇


    【发布日期】:2021-01-07  【来源】:易菇网  【作者】:刘代兴
    【核心提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位居湘、黔、桂三省交界,掩映在湘西南崇山密林中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植被丰茂,钟灵毓秀,是我国茯苓的主产地和集散中心,茯苓产销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被誉为中国“茯苓之乡”。

    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位居湘、黔、桂三省交界,掩映在湘西南崇山密林中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植被丰茂,钟灵毓秀,是我国茯苓的主产地和集散中心,茯苓产销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被誉为中国“茯苓之乡”。这个在秦代被视为“茯兔”,唐代药王孙思邈称之为“龟苓”,南北朝被奉为“小神仙”的菌类物种,如今,被当作致富的“金娃”,当地农民把它捧在手心,抱在怀中,走在脱贫奔小康的大道上。
          在靖州茯苓生产与发展的进程中,有一个人同茯苓打了一辈子交道,数十年如一日,殚思竭虑,默默地付出与探索。他曲折一生的经历与遭遇,是滚滚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光彩晶莹,折射出一段新中国的茯苓生产简史。他就是靖州茯苓专业协会会长、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执行会长、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王先有。
          一 与“金娃”初相识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
          靖州县甘棠镇的一个偏远小山寨,一间破旧的老屋里,不时传来小孩几声脆弱的呼唤声。体弱多病的母亲,放下手里的农活,坐到小孩的身边,一边安抚着自己的儿子,一边默默地抹泪。孩子患上了当地人称的“水肿病”,身子浮肿,气息微弱。同样身子浮肿的父亲,更是说不出一句话来,不忍心再看下去,叹息着艰难地走出屋子。父亲的三个兄弟,就是因为同样的病症,不久前先后离开人世,厄运就像绵延不绝的冷风凄雨,笼罩着山村也笼罩着这一家。山坡上那几管低坟,一直埋在父亲的心里,压得他直不起腰来。
          这时,院子里闯进来一位村子里中年人。这位好心人参加过抗美援朝,见多识广,从部队退伍返乡后不久。他从一个破旧的布袋里,拿出刚从山里挖来的一块巴掌大小黑糊糊沾满泥土的茯苓,交给孩子的父亲,让他炖熟后,与孩子一起吃下。“试试吧,老哥。莫死心,或许会有疗效。”
          父亲收下了。接下来,奇迹发生了。炖熟口服,父亲与孩子的身体,一个星期后竟然有了明显的好转。父亲于是拼了命地漫山遍野寻找,在松树林下的地里,刨挖这灵丹妙药。稀稀落落地找到后,刨地三尺挖了带回家。洗净,炖熟后,与孩子一起,吞服食用。没过多久,父子俩的病症,慢慢地痊愈了。茯苓把这对父子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让他们一家重见天日,院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笑声。茯苓的神奇疗效,迅速传遍十里八乡,村民对这山林里罕见的地下菌物,奉为灵根仙药,视为神物,可是它却潜身隐迹,难觅踪影。
          父亲对病愈后的孩子说:“娃崽,我们终于保住了命。你千万莫要忘记,我俩捡回的这两条命,都是村里的好心人和山里的‘好心娃’救回来的。”母亲则在一旁含泪附和道:“菩萨显灵,茯苓救命。”
          这孩子就是王先有,那年他刚满九岁。从他懂事的时候开始,就知道是茯苓救了自已的命。父亲把茯苓说成是“好心娃”,是把茯苓当成是自己的亲生娃一样看待和爱护。从此,王先有的心里,埋下了“茯苓”的种子。但是,年幼的王先有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此后会与茯苓结下难解之缘,起落浮沉;更没有想到,自己一生对茯苓的专注与付出,会换来累累硕果,并以此回馈乡亲,造福一方。
          后来,在面对有些人对茯苓心存疑惑时,王先有总是大声地说:“我是亲身见证了茯苓的神奇,它的疗效确实不容置疑。”王先有早已将茯苓,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之中,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茯苓的猜疑,哪怕是一丁点的误解,他都会站出来辩论与纠正。
          二 守“金娃”不变心
