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规 » 其他标准 » 正文

    2014-2018年农产品加工(农业行业)标准体系 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发布日期】:2013-08-24  【来源】:农业部
    【核心提示】:  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是农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着立足行业、突出重
      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是农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着立足行业、突出重点、需求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就2014-2018年农产品加工标准制修订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品种不断丰富和消费需求逐步升级,农产品加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应该看到,标准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为此,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日益紧迫。 
      (一)有利于完善农业行业标准体系 
      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是农业行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就业链和效益链,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因此,加快建立和完善满足行业健康发展需要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进程,是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尤其是农产品加工标准化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是当今世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有利于增强农产品加工行业国际竞争力 
      标准作为创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关键环节,已经成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保障产业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时,标准作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日趋频繁,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有效对接,切实把握国际贸易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有效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抵御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制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现状 
      截止到2012年,在5000项农业行业标准中,农产品加工标准579项,占总数的11.6%,初步构建了涵盖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主要领域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 
      (一)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1.粮食加工标准。现有以产品标准为主的粮食加工农业行业标准45项;其中产品标准21项,检验检测方法标准14项,基础标准2项,管理标准8项。 
      2.油料加工标准。现有以方法标准为主的油料加工农业行业标准46项;其中方法标准29项,产品标准11项,管理标准5项,基础标准1项。 
      3.果品加工标准。现有以方法标准为主的果品加工农业行业标准共235项;其中方法标准140项,产品标准76项,管理标准13项,基础标准6项。 
      4.蔬菜加工标准。现有以产品标准为主的蔬菜加工农业行业标准共82项;其中产品标准33项,方法标准30项,管理标准13项,基础标准6项。 
      5.肉(蛋)品加工标准。现有以方法标准为主的肉(蛋)品加工农业行业标准109项;其中方法标准56项,产品标准29项,管理标准24项。 
      6.乳制品标准。现有以方法标准为主的乳制品农业行业标准13项;其中方法标准8项,产品标准4项,管理标准1项。 
      7.茶叶加工标准。现有以产品标准为主的茶叶加工农业行业标准28项;其中产品标准12项,管理标准6项,基础标准6项,方法标准4项。 
      8.特色农产品加工标准。现有蜂产品加工、麻类加工、人参加工、糖制品等21项标准;其中产品标准11项,管理标准7项,方法标准3项。 
      (二)农业行业标准体系存在问题 
      1.缺乏系统性。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标准分散在多部门和多系统,各行业标准体系之间既交叉重复,又有许多遗漏。农业行业标准以有关农业生产标准为主,而农产品加工标准仅仅是拾遗补缺,标准的配套程度低,互补性不强。特别是缺乏主要农产品初加工相关的系列标准。 
      2.基础研究薄弱。标准体系是一个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动态系统。标准的制定必须以科学数据和风险评估为基础。目前,标准制定基础研究相对滞后,部分标准的缺失,一些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得不到保证。 
      3.针对性不强。标准作为规范生产、贸易行为和评判产品质量的技术准则,应有其鲜明的调控对象和制标目的。在现行农业行业标准中,部分农产品加工标准的服务对象不明确,制定标准的目标模糊、依据不足,考虑产业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需求较少。 
      4.结构不合理。在国际标准体系中,农产品加工标准是以具有通用性的基础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为主。而我国现行农业行业标准中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标准结构不尽合理,基础标准仅占标准总数的3.6%;尤其是对加工过程要素的覆盖不够全面,尚未建立对生产、加工、贮藏等环节进行规范的标准体系,一些过程要素标准缺失,如产品及加工用原料分级标准、技术操作规程、良好操作规范、全程质量控制标准等。 
      5.实施效果不明显。由于农产品加工标准整体水平不高,与产业发展需求有一定脱节,特别是一些标准针对性、适用性不强,以及某些标准的缺失和滞后,导致现行标准实施效果不理想,对于规范生产与贸易行为没能发挥标准应有的作用。 
      三、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初加工为重点,加快建立与完善符合国情、与国际接轨,结构合理、科学先进的农产品加工农业行业标准体系,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建设原则 
      1.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结合。围绕履行部门职能,以保障农产品加工过程质量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为重点,集中制修订农产品初加工生产、贸易等亟需的重要标准。体系建设要科学安排,合理规划,循序渐进。 
