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浙江龙泉“稻耳轮作”让“冬闲田”变身“冬宝田”


    【发布日期】:2019-01-23  【来源】:人民网  【作者】:金伟红、叶晓菊
    【核心提示】:当地还开展了以竹渣替代木屑的黑木耳替代基质试验,尝试节约木材资源、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开展了黑木耳液体菌种研发及出耳试验,研制成功后,借助污染少、省劳力、出耳齐等优势,将有利于开展工厂化生产,实现食用菌产业新突破。
      “通过‘稻耳轮作’的模式,家里一年增加了10余万元的收入!”日前,浙江龙泉市八都镇四村村民吴宗平兴奋地说,去年他就利用“冬闲田”培育黑木耳,一共栽培了10亩,效益非常可观。
      黑木耳培植实行“稻耳轮作”的新型农业模式,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即每年9月中下旬收完稻谷后,就在田里布下菌棒,一直可以采摘到第二年清明节,让“冬闲田”变身“冬宝田”。
      连日来,在八都镇高大门村的恒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里,10余名农民正在田里采摘成熟的黑木耳。合作社负责人翁加齐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的基地里今年全部栽培“黑山”新品种,出耳齐,耳片都是单片的,即使前阵子阴雨天气为主也没有烂棒。
      早在2001年,龙泉就首创“稻耳轮作”模式,因为占地少、见效快,发展势头迅猛,广大农户、合作社纷纷学习推广“稻耳轮作”模式。黑木耳种植数由最初的500多万棒猛增至1.8亿棒,有效促进了龙泉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2013年,龙泉引进“黑山”木耳新品种,通过4年试验示范全面替代了“916”品种,并推广“前期菌棒集约化加工+后期分散式”管理模式和黑白膜大棚标准化养菌等技术,改进灭菌工艺,节约木材资源,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进一步提升了黑木耳产量与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并不断向周边辐射,拓宽了产业的横向布局。
      “利用时节差,高效培育稻耳,一亩地的效益近3万元,去除成本,每亩地的净收益还有1万余元,完全达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龙泉市食药用菌产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稻耳轮作”模式,龙泉还积极推广菜稻、药稻、油稻等耕地轮作模式,充分利用水稻“冬闲田”,提高亩产值。截至目前,龙泉全市采用耕地轮作的总面积已达30000多亩。不久前,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推广专家等前来参观考察,相关轮作模式得到了专家组的频频点赞。
      龙泉市食药用菌产业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还开展了以竹渣替代木屑的黑木耳替代基质试验,尝试节约木材资源、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开展了黑木耳液体菌种研发及出耳试验,研制成功后,借助污染少、省劳力、出耳齐等优势,将有利于开展工厂化生产,实现食用菌产业新突破。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