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梦想花开|天中“菇”事


    【发布日期】:2023-08-23  【来源】:驻马店日报官方账号
    【核心提示】:泌阳县地处伏牛山、桐柏山交汇处,森林覆盖率达52.65%,区域内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东西分流,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为各类食用菌生长繁育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泌阳花菇因脆嫩鲜美的口感,享有“泌阳花菇甲天下”的美誉。

    佳蕈出何许,南山白云根。

    “蕈,地菌也。”作为一种美味食材,生长在树林或草地上的蕈类香菇,时常带着浓浓的乡情,成为诗人笔下的美味山珍。

    泌阳县地处伏牛山、桐柏山交汇处,森林覆盖率达52.65%,区域内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东西分流,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为各类食用菌生长繁育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泌阳花菇因脆嫩鲜美的口感,享有“泌阳花菇甲天下”的美誉。

    如此人间风味,经过食用菌科研人员的长年悉心培育,已经成为带动驻马店这座农业大市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近日,记者跟随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课题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魏银初等人的脚步,走进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泌阳县杨家集镇郭庄村,调研采访驻马店市农科院科技赋能香菇产业健康发展的那些天中“菇”事。

    近年来,作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香菇专业化稳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大地菌业有限公司示范带动郭庄村300多户农民从事食用菌栽培,发展香菇大棚1000多座,年种植香菇1300万棒,产值1.1亿元,成为闻名全国的香菇特色产业村。

    窥一斑而知全豹!如今,食用菌产业在泌阳县已遍地开花,带动菇农5万多户,各类食用菌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22年实现袋料香菇种植3.3亿袋,香菇总产量达到48万吨,食用菌产业实现全口径产值100亿元。食用菌工厂化企业1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建立国家级农产品香菇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45个,发展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200多家。

    规模壮大的同时,驻马店食用菌产业结构也得到全面优化,品种由原来的单一秋栽香菇,发展到现在的春栽香菇、反季节高温香菇、袋料金针菇、羊肚菌、海鲜菇、平菇、大球盖菇等10多个品种。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泌阳县挂牌设立了中国食用菌院士工作站,制定了“泌阳花菇”国家标准,研发食用菌新品种36个,辐射带动驻马店全市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院长马红珍表示,给特色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一端连着“农业”这一立国之本,一端连着“科技”这一强国之路,将农业与科技两大关键问题有机融合,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

    一朵朵香菇,凝聚着农业科研人员科技助农的决心和意志;一座座菇棚,托举起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富农的时代梦想。

    “一盘好菜”开启“南菇北移”

    泌阳花菇甲天下!

    “特色”之名,来自并不算太远的20世纪90年代;社会美誉之下,是驻马店市农科院科研人员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情怀与担当。

    20世纪90年代初,香菇作为“一盘好菜”,被泌阳农民从福建古田引进菌种,开始摸索用木屑锯末袋料进行零星栽培,开启了“南菇北移”的华丽序章。1992年,泌阳县把食用菌确立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食用菌科研人员的接续努力下,小香菇已经成为驻马店市的重要产业之一。农业科研人员首创研发的“大袋小棚立体”香菇栽培模式,更是被业界专家誉为“中国香菇史上第三次革命”。

    从“一盘好菜”到规模化产业,探索中曲折前进的食用菌科研人员和菇农,过程中历经多少艰难险阻,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说清。

    谈及驻马店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的历程,避不开一个人——驻马店市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魏银初。

    1984年,魏银初从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毕业,1986年到农科院工作,是驻马店市为数不多的食用菌领域资深研究员。

    “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河南省鼓励把科研单位推向市场,市农科院在政策指引下,把科研中坚力量集中起来,成立了几个科研开发小实体,同时保留着对芝麻、小麦等重点课题进行持续开展科研。”当初的香菇培植技术“小白”,如今已是食用菌领域的科研专家,魏银初介绍,“当时食用菌研究在驻马店还是空白,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才把课题开展了起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搭建起了全市食用菌技术服务平台。”

    香菇是木屑锯末袋料栽培,需要大量的木材粉碎使用,主要木材是栎树枝干。泌阳县山多林密,山上有漫山遍野的栎木林,这些栎树生长慢,树干弯曲,既不是经济林也没法做建筑家具材料,但却是很好的香菇培植基料。

    随着香菇种植户越来越多,泌阳区域山上的栎树林遭到疯狂砍伐,甚至外县的栎树都被大量运到泌阳,绝大多数都运到专门粉碎木材的加工厂,再由他们卖给栽培香菇的农民。

    “当时农业特产税还没废除,偷伐林木不仅严重破坏生态,还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县乡都很重视,各乡镇都组织财政税务人员在香菇备料季节稽查征收特产税。”泌阳县文史委主任李东升撰文回忆,这些车辆往往天不明就上山,后半夜才下山,以躲避处理。财税人员在主要路口设岗拦截,有时候明明看到远处山上有车灯等了半天却不见下来,后来才知道山下有他们的眼线。

