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协食用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青年科学家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12-15  【来源】:易菇网
    【核心提示】:2022年12月9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菌物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食用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青年科学家沙龙以线上的方式成功举办。

    2022年12月9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菌物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食用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青年科学家沙龙以线上的方式成功举办。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致辞提到,新冠疫情给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了短暂的冲击,但是食用菌产业的基本面呈长期稳步发展的态势,未来发展之路依然充满新的机遇,学会历来关注和重视青年科学家成长,在青年人才举荐、开展青年科技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做了诸多工作,本次沙龙活动旨在树立学术榜样、激发学术活力,为青年科学家成长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华中农业大学陈连福博士作“基于生物信息学的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的报告,从种质资源评价、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种质资源评价体系、性状相关基因作为指标及其生信手段、基因组整体评价指标及其生信手段、核心的生物信息学手段等方面做了介绍。

    从事大型真菌资源与利用研究的北京林业大学吴芳博士,作“中国大型胶质类食用菌多样性研究进展”的报告,用详实图文资料分享了木耳多样性、银耳多样性、其他胶质真菌多样性研究情况。

    福建农林大学陶永新博士作“金针菇群体结构与MNP分子标记品种鉴别研究”的报告,从金针菇群体结构、MNP分子标记品种鉴别技术建立以及对金针菇育种与智慧化栽培模式思考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王刚正博士分享了“广东虫草褪黑激素合成途径和降脂护肝功效研究”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广东虫草褪黑激素合成途径和广东虫草降脂护肝功效研究。

    山西农业大学的耿雪冉博士作“鳞杯伞多糖的分离纯化、消化酵解及肠道免疫调节功效的研究”的报告,该研究对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挖掘食用菌新资源、营养和功能食品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大球盖菇风味活性肽可部分替代食盐、味精应用于天然调味品开发,肽单品具有药物开发潜力。”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陈万超博士做了“大球盖菇风味活性肽挖掘及其产业化应用展望”的报告。他在报告总介绍了对常压蒸煮提取大球盖菇基料鲜味肽挖掘及其呈味机理解析,超声辅助酶解大球盖菇风味活性肽基料研究,大球盖菇风味活性肽应用的展望。

    吉林农业大学鲁丽鑫博士作“黑木耳子实体类型性状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以黑木耳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子实体类型性状定位研究、子实体类型性状候选基因筛选与功能预测、子实体类型性状候选基因启动子预测与验证。

    灵芝产品市场巨大,灵芝三萜含量是衡量灵芝品质的重要指标,但含量低。目前灵芝栽培经验丰富,但大型担子菌遗传背景复杂、基础研究滞后,理论缺乏。如何在栽培中进一步提高灵芝三萜的含量是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南京农业大学朱静在做“灵芝氮代谢关键转录因子AreA的环境响应机制研究”的报告中表示。她以非模式、大型担子菌——灵芝,及其活性成分的调控为研究对象,从分子生物学(遗传)角度解析氮源(基质营养)调控灵芝三萜合成的机制,结合栽培条件优化,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一步提高灵芝三萜含量,旨在解析分子机制,为实际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羊肚菌栽培技术的核心是菌核,研究发现发现传递的营养以菌核形式储存,菌核形成能力与外源营养利用正相关,菌核形成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奇正博士做了“羊肚菌菌核形成机制研究”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到,羊肚菌菌核是菌丝受到ROS胁迫后诱导产生的,高ROS区域细胞老化,低ROS区域细胞形成菌核;菌核细胞在抗氧化、损伤修复,营养储存方面具有优势,新形成的菌核不老;菌核形成能力与外源营养利用正相关,ROS调控菌核发育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病害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病害的发生会降低食用菌产量和品质,造成经济损失达总产量的20%-30%,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绝产绝收,严重挫伤企业和菇农的生产积极性。”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秦文韬博士做了“京冀食用菌重要病害的诊断与防控建议”的报告。她介绍了京冀食用菌病害的发生情况以及京冀重要食用菌病害的诊断与防控建议。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孙敬祖博士做了“羊肚菌‘白霉病’病原真菌的分类地位及其致病因子鉴定”的报告。他再报告中介绍到,Morchella 和Pseudodiploöspora longispora 都是子囊菌,目前尚无特效药,同时也抛出了“该菌从何而来?地理大尺度是如何传播的?侵染后羊肚菌的食品安全性?”的疑问。

    在自由发言环节,多位青年学者围绕基础研究如何能够更好地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如何运用现代生物学新技术推动我国食用菌种业创新、对食用菌全产业链的理解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发言讨论。

    最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姚方杰、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鲍大鹏、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董彩虹、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四宝、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崔宝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瑞琳、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邓旺秋等专家对青年科学家代表的报告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指导。

    本次沙龙活动为食用菌产业领域青年学者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共话食用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中的新问题、新方向、新观点、新思想,以期激发青年科技骨干创新创造活力,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实现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与进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