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利用废弃资源 做强菌类产业


    【发布日期】:2005-07-08  【来源】:中国食用菌
    【核心提示】: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绿色食品、保健药品,食用菌产业作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循环经济理论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具有大发展的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绿色食品、保健药品,食用菌产业作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循环经济理论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具有大发展的潜能。最近,我就如何利用农业废弃资源变废为宝,做大做强菌类产业深入到县?穴市?雪区进行了认真调研,通过深入菌农走访,深入大户座谈,深入市场调查,深感我市食用菌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食用菌发展潜力巨大,优势明显。
        
         优 势
        
         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我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优势主要在三个方面:
         1、生产原料丰富。食用菌生产原料主要是棉壳、棉杆、稻草、谷壳、树枝、木屑、野草、牛粪和芦苇渣等农业废弃物。我市是个农业大市,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在700万亩以上,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且大都是发展食用菌生产的优质原料。以稻草为例,全市每年按650万亩水稻面积计算,年稻草产量可达975万吨,即使只用其中的60%发展食用菌生产,其产值也可达30亿元,至少可为农民增收20亿元。以棉花为例,全市每年仅棉壳的产量就在10万吨以上,单单利用棉壳发展食用菌生产,年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至少可为农民增收1亿元。如果再延长食用菌产业链,发展食用菌生物制药,对食用菌进行精深加工,我市食用菌生产原料丰富的优势将得更充分、更有效的发挥。
         2、地理条件优越。我市地处湘北,地理位置为北纬29°,东经113°,年平均气温17℃左右,相对湿度77%左右,是食用菌生产的理想之所。加上我市地形地貌具有多样化特征,平湖交错,丘岗相连,俗有“四山二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加庄园”之称,十分利于食用菌生产小环境、小气候的形成,利于食用菌生产规模化、差异化的形成。据统计,我市的地理气候条件至少适宜40多个食用菌品种常年栽培。
         3、发展基础较好。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了一定生产习惯。食用菌生产传入我市已有20多年历史,并且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现过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已有相当部分农户对食用菌生产有了一定认识,而且涌现了一批食用菌生产农户。个别地方如平江板江、华容三封、汨罗白水、岳阳楼区梅溪等地已小有规模,形成了基地。二是有了一定销售市场。据了解,全市不少农贸市场都有食用菌销售窗口,其中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八字门蔬菜市场已形成了食用菌销售专区,年销量达400万斤,销售收入达800多万元,且呈快速增长之势。市食用菌协会下属的富华食用菌展销批发中心不断拓展外地市场,其菌品打入了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地市场,并建立了长期购销合作关系,三是有了一定技术基础。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有相当一部分菇农对食用菌生产技术有了一定了解,对食用菌种植要领有了一定把握,为全市菌类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四是有了一定发展热情。调查发现,不少群众对发展食用菌生产兴趣浓厚,特别是一些有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有技术服务组织引导示范的地方,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学习食用菌技术的热情很高。华容县今年已举办食用菌培训班6期,培训食用菌生产技术人员近400人。
         差 距
        
         我市食用菌产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发展步伐不快,发展水平不高。究其根源,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深。从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全市上下对发展食用菌的兴趣依然不浓,认识依然不高,思想依然不统一。首先是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个别领导干部认为食用菌以前搞过,没得多少利,有的地方甚至因销售受阻而引发干群矛盾,存在畏难情绪。对食用菌能不能发展,适不适宜发展认识模糊,心存疑虑,徘徊犹豫。其次是栽培农户认识不统一。群众看问题最直接、最实惠,特别是对一个新的产业能不能发展,群众看的是能不能赚钱。前些年因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制约而使得少数农户种菌亏了本,怄了气,这给相当一部分农户带来了认识上的阴影。不少农户认为“食用菌是个好东西,但难得搞成,搞成了也难找销路,只能小打小闹,自生自灭”。同时,广大农户对稻草、棉杆、野草、树枝等农业废弃物习惯于一烧了之、一扔了事,没有通过发展食用菌变废为宝的理念。这些思想认识的产生,主要是广大群众没有科学分析过去部分种植户生产不敢大搞的真正原因;没有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客观分析食用菌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更没有看到采取烧、扔等形式处理农业废弃物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甚至可能引发事故的负面影响。
         二是市场开拓不够。好产品能卖个好价钱,是生产者的最大愿望。目前,我市的菌类产品销售形势看好,某些品种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但销售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市场信息不够畅通,市场价格把握不准;本土市场激活不够,外销市场有待拓展。特别是销售环节较多,距市场终端远,对哪个品种、哪种规格适销价是多少信息不灵,缺乏主动的市场行为,在产品的销售上,缺乏宏观指导、信息沟通和稳定的销售市场,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被动的随行就市,对外地客商的压质压价行为,也只能顿其低价销售。
         三是组织程度不高。一方面是生产规模不大。从全市来看,成规模、上档次、高效益的食用菌生产主体不多,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产业龙头更是少之又少。食用茵生产大多仍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规模、低层次生产水平,产业构架尚未成形。另一方面是连接链条不紧。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协会+农户”的食用菌生产链条,全市仅有“湘农菌业科技开发中心”初步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食用菌产业雏形。食用菌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整个产业的发展处于比较松散松垮、各自为战的发展状态,低水平、低层次、低效益的组织化形式越来越难以适应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要求。
         四是生产标准不严。从菌农反映的情况来看,生产标准不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菌种乱杂。目前全市尚无规范的菌种研发、生产、销售企业,菌农的菌种大都是自繁自育或外地引种,菌种的类别多、市场乱、质量杂,严重影响了菌类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农残过高。食用菌生产的原料大多是稻草、棉花等农作物秸秆,由于农民在耕作时对农作物喷洒有毒残留农药,农作物秸秆农残含量超标,从而导致食用菌农残超标,使食用菌产品难以符合生产标准,直接影响食用菌销售。三是技术滞后,由于食用菌生产的各个环节尚没有掌握统一的技术规程,生产操作不规范,技术运用不合理,辅助用品选用不科学而造成的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食用菌标准化生产。
        