    由于技术设施落后,处在摸索阶段的泌阳菇农,曾出现了一些让人痛心的事情。香菇棚在冬季需要加温,一般需要3至4天,有的菇农在烧煤加温中不注意通风,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惨痛的教训。一些菌种厂把质量不合格的菌种卖给菇农,让菇农蒙受损失。还有一些菇农在不掌握栽培技术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血本无归。即使如此,还是阻挡不了农民依靠栽培香菇发家致富的迫切愿望。

    泌阳县委、县政府邀请魏银初、班新河等食用菌专家在各个乡镇进行香菇栽培技术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菇农增强了技术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有效杜绝了生产事故的发生,提升了经济效益。

    这些历史钩沉在魏银初这里得到了验证。

    “当年科研条件特别困难,争取到的2万元经费全部用来买了粉碎机、装袋机和菌种。”魏银初回忆,“就在市农科院办公室后面的空地里,我们动手搭了几个简易棚子,在里面安放设备。最开始是从江苏引进香菇菌种,经过不断消化吸收,探索出了适合驻马店气候环境的菌菇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实现了新食用菌品种及用料的多样化。”

    此后多年,在食用菌科技项目的带动下,驻马店区域内的菌菇品种的改良驯化一直在持续。由驻马店市农科院推广的香菇品种,因为适应我市气候环境和栽培条件,菇农在试种后连年高产,很快推广开来。魏银初表示,目前泌阳使用的菌菇品种中,80%以上都是驻马店市农科院推广过去的。至此,泌阳香菇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6年9月,“泌阳花菇”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2008年,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落户驻马店市农科院,潜心食用菌研究多年的魏银初担任试验站站长,食用菌科研工作有了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

    2015年,在驻马店市农科院的对接沟通下,河南省真菌研究院士工作站在泌阳县成立,在李玉院士、李晓博士团队及驻马店市农科院食用菌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食用菌科学研究和关键高新技术开发进入集中落地阶段。

    2018年6月,泌阳县被确定为“中国绿色食品(食用菌)”产业基地。

    针对传统的明煤育花的“泌阳花菇”生产方法存在的弊端,魏银初带领班新河等科研伙伴儿共同努力,一方面引导香菇生产者完善种植模式,由秋栽香菇向春栽香菇和反季节高温香菇转变;另一方面,推广花菇自然育花技术、研发“泌阳花菇”新的育花模式和生产工艺,改用气或电培育花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泌阳花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至2020年,春栽香菇已占泌阳香菇种植规模的30%以上。通过栽培模式创新、基础设施改善,泌阳香菇生产质量、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抵御单一香菇品种和栽培模式风险的能力也明显提升。泌阳香菇以其独特的品质被国内外消费者认可,产品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锅好饭”带动“菇粮时代”

    盛夏时节,走进农产品市场、生鲜超市,花菇、香菇、海鲜菇、平菇等不同品种的新鲜菌菇产品应有尽有。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裕、品种丰富的背后,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有力科技支撑。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优质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从昔日的“贵族食品”“一盘好菜”,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风味各异的菌菇食品,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美食街区人人皆可享用的大众美食。

    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世界粮食日”发布的宣传视频中,闪现的“好粮食”镜头是粮果蔬菌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主食不仅指小麦、水稻、玉米。中国人饭碗里要装的中国粮,实际要装的是大粮食、大食物。他在调研中多次强调“小木耳,大产业”,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食用菌作为蔬粮兼用的全营养食品原料,热量低、营养丰富,比谷物含更多维生素、矿物质,比蔬菜含更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能满足居民膳食结构改善的需要,更是保健品、特医食品、菌物药品乃至化妆品的基础原料。”魏银初认为,“把食用菌作为新粮源,适应了确保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中国和提升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时代需要,菇粮时代正在快速到来。”

    据统计,河南省2021年鲜菇产量576万吨,按含水量75%计算,折合干菇144万吨,相当于生产了216万吨的小麦。按小麦亩产1000斤计算,相当于节省了432万亩耕地。

    “食用菌只是一盘菜”的观念,显然已经不合时宜。魏银初表示,食用菌是微生物资源,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导社会各界从保障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食用菌,发展食用菌,做大做强做优做精食用菌产业。

    一个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做大量工作。回首驻马店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每一步都凝聚着农业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幸运的是,我们每次的努力都赶上了国家发展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步伐。”魏银初表示,“与时代同行,将个人选择全力服务于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需求,我们农业科研人员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开阔。”

    2008年起,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全面启动了5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既囊括了水稻、玉米、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也涵盖了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50个现代农业产业,每一个产业都有一支服务国家目标的科技队伍,分布在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作物主产区,不断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后,我们凭借食用菌研究课题打下的基础,有幸第一批进了国家体系等于进了国家队。”魏银初介绍,“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落户驻马店市农科院之初,我们基础条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课题研究做得尚浅,院领导就带着我们到新乡、三门峡等地交流学习。学习回来后,开始设立示范县,对接企业,引进新品种进行筛选,推广先进的食用菌栽培模式。”