          靖州位处北纬26度线上,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暖湿,降雨充沛,松木茂密,为茯苓在这里安家落户,提供了天然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有史料记载以来,茯苓作为珍贵的药材,都是野生存活,自生自灭,在我国南方的大部分省市区都有生长,但珍稀难寻,有求难应。
          1958年,靖州县药材站一位名叫明承云的副站长,受县政府的委派,去农村完成一项光荣而艰难的任务,进行茯苓人工开发与培植。这是一味能救命的药材啊,更何况它药食同源,还能解决温饱,但当时野生茯苓稀少,市场货源奇缺。然而,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谁相信茯苓能够人工培植呢?谁又有把握成功呢?“饭都吃不饱,还跑到山上去种药材,神经有毛病吧?”知道消息的人,都这样背后议论他,远远地躲着他。也有人劝他:“老明,莫当出头鸟。如果失败了,你会死得很惨的。”四处碰鼻后,明承云只好来到自己的老家甘棠镇乐群村,发动几户相识的村民与他一起上山培植茯苓。
          事情就是这样凑巧,王先有家的一位亲戚是村里的村主任,了解到王先有一家与茯苓的不解之缘,就做王先有父亲的思想工作,让他也加入这支培植队伍。王先有的父亲二话没说,扛起锄头拎起镰刀,跟着工作队就进了山。几年下来,茯苓的人工培植毫无进展,还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大堆的松木原料,培植工作只好草草收场。王先有的父亲,从此经常一个人面对着墙角的锄头镰刀发呆,百思不解。但这“培植”的种子,却没有因为培植队伍解散而枯萎消亡,它在乐群村这片茂密的大山里,悄悄地扎下了根,一直在地下默默地孕育、挣扎,期待有心人的发掘,等待“爆发”的那一天。
          时间流逝,转眼到了1968年。靖州县医药公司与当时的黔阳地区(今怀化市)药材公司联合组建了寻找野生茯苓分离纯菌丝种课题组,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指导下,提取纯菌丝种取得了初步成功,并开始在靖州进行试种推广。从此,靖州大地的茯苓人工栽培,终于露出了一线生机。
          王先有也一天天长大。小学毕业,王先有因家境困难,没能继续升学,于是跟着父亲与兄长一起在家务农。农忙间隙,王先有便与兄长一起,上山挖野茯苓,砍松木捡松枝回家,搭棚子挖地窖,学习钻研栽培茯苓技术。1969年秋,王先有的哥哥应征入伍,先有这一年刚满十九岁。“先有,哥去当兵了,这茯苓培植的任务,就只有托付给你了。”“哥,你就放心去吧。我一定坚持到底,不成功就决不成亲!”先有送别哥哥的时候,更像是在为自己饯行壮胆。从此,王先有正式接替了哥哥未竟的茯苓栽培农活,踏上了一条探寻茯苓人工栽培的寂寞漫长之旅。
          这一年的秋天,王先有遭遇了人生第一次的重大失败。他省吃俭用,东拼西凑花了几年的积蓄,好不容易从县供销社买回了500包茯苓菌种,栽培后,收回的茯苓只有四五十斤,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产量。看着这些个头如小孩拳头般大小的茯苓,他心痛得只掉眼泪,心如刀绞。当初别人告诉他说,这一包茯苓菌种,栽培后可收回100斤的茯苓,所以他才咬牙一口气买回500包回家栽种。哪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这下可好,血本无归了。打击还不止这些,屋漏偏遭连夜雨,村上开会分粮的时候,村领导决定扣他半年的口粮,原因是他不务正业,一门心思只搞茯苓生产,没有积极参加村集体的生产劳动。
          一气之下,王先有将茯苓栽培的方案与记录撕个稀烂。“你们管天管地,管不了我这颗栽培茯苓的心!”年轻气盛的王先有当场与村干部顶撞起来。“不是管你,这是给你一个教训,叫你改邪归正,以后不要再搞这个劳命伤财的茯苓栽培了。”村干部这样警告他:“别整天想着歪门邪道,好好种庄稼,这才是正道。”
          “想让我打退堂鼓,没门!”王先有没有在压力面前退缩,也没有在失败面前低头。在那个岁月,种植食用菌的人都是被人当成了好吃懒做的另类,饱受歧视。但王先有不甘心失败,仍旧一心扑在茯苓栽培上,不改初衷。“如果有一天,我栽培成功了,有人喊我一声师傅,我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王先有当时暗藏在心中最大的心愿。
          王先有当初没有意识到,其实,他这就是相当于将自己的人生目标,牢牢地定格在了茯苓栽培这项研究活动上。村干部见王先有铁了心似的与茯苓纠缠在一起,打得火热,起早贪黑,没有半点要想放弃的迹象,就当他是被人灌了茯苓迷魂汤,再劝无益,再挡也挡不住,任他一意孤行,也就没有再干涉他栽种茯苓的行径。王先有浑然不顾周围的讥笑与嘲讽,也不去理睬身边总是异样的眼神。王先有图得安静,钻研之余,还瞒着村里的领导和家人,自掏腰包,偷偷地跑去外省先进地区学习借鉴菌类栽培方法,以此来提高自己茯苓的培植技术。