         出 路
        
         面对我市食用菌生产所存在的问题及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如何通过发展食用菌生产,既利用农业废弃物壮大循环经济,又要提升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笔者认为,必须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
         1、抓科学规划。食用菌产业的整体规划,包括布局、品种、技术、市场等因素。具体如何规划,首先应把握“三大”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在规划食用菌产业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原则,食用菌品种不同,对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必须在适宜发展的区域进行布局。除此之外,还必须遵循产业自身发展内在规律,充分利用地域原材料优势,科学布局菌类品种、生产规模和购销市场。二是超前谋划原则。规划的制订应在立足当前的基础上,把发展的视角定高一点,发展的目光盯远一点,无论是产业布局,还是品种选育;无论是技术定位,还是市场导向都要立足于国际国内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来谋划。三是合理有序原则。实践证明,一个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有序的开发。要严格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制订发展规划,不可盲目超前发展,也不可制约发展步伐。应采取比较适宜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来推动食用菌产业有序开发。
         2、抓龙头带动。产业龙头是带动食用菌生产的火车头。首先必须大力引进产业龙头。国内外食用菌产业龙头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促动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菌类产业龙头,稳步发展菌业“老板经济”,弥补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资金的缺乏、技术的缺失和市场的缺陷。同时,通过龙头带动,延伸链条,辐射周边,构建“龙头加协会连基地串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水平。其次必须积极培育产业龙头。对本地有资金、技术和市场基础的食用菌企业和大户,要引导其提高发展水平,壮大产业规模,打造菌类特色,形成种加销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食用菌生产由食用消费向药用消费转化,由鲜品销售向菌品精深力口工转化,以此带动食用菌产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3、抓市场开拓。要变有价无市为有价有市,变供过于求为供不应求。必须积极拓展食用菌销售、消费市场,一是培育菌业销售集团。福建古田、郴州安仁、广东清远等地的经验告诉我们,培育食用菌产业,单家独户闯市场难成气候,必须集团军作战,打造菌品销售航母。特别是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要进入食用菌市场大循环,必须实行“市场+公司+农户”的开发模式,以公司为开发单元,上连市场;以协会为纽带,下接农户,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通过销售集团来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品牌,并以此为依托打开外销市场,抢滩国际市场,逐步融入全国乃至全球食用菌市场大循环。二是组建专业销售队伍。专业市场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要尽快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食用菌营销人才,尽快网罗一批懂市场、信息灵的食用菌经纪人,尽快组建一批有资金、有销路的食用菌运销队伍。同时,应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优势,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组建的蔬菜运销经纪人队伍为依托,以外地,食用菌销售企业为媒介,不断拓展岳阳食用菌外销市场。三是启动专业消费市场。应积极筹划食菌专业消费市场建设,引导饮食业主开办食用菌专业消费餐馆,采取多种形式激活本土食用菌消费市场,在全市倡导食菇吃菌、有益健康的消费理念。
         4、抓标准生产。食用菌生产较其它常规种植业而言,生产标准更严,技术含量更高。一是把好培训关,技术培训是突破技术瓶颈的重大举措。加强对各个层次种菌对象的培训,使其成长为技术骨干或种植能手就显得尤为重要。外地的成功经验表明,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流动现场、观摩交流、现场演示等形式进行技术培训,既可以丰富培训形式,又可以提高培训效率。二是把好菌种关。俗话说,种好一半菌。菌种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菌业生产的质量效益。因此,必须建立规范统一的菌种生产供应中心,实行统一供种,统一定价,统一销售,不断提高菌种的科技含量和纯净程度,改变过去菌种自繁自育、品质低劣的局面。三是把好原料关。前些年,我市食用菌外销受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原料把关不严,导致菌品农残超标。今后,必须要严把原料使用关,引导农户尽量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在原料选用时要先检测、后使用,严防因原料选用不过半而造成菌品污染。此外,对产地环境、操作方式和产品包装等也要严把关口、严防污染。四是把好开发水。科研开发是食用菌产业长盛不衰的生命线。要充分挖掘我市食用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食用菌生产技术研究,大力推广食用菌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要引导扶植有资金、有技术的民营企业、民间人士投资组建用食用菌科研机构,开展菌种优质化和技术标准化研究。要鼓励食用菌龙头企业开展菌种改食,技术改造,开发食用菌产品,把龙头企业做成产加销研于一体的高科技高附加值菌类企业。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