      2.坚持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除急需填平补齐标准外,标准要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贸易需要及时制修订,以科技创新带动标准水平的提升,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3.坚持标准制定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合理配置资源,切实改变重制定轻研究的倾向,加强标准制定前期的基础技术研究,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扎实的科学依据。 
      (三)总体目标 
      总的目标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标准实施效果显著增强。主要是完成主要农产品采后预处理、贮藏保鲜标准、分等分级标准、商品化处理等标准的制(修)订;完成重要新型农产品加工制品标准的制(修)订;完成与原料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相关的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制定一批传统主食产品加工标准。 
      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改变目前农产品加工标准缺失、滞后、零散的现状。 
      四、农业行业标准(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内容 
      通过梳理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农业行业标准的特点,重点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122项。其中拟制修订基础标准8项,管理标准49项,方法标准25项,产品标准40项。 
      (一)粮食加工标准 
      计划制定以方法标准为主的粮食加工标准27项。其中,基础标准1项、管理标准6项、方法标准11项、产品标准9项。基础标准是薯类加工名词术语;管理标准主要是传统米粉加工、燕麦粉加工技术规范等;方法标准主要是谷物、小麦及面制品品质特性测定标准;产品标准主要是发芽糙米、全麦粉新型产品标准等。 
      (二)油料加工标准 
      计划制定以管理标准和产品标准为主的油料加工标准25项。其中,基础标准1项、管理标准9项、方法标准3项、产品标准12项。基础标准是低温压榨制油名词术语;方法标准主要是饼粕中木酚素及酚酸类物质的测定;管理标准主要是特色油料加工技术规范;产品标准主要是特色油品及植物蛋白标准。 
      (三)果品加工标准 
      计划制定以管理标准为主的果品加工标准21项。其中,管理标准10项、方法标准4项、产品标准7项。管理标准主要是葡萄干、龙眼干等果品干制加工技术规范,以及西甜瓜、龙眼等贮运技术规范;方法标准则是果品及其制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标准;产品标准主要是桃、梨、菠萝等果品加工专用原料标准。 
      (四)蔬菜加工标准 
      计划制定以管理标准为主的蔬菜加工标准12项。其中,基础标准2项、管理标准8项、产品标准2项。基础标准主要是蔬菜加工技术通则和净菜加工名词术语;管理标准主要包括蔬菜分级、速冻、加工、包装、贮运等技术规范;产品标准主要涉及鲜切根茎类蔬菜、辣椒红素等新型加工产品。 
      (五)肉(蛋)加工标准 
      计划制定以管理标准为主的肉(蛋)加工标准29项。其中,基础标准3项、管理标准13项、方法标准5项、产品标准8项。基础标准主要是肉(蛋)加工名词术语和通则;管理标准主要是畜禽屠宰、肉与副产物加工、蛋品生产等技术规范;方法标准主要是肉及肉制品中蛋白、水分和脂肪酸的测定;产品标准主要涉及肉制品及副产物、液态蛋、蛋粉等新型加工产品。 
      (六)特色农产品加工标准 
      计划制定蜂产品加工标准8项。其中基础标准1项、管理标准3项、方法标准2项、产品标准2项。基础标准是蜂蜜水果茶名词术语;管理标准以蜂产品加工技术规范为主;产品标准涉及蜂王浆片、蜂花粉片等新型加工产品。 
      此外,配合农业部相关司局做好茶叶、乳制品、农产品加工机械标准制(修)定工作。 
      五、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完善工作机制 
      农产品加工标准涉及多部门多领域,要建立协调有力、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各级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加工标准制修订及宣贯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及时提出本地区农产品加工标准制(修)定需求。鼓励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以及相关科研院校,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和宣贯工作。充分发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标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标准体系建设,要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格局,争取尽早形成即与相关标准体系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 
      (二)加大资金投入,夯实标准基础 
      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公益性、技术性、基础性工作,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的投入,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制定标准的投入,形成标准制定经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培养标准化人才,建立一支水平高、结构优的专家队伍,提高标准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三)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标准制定水平 
      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基础研究积累少,标准制定技术支撑薄弱。因此,要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把技术创新与相关的农产品加工标准基础研究结合起来,特别是与行业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四)严格标准制定与审查程序,强化风险意识 
      严格标准制修订程序,搭建标准征求意见、信息收集与发布交流互动信息化平台,促进标准制修订过程公开透明。完善标准审查制度,明确标准审查要求,强化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审查标准的权利与义务。加强标准制定风险管理,强化标准制修订工作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引入标准制定各环节。建立标准化工作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五)加强标准宣贯,提高标准实施效益 
      通过标准宣传和培训,增强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引导农产品加工生产经营者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工、销售,提高行业的标准化水平。采取政府推动、领军企业带动、行业自律联动等多种形式,扩大标准实施覆盖面,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贯彻标准的自觉性和社会对标准的认知度,探索建立标准宣贯的有效途径。 
      (六)搭建信息平台,提高服务能力 
      整合农产品加工标准信息资源,建立并完善农产品加工标准服务平台与相关行业网络的链接,逐步改变农产品加工标准信息资源分散、交流不畅等问题。
     
     
     
    [ 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法规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