          王先有将从外地学习来的知识,对照自己的种植方式,冥思苦想,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1972年,他再一次苦求村里领导,让他继续承包村里的集体林场。他用了5.5吨原材料继续种植茯苓,第二年,终于大获丰收,采收了3吨多鲜茯苓。他向村里上交了3200元的承包金,这可是相当于当时村里10个壮劳动力一年的分配收入啊。从此,王先有对人工栽培茯苓的信心大增,茯苓种植技术也突飞猛进。
          王先有终于成功了,全村老少对他赞不绝口,他的名声也迅速在全县传开了。多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荣誉纷至沓来,他先后获得了“靖州县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湖南省劳动模范”和“中国茯苓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等众多称号与荣誉。王先有成了靖州茯苓生产的带头人,当地人把他称做“茯苓大王”,他终于登上了茯苓人工栽培的最高峰。视名利如浮云,王先有并没有在荣誉面前止步。王先有一如既往地潜心研究茯苓栽培技术,多年下来,他积累了丰富的栽植经验,眼界更加开阔,对菌类的生长规律有了全面的认识,掌握了茯苓栽培繁殖的核心技术。
    1974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靖州研究选育成功中国茯苓第一代纯菌丝种,定名为“5.78”,并在靖州大面积试种和推广。也是在这一年,为了确保茯苓菌种质量,推广茯苓生产,为周边毗邻县市的农民提供优质菌种,在专家指导下,王先有创办了全县第一个村办茯苓菌种厂。
          王先有从种植茯苓逐步转向研究开发茯苓菌种,经过十五年多的摸索,2009年,他研究出茯苓新品种“湘靖28”,并成功探索出袋料栽培茯苓新技术。同年,“湘靖28”获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农业厅技术认证,并获省级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是目前我国唯一的茯苓登记认证品种。2013年,王先有将“湘靖28”搭载上了“神舟十号”飞船,送上太空,并成功收回。目前,回收后的“湘靖28”,已在靖州试栽成功,前景一片广阔。
          三 送“金娃”下农村
          靖州丘陵起伏,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苗、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74.4%。这里虽物产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口仍然相对贫困。
          王先有生在山村,长在乡村,对农村有着深厚质朴的感情。自己当初苦心钻研茯苓栽培,难道仅仅就是图个人功成名就吗?眼见众多的乡亲仍旧生活贫困,愁眉不展,他心里也同样难受。当年若不是乡亲找来茯苓让他服下,哪会有他王先有的今天?
          王先有因种茯苓致富,成为县里致富明星。他在县城里买了房子,是县里最早从农村搬进城里居住的乡下人,也是最早拥有私家小车的人。但王先有没有像其他种茯苓致富的人那样,进城改行开办茯苓加工厂或从事茯苓贸易,而是一头扎在茯苓堆里,继续他的老本行,坚持进行茯苓菌种新品种的研究创新与推广,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对茯苓栽培与菌种研究“有瘾”。2001年,县供销系统企业改制,在供销社亦工亦农的王先有面临下岗的命运。有好心人劝他找县领导说情,“你现在是县里的红人,又懂技术,改行到政府部门就职不成问题”。但王先有谢绝了好心人的劝说,他不愿丢下与自己相依为命的茯苓,不愿就这样放弃自己一直从事的茯苓生产与研究。他对劝他的好心人说:“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算没有白来世界一趟。我是个茯苓命,这辈子只能与茯苓打交道,别的事情我做不好。老本行我不改了!”他没有去找领导说情,也不去拉关系,与原单位脱勾后,他选择了自谋职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他自筹资金在靖州县茯苓大市场内,创办了“湘黔桂食药用菌研究所”,致力于研究开发新一代茯苓菌种,为茯苓栽种者提供优良的菌种。
          多年来,靖州县政府一直扶持茯苓生产,做大做强茯苓产业。1992年,“中国靖州茯苓大市场”,在县城峻工落成,这是全国最大的茯苓交易市场,有力推动了全县茯苓生产和加工贸易。但茯苓生产并不一帆风顺,产量起伏不定,市场风云变幻,有人种茯苓富了,但也有人赔了。这一切,王先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一名茯苓生产技术的推广者,他觉得自己更有责任,为茯苓生产者传授真经绝技,还要为他们的生产规避和化解可能会出现的市场风险。
