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彭阳蘑菇住“标间”


    【发布日期】:2017-05-11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目前,共有600多名村民在园区就业,月均收入近3000元,这些村民当中有一半儿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从福建“远嫁”到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13年间,“蘑菇姑娘们”的住房条件改善了三回。
      初到西北,“姑娘们”挤挤挨挨“住”在两间土窑洞里,门口只有一扇破旧的草门帘。两年后,“搬进”了条件稍好些的阳光房。又过了两年,赶上房屋拆迁改造,“举家搬迁”到第三代阴阳棚。2016年,“姑娘们”集体住进了360个规格不等的现代化“标准间”,每个房间里,立式“席梦思”、吊灯、空调、摄像头、喷雾式加湿器……各种新潮设施一应俱全。
      “蘑菇姑娘”今天生活的地方,是彭阳县闽宁科技扶贫示范园,也是宁夏最大的蘑菇“生产车间”。平菇香菇、鸡腿菇、海鲜菇、杏鲍菇、白灵菇、双孢菇、金针菇……在这里,可以找到每一朵蘑菇的前世今生。
      温度:14±1,湿度:60%-80%,灯光:柔和。
      推开智能推拉门,一朵朵菌菇如同暗夜里悄然盛开的“花朵”,一簇一簇、层层叠叠,散发出草木的清香。
      “这些菌菇娇贵得很,沾上水就被‘感染了’,所以加湿必须用喷雾。你看,房间的屋顶是一层黑纱,就是防止水滴滴下来。”园区技术员薛慧莲说。
      “土窑洞时代,菌菇们的产量很低,一包菌种只能产出二三两菌菇。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调动了菌菇们的‘工作积极性’,产出效益大大增加,现在一包菌菇的产菌量提高了三倍多。”彭阳县科技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万斌说。
      临近下午六时,园区内,几个村民正准备下班回家。在这里工作了11年,长城村村民韩英玲已经有了“上班族”的气质,米色运动衫、黑色紧身裤、灰色运动鞋,时尚的装扮丝毫看不出已经在园区里忙碌了一天。蘑菇三次“搬家”也改善了村民们的工作条件,韩英玲说:“刚开始也戴着头巾帽子,穿破旧的衣服来干活儿,每天包裹的严严实实,回到家还是灰头土脸。现在不一样了,早上漂漂亮亮地来,晚上漂漂亮亮地回,一点泥水都没有。”
      福建的“蘑菇姑娘”来到宁夏后,被赋予了全新的名字:六盘山珍。每天,有5吨各类鲜菇从车间里下线,奔赴西安、兰州、银川等地的“菜篮子”,年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
      13年前,这些来自南方大城市的“姑娘”“远嫁”西北小山村,村民们都当稀奇地来窑洞里看热闹。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村民们陆续在菌菇园区里找到了工作,大家才明白,原来,菌菇们的“重任”是为了帮助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共有600多名村民在园区就业,月均收入近3000元,这些村民当中有一半儿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