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食用菌:期待壮大的绿色产业


    【发布日期】:2006-11-27  【来源】:赣南日报
    【核心提示】:悄然间,昔日的山珍美味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寻常食品。随着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向“营养、保健、绿色”方向发展,被国际营养学家推荐

    悄然间,昔日的山珍美味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寻常食品。随着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向“营养、保健、绿色”方向发展,被国际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有“素中之荤”之美誉的食用菌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要想富,种蘑菇”,在我国很多地区已成为现实。作为农业大市,我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优势资源待挖潜

    据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科副科长刘有明介绍,食用菌产业是典型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在我市农村发展。此外,合适的自然条件,林区丰富的野生菌类资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下脚料和林业副产品等食用菌栽培原料,使得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我市许多地方利用丰富的原料加速发展食用菌生产,资源优势逐步向产业优势转变。据统计,我市现有30多万人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今年1至9月,全市食用菌产量达8.5万吨、产值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和33.3%,跻身全省食用菌生产前列。生产品种也由单一种类发展到有香菇、木耳、金针菇等七大品种。同时,姬菇、灵芝、竹荪、杏鲍菇等10多个珍稀食用菌品种也得到初步开发。

    几大因素制约产业发展

    目前,我市食用菌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面临的困难不少,离产业化相距甚远。市农业局的专家认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据统计,全市个体菇农占种菇户的一半以上,食用菌生产分散,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市场流通杂乱,多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加工、包装销售比率低,没有形成强势品牌。可喜的是今年全省食用菌生产现场会在宁都县召开以后,我市各地食用菌生产初步呈现出规模化、工厂化发展趋势。如定南县引进新加坡客商投资1100多万元建立食用菌收购中心。宁都县依托九发(宁都)食品公司这一年产万吨蘑菇罐头生产规模的产业龙头,把双孢蘑菇全部加工成罐头出口国外。

    ――品种开发率低。经过多年的努力,随着工厂化生产技术逐步推行,我市部分地区实现了食用菌周年生产。但食用菌产品仍以价位较低的香菇等普通品种为主,而杏鲍菇、茶薪菇等一些高价位品种产量较少。食用菌新品种的引进基本由菌种生产企业(户)自发进行,菌菇品种多、乱、杂,菇农缺少高水平、专业化技术引导,菇农在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技术服务不到位而造成损失。

    ――服务组织化程度低。据了解,我市还没有建立市级食用菌协会组织(服务中心)来指导产业发展。采访中,章贡区水南镇种菇大户老黄对记者说:“栽培食用菌有一定的风险,如今每袋成本比过去高出一倍;农民的市场信息不灵,种起来又担心销路。”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等沟通和交流,菇农种植水平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相关政策引导不足是产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前景诱人盼壮大

    根据我市食用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今后我市食用菌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品种结构,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化经营,使食用菌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

    加大投入,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珍稀菌、草腐菌品种开发步伐。二是完善食用菌技术服务网络,组建市食用菌协会,使协会成为联系政府、引领市场、指导技术、信息服务的桥梁与纽带。同时,还要加强食用菌基地、合作组织间的菌种供应、技术交流、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的网络化建设。这方面宁都县走在全市的前面。该县积极引导菇农成立蘑菇协会,引进福建客商创办了长龙食用菌厂和富民菇业有限公司等多个生产流通经济组织,使公司、合作经济组织、菇农三者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带动了蘑菇产业的健康发展。

    围绕产业化建设,提高菌业集约化水平。其一,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对食用菌产销服务的经营大户,要给予扶持,帮助其解决场地、资金、信息等困难。其二,建立“公司+基地+菇农”、“中介组织或协会+菇农”等生产模式,形成产业化经营机制。安远县经过多年摸索,天华现代、东山菇业等龙头企业采用工厂化栽培技术带动了一批从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企业,建成36个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参与工厂化生产的菇农达到2000多户。宁都县出台支持菇农的政策,财政给予菇农建菇房补贴和担保贴息贷款,并把蘑菇列入全县农业产业体系,已兴办蘑菇生产示范基地120多个,带动3万余农户参与蘑菇生产。

    “食用菌对生产管理的要求极其严格,从育种到晾晒,一个小的环节出问题,都会产生不良后果。我市要按照市场需求,尽快建立起包括食用菌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在内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技术规程。”市农科所一位资深专家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他还建议要加快绿色生态型食用菌基地建设,抓好食用菌的无公害生产,积极引导生产基地、经营企业和菇农搞好产品自检,保证产品质量,确保食用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

    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食用菌生产区应组织农民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头、荒地滩地种植小灌木、速生丰产林,建立食用菌原材料基地。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市农作物秸秆丰富的优势,推广稻草、花生壳等作培养基,使之“变废为宝”,变过去的木质菇为草料菇,使食用菌生产逐步摆脱对木材资源的依赖,走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信丰县用专用稻草发展草菇生产、安远县用棉壳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宁都县把稻草作为栽培双孢蘑菇的原料等做法值得各地借鉴。(钟晓军 记者胡瑞谊)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