          平察镇小岔村是一个贫困村,贫困人口400多人,村子里不少人都外出打工挣钱。2018年,小岔村依法采伐了一片松林,留下了100多亩的空地准备再造人工林,这个地方这个空档期最适宜栽培茯苓。因为利用砍伐后的松根树蔸栽培茯苓,既节约了成本,又不致于耗费木材破坏生态,还可以为村民创收增效。王先有听说这个消息后,主动来到村子里,磨嘴皮子动员村民栽种茯苓。一石数鸟,何乐而不为?但让王先有没有想到的是,村民对种茯苓抵触情绪很大,工作很难做。
          因为就在前两年,茯苓市场行情不好,不少培植户亏了本,害怕再赔钱,哪里还敢再种?村民看王先有上门来了,心里憋着一肚子气,全对着王先有的喷出来。“谁说种茯苓赚钱?赚得一肚子气!你来种一种试试。”“种茯苓亏了谁负责?你赔吗?”“我们不懂种植技术,想丰收,难哇!”村民你一言我一句,没个好脸色搭理他。
          “我负责!亏了我赔。菌种免费提供给你们。明年收购时,不管行情如何,保底价3元一斤,我不打白条全部照收!”王先有掷有声地回答。因为他了解到,栽种茯苓,每市斤成本一般在2.2元左右。村民见王先有动真格的了,就好像吃了定心丸,心里也活络起来了。“但有一条,你们必须按照我的技术要求操作,不准偷工减料,也不准马虎偷懒。”
          “要得,生产和技术全听你王专家的!你可也不能耍赖啊!”乡亲们有点不放心,这也是难免的。“我王先有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了,什么时候你听说过我耍赖了?”王先有说,“还有一条,我给你们提供的是茯苓菌种,到时候你们交给我的,可不能是黑芋头啊。”王先有不忘幽默地一句话,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村里的吴成荣老汉,是贫困户,两个儿女全在外地打工去了。前几年他在林地里试种茯苓,投入全打了水漂,亏得家里一贫如洗,别人在他面前一提起茯苓,他就伤心地默默走开。这次,他与老伴经不住王先有的劝说,心里又燃起了一线希望,不甘心啊!忍不住又开挖了一片残地栽种茯苓。第二年,他们共收获了四万斤茯苓,市场价卖了3.5元一斤,获利四万多元。两老口来到研究所,给王先有送了一面锦旗,“致富能人,造福百姓”。王先有乐了,而最让王先有开心的,是又看到了乡亲们脸上重新洋溢的笑容,察觉到乡亲们对未来好日子的信心。王先有体会到茯苓给自己带来的那份满足感与存在感,是任何言语都难以描述出来的。 
          目前,靖州农村每年的茯苓种植户约有1000多户,每户年纯收入多的四五万元,少的也有四五千元。许多农民盖上了新房子,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这都离不开茯苓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奉献。1976年-1986年,靖州茯苓产量约占全国的65%,此后,靖州逐渐转向茯苓的精深加工与贸易流通,每年交易量约占全国的60-70%。目前,靖州的鲜茯苓交易量近8万吨,干茯苓交易量近4万吨,产值超过27亿元,占全县GDP三成以上,成为靖州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全县茯苓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人均年收入5.5万元,人均增收1.5万元。靖州的茯苓生产,不仅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也为县域经济迅速的发展立下了头功。其貌不扬、外黑内白的茯苓,让靖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茯苓之乡”。2019年,靖州成功退出贫困县,摘帽出列。
          四 放“金娃”飞梦想
          2018年,县城里的“二凉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落成了。家住铺口乡官团村的覃德晓老汉作为第一批搬迁户,搬进了新居,高兴得几夜睡觉都合不上眼。年过七旬的覃老汉,早晚接送孙子上小学,白天受聘到县里的茯苓加工厂,从事茯苓加工。这让他的老年生活,如同“夕阳红”一般,抹上了一片金黄而幸福的光彩。
          他与王先有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正是王先有当年住村时,教他栽种茯苓的技术,使他走上了茯苓加工的这一行当。他见到王先有,有说不完的心里话。“现在政策真好,处处为咱老百姓着想。农民进城了,住进了新居,还能有一份活儿干。像我这样一大把年纪了,不用子女给钱,出门就能打工赚点零花钱。知足了,呵呵呵呵……老王,你呢?”
