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蕈菌文化 » 正文

    西峡:深山崛起“国际菇城”


    【发布日期】:2010-09-28  【来源】:大河南阳网

      大河南阳网报道:曾因出土了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恐龙蛋化石群而闻名中外的西峡县,以食用菌产业对国际市场的“冲击”而再度闻名。  
         在风景秀丽的鹳河之滨,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和西峡县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香菇标准化(西峡)出口基地 商贾云集。作为全国“十佳商品基地县”、“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中国食用菌无公害科技示范县”、和“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的西峡县,食用菌年产量达1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年出口3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西峡香菇,何以如此受宠?  
         业内专家指出,让西峡香菇名满天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县正致力运筹的农业标准化战略。 
          用高新技术嫁接传统产业, 实现传统种植向有机种植升级,基地化向产业化升级 
        数年前,西峡的香菇产业还仅仅是散布在山区农家小院里的一个个“盆景”,立足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升级,是我县的兴“菌”战略。由“菌办”牵头,科技局重点参与,通过“成立一个科研机构,挂靠一家科研院所,聘请一批科技顾问,建立 一批示范基地,建立一支服务队伍,发展一批龙头企业”的“五个一”工程,重点进行香菇优质丰产栽培、储藏保鲜、精深加工等科技攻关, 通过政策驱动,示范带动和科技推动“三环连动”,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香菇栽培的成功率、产出花菇率和投入产出率,而且使香菇产业步入了数量与质量并进、规模与效益并举如的良性循环轨道。如今我县已形成了沿境内312、311国道、331省道三条香菇产业带和312国道沿线白灵菇产业区。至目前,全县共发展香菇、白灵菇、鸡腿菇等食用菌6000万袋,年产值达6亿元,从事食用菌种植、购销、加工的农民达1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食用菌对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的贡献份额分别达43%、54%。  

         科研开发与创新管理并举,产业由粗放型向效益型转轨  
         投资500多万元的西峡食用菌科研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科研机构。这里荟萃着我县与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医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科技合作的成果,其中最具特色的“春栽、棚架、中袋、适度规模”香菇栽培“西峡模式”正在全国推广。由县科技局组织的科技下乡服务队和农民讲师团常年活跃在盛产香菇的北部山乡,围绕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编写技术服务手册,建立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操作规程。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指导、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全面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先后免费向菇农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 培育示范户1328户,建立专业村17个,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个。2005年,全县香菇栽培成功率、花菇率分别达到95%、60%以上,投入产出率达1:5。  

         市场流通与产品加工并举,产业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轨  
         地处伏牛山腹地、曾被戏称为“72步蛇尾街”的西峡县双龙镇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场,市场拥有专业购销门店600多家,集购销、分级、加工、包装、保鲜、贮运为一体,常年驻扎着400余家国内外客商,年交易额达12亿元。不仅规模全国最大, 而且是我国北方地区香菇行业的信息交流中心、配货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为创新营销方式,开拓营销市场,我县多方培训农民经纪人3000多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20多个。同时建起了总贮量达1000多吨的冷库40座,新引进总投资1000万元的厦门富士岛食品有限公司香菇标准化生产项目、总投资700万元的广东粤健食品有限公司白灵菇罐头加工项目等20多个食用菌深加工项目。 其中14个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至目前,全县已发展食用菌深加工企业42家,开发出香菇多糖饮品、香菇调料、香菇丁、白灵菇罐头等深加工产品60多种,畅销美国、日本、西欧及东南亚诸国。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轨  
         为确保青山长在,绿水长流,我县聘请北京、新疆等地业内专家进行科研攻关,突破地域差、温差、湿差等技术难题,成功引进以秸干、花生壳、棉籽壳等为原料的天山白灵菇种植技术,同时从外地引进杏鲍菇、鸡腿菇等近10个草腐菌品种,全面优化菌业结构,推进食用菌多品种、高效益、可持续发展。我县丁河镇去年共发展白灵菇480万袋、鸡腿菇150万袋,人均增收530元,成为全县草腐菌生产示范镇。如今在西峡,棉籽壳、花生壳、玉米芯、玉米秸等以往被人们视为废料的东西,都成为农民的"抢手货"。据统计,仅去年以来食用菌品种结构的调整,就节约林木资源1.5万立方米,保护林地9000多万亩。为最大限度地节约有限的林木资源,我县以资源定规模,停止流通材,减少工业材,压缩生活材,推广以煤代柴、以气代柴,禁止使用大口径粉碎机,利用枝梢材发展食用菌,与黑龙江国有大型林场合作,引进大量枝梢材,实现菌材由内采向外购的战略转移。  

         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在西峡产生了全方位的多重效应: 
         ——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04元,其中1200元来自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产品更新换代。据上海农科院对西峡食用菌抽样检测,西峡食用菌不含农残,无重金属超标,是真正的绿色、有机食用菌。西峡香菇在日本及东南亚诸国被确定为免检产品。 
         ——“菌业”上升为农业支柱。标准化生产使食用菌产业在全县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集体经济中的比重分别达到22.6%、47.3%、20%。 
         ——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产业壮大了,生态更好了。全县新造林42.2万亩,封山育林117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6.8%。 
         作为一个偏远、闭塞、经济落后的深山县,要想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创造区域优势,培育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而致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根本出路。”中共西峡县委书记杨炳旭深有感触地说。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