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袖珍”村民小组的天麻致富经


    【发布日期】:2014-09-20  【来源】:昭通日报
    【核心提示】:回到海坝后,冉启贵花了1700多元买了100多斤红嘴麻,种了200多塘,收获800多斤天麻,以35元的均价卖出,获利30000多元。看到冉启贵获得成功,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陆续返回,发展天麻产业。冉启贵便无偿向他们提供种麻技术,并以成本价供应麻种,带动全组人共同发展天麻。
      一个仅有17户人家的村民小组,除外出打工的两户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一户,其余14户种上了天麻。其中,3户年收入超过30万元,8户年收入达10万元,3户年收入达4至5万元,年总收入超过300万元。这是镇雄县杉树乡杉树村海坝村民小组村民一份“财富清单”,这个仅17户人家的“袖珍”村民小组,用勤劳同贫穷搏斗,因机遇与天麻结缘,借“天麻”闯出致富之路。
      “天麻”究竟有何魔力,能让一个村民组的村民义无反顾地扑在上面,并迅速成为引领大家致富的魔方?9月初,笔者来到海坝村民小组,村民冉启贵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
      海坝村民小组距离杉树集镇七八公里左右,海拔约1700米,因地势陡峭,位置偏僻,过去一直不通公路,村组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村民的经济条件也较差,除了抓好传统农业生产,大家都千方百计寻找致富路子,外出务工、搞养殖、做小买卖等,凡是能做的,都有人积极尝试。冉启贵是村子里点子最多、也最大胆的,只要想得到,都要尝试一番。一次到山中干活,他意外地发现一株野生天麻,便采回家,拿到集市上还卖了个好价钱。他便萌生种天麻的念头,并到处寻经问道,学习天麻种植技术,他因此成为海坝村民组第一个尝试种植天麻的人。
      听说好多彝良县小草坝人因种植天麻成了“万元户”,他便跑去学习,回来继续试种。在他的带动下,村民都种起了天麻,但因技术原因,都以失败告终,许多村民还因此血本无归,只得背境离乡到外打工。在大家都放弃的时候,冉启贵继续进行试种,寻找失败原因,并出资垫付车旅费,带着几个村民到小草坝,学习种天麻的关键技术。回到海坝后,他花了1700多元买了100多斤红嘴麻,种了200多塘,收获800多斤天麻,以35元的均价卖出,获利30000多元。看到冉启贵获得成功,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陆续返回,发展天麻产业。冉启贵便无偿向他们提供种麻技术,并以成本价供应麻种,带动全组人共同发展天麻。到2010年,海坝17户农户中,14户种上了天麻,年产商品麻50多吨,年收入达300多万元。
      天麻种出来了,可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运不出去销售,只得靠商家上门收购,销售价格长期受制于人,使得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全组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自发筹资28万元,在半山腰凿通了一条4公里的村组路,改写了不通公路的历史。
      为保证天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海坝村民自发约定“种一亩天麻必须配套种植4亩菌柴林”,既保证了“票子”,又保护了生态。这一约定,也成为全乡天麻产业的一个硬性规定。
      “天麻比洋芋多!天麻当洋芋吃!”这是海坝留给外人最深刻的印象。因此,许多人也慕名前来学习天麻种植技术,海坝天麻便成为整个杉树乡天麻产业发展的标杆,引领着该乡天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乡已发展以杉树海坝、瓦桥马井、细沙河罗汉三大核心区为主的天麻种植示范基地6000亩,预计产值近1亿元。
      据悉,为增强天麻市场竞争力,提高社会知名度,做大做强天麻产业,杉树乡成立了天麻产业协会,组建专业合作社,引导麻农抱团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实力企业,开发天麻产品,提升天麻附加值;建设专门的农特产品交易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保护麻农利益。
     
    关键词: 天麻 红嘴麻 基地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