          “我嘛,还有一点不知足呢。我还想把茯苓生产这盆火,烧得更旺些。”这就是王先有,从小养成的犟脾气,多年来的霸蛮劲,七十岁了,一点儿都没改变。
          现在,靖州全县茯苓生产加工的大大小小企业共有1400多家,每天都在进行茯苓的加工生产。每个工厂按四名员工计算,可容纳五千多人就业。按照每天收入80元计算,人平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这为当地农民进城就业带来便利,也实实在在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王先有把储仲林结为自己的扶贫联系对象,这让大家出乎意料。储仲林父母身体不好,家境贫困,三十大几了还未成亲。他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做什么事都不上心,整天没精打采,老是怨自己的命不好,经常找村委会提一些过分的要求。乡亲们见了他,都远远地避开他,怕沾上麻烦。但储仲林有的是力气,脑瓜子灵活。王先有知道后,便主动找到他家,轻言细语地开导他,帮助他解开疙瘩。“养不教,父之过;子不学,祸之害。”王先有也不知道自己从哪学来的“三字经”,见面后的第一句话便这样对着储仲林说。
          “仲林,你跟着我学培植茯苓,保管你致富,娶上媳妇。”
          “王叔,全村子的人都嫌弃我,只有您看得起我。从今以后,我给您打下手,全听您的吩咐。”
          村子里的人听说王先有要带储仲林做徒弟,都觉得好笑,说等着看他们的笑话呢。王先有把储仲林带到研究所打工,不仅教他茯苓菌种培植技术,还教他做人的道理。如今,储仲林成了王先有的得力助手,每个月的收入有四五千元,干起活来有使不完的劲。王先有见他手脚勤快,一条心地跟着自己从事茯苓菌种培植与生产,也很高兴。去年,王先有扩大了自己的茯苓研究所,邀他入股,与自己一起摸爬滚打,与茯苓朝夕相伴,到年底参与研究所的利润分红。储仲林自从遇上了王先有,此后脱胎换骨,春风满面,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也让村子里的人,刮目相看了。
          五 抱“金娃”踏新程
          王先有今年年届七旬了,他这条靠茯苓捡回来的命,如今却越来越硬朗了。他对茯苓的热情,一天也不曾减少过。从五十岁的时候起,他坚持每天服用茯苓,如今,仍然一头乌发,气色红润,健步如飞。每年都要应邀去到全国各地讲课传授茯苓生产技术。别人见他以为六十岁不到,听他介绍自己已年近古稀,都惊讶得快掉了下巴。他毫不隐没地告诉大家,自己养生的秘诀,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隐藏于在平凡而普通的茯苓之中。如今,茯苓寻常可见,并不珍稀难觅,但它的增强免疫力与抵抗力的药用价值,仍然没有得到世人充分重视与开发。特别是在眼下全球新冠病毒肆虐,茯苓的神奇功效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王先有对别人所说的不满足,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现状。而今,王先有又有了新的目标,就是为茯苓药用价值的充分发挥,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夙兴夜寐,四处奔走,永不停歇地呼吁与探索。
          目前,靖州县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茯苓产业链。茯苓的系列产品不断创新推出,有茯苓面、茯苓糕、茯苓酒、茯苓粥、茯苓饮料、茯苓针剂、茯苓美容品、茯苓口服液等十多个不同种类的产品。2019年,鉴于靖州茯苓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拥有的地位,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成立并永久落户靖州。王先有自2004年组建成立靖州县茯苓专业协会起,一直担任会长至今。了解王先有的人都说,当初县供销系统改制,如果王先有改行搞行政,不再从事茯苓生产推广与技术创新,靖州县的茯苓产业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可王先有却很朴实地说:“我只有小学文化,别的做不好,只有从事茯苓研究,才会有今天。”“今天”,有太多的内涵与容量,让王先有的人生,丰饶而壮丽。
          王先有只上过几年小学,在栽种茯苓领域可谓土法上马,自学成材。茯苓对王先有有救命之恩,王先有对茯苓也有着天然的好感。但王先有并没有停留在对茯苓的感性认识上,更有着对茯苓的前途与命运独到的理性思考。他的学术成果引来了中国菌类研究的权威机构——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高度评价,还受到全国同行的充分认同。关于茯苓的生产与开发,王先有给当地政府先后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与想法,大都得到了政府的赞同与支持,并陆续得到实施与落实。最近,他又倡导对茯苓文化的研究,建议在靖州成立“中国茯苓科技文化推广中心”,以此进一步推进茯苓的生产加工,壮大茯苓产业,让茯苓走出国门,走向海外,让世界更多地分享茯苓神奇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目前,靖州政府投资2亿元建造的靖州茯苓科技产业园与茯苓加工贸易中心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靖州的“茯苓小镇”已完成前期规划,眼下正在抓紧建设施工,一条笔直宽阔的“茯苓路”,也即将呼之欲出,四通八达,连接东南西北,笑迎天下茯苓的贸易客商与文化使者。
          我们有理由期待,王先有与他的茯苓“金娃”,将会谱写出新的传奇故事。

    作者:刘代兴   单位:湖南省怀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键词: 茯苓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