    总结经验教训,改变种植模式,升级提质增效,可谓是驻马店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三部曲。

    “老百姓吃过亏后,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魏银初介绍,他们做技术推广时,经常会遇到阻碍。有一次,市里一个单位在泌阳县高邑镇的联系点香菇栽培出现了问题,香菇品种杂乱,不适应生产形势,便邀请科研人员去给菇农培训。魏银初给菇农的培训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来听课的菇农发现授课内容很实用,而且很有针对性,基本解决了日常遇到的所有技术难题。

    “从那以后,根据菇农们的需求,我们把筛选出来的优良香菇品种在高邑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后来,在魏银初、班新河等科研人员的对接下,泌阳县又成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的科技示范县,产业技术体系的各种成果、技术和人才优势,共同向泌阳县发力。

    凭借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平台支撑,泌阳县适时引进示范高产优质品种、构建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培育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推动了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新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泌阳县香菇产量在迅速提升的同时,销售难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魏银初介绍,“为解决销售难题,当时的泌阳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搞推销,无论到哪里学习开会,总会随身提一布袋,里面装的是精挑细选的‘泌阳花菇’。当‘香菇书记’的名头传开后,泌阳香菇的销售问题也解决了。”

    这些年,在驻马店市农科院食用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选育出了驻研1号、驻研2号等平菇品种,先后制定了段木灵芝、代料灵芝、猴头菇、平菇短时灭菌技术、大球盖菇等5个食用菌技术省级地方标准,制定了香菇、平菇、保护地大球盖菇等3个食用菌技术市级地方标准,授权《平菇母种培养基》《一种适宜春秋栽培平菇品种的选育方法及栽培方法》《香菇母种培养基》《段木银耳废料栽培香菇》发明专利4项。

    科研人员以“设施化制棒、生态化出菇”为主要推广模式,推行大型合作社或公司统一制棒,小型合作社或种植户分散接种、发菌、出菇管理。以精心筛选的申香215.L808.申香16.申香1513.豫香1号等为主推品种,驻马店市农科院科研人员在香菇主产县市泌阳、西峡、确山、灵宝进行“品种+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

    借助“院市合作”项目的实施,在“科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服务县域经济模式下,驻马店市农科院示范推广的L808品种占据了泌阳保鲜菇品种80%的份额,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也提升了驻马店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助推了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国家食用菌体系首席科学家谭琦对我市食用菌研究成果考察后表示,驻马店食用菌育种实现了“从0到1”的成果创新,而把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才是育种的最终目的。如今,经过一代代科研人员接力探索和推广,“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食用菌科技成果走入寻常百姓家,为驻马店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桶真金”助推乡村振兴

    初冬时节,对大多数中原农民来说,一年农事已毕,是难得的休闲日子。然而,在泌阳大地,这时候却是菇农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收获时节。

    此时,位于郭庄村的大地菌业有限公司香菇基地,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标准种植大棚排列在田间。大棚内,一排排食用菌棒错落有致,一朵朵香菇像撑开的小伞一样,惹人喜爱。工人们忙碌着分拣菌棒、采收菌菇,肥硕的香菇装满箩筐,准备销往外地。

    郭庄村是泌阳县香菇产业版图中的一个缩影,而在驻马店市农科院科技力量的支撑下,泌阳县早已在中国香菇产业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分量。

    这里优质的香菇吸引了不少外来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每到初冬,来自福建的收购商陈发建就会来到这里,每次一来就是半年,吃住都在基地,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抢占”这里的优质香菇资源。

    “平均每两天可以发一次货,每次大概两万斤。”2022年是陈发建连续来郭庄收购香菇的第3个年头。好香菇自然就有好销路,对于未来,陈发建信心满满。

    “上班就在家门口,回家也不误做家务,生活越来越有奔头!”郭庄村脱贫户张玉玲说起如今的幸福日子,笑得合不拢嘴。原郭庄村党支部书记、大地菌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全磊介绍,采摘香菇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自从村里建起了香菇大棚,他们每天在基地上班,一天可以有近百元的工资,一年能挣两万多。

    把论文写在乡间田野,把科技的根须深植天中沃土,结出幸福的果实。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特色农产业借助科技的力量腾飞起来,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实现,这是以魏银初为代表的驻马店市农科院科研人员的一直以来的追求。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2019年,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在泌阳县大地菌业有限公司建立示范基地。魏银初带领技术团队,破解了困扰大地菌业多年的“集中制棒”模式效率不高、产能不足、夏季高温养菌“烂棒”等问题,帮助他们进行产业模式升级改造。

    “从传统生产模式转变为设施化生产,升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魏银初坦言,为选用一个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生产用种,他们费尽了心思。为了掌握菌种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特点,魏银初带领科研团队经常几天几夜不休息,调控温湿度,察看菌丝发育情况,记录菌菇生长状况。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长期的实验和驯化,魏银初团队引进的由上海市农科院培育的“申香215”香菇品种凭着突出的适应性和产量标准,在一次次的试验中脱颖而出。

    良种配良法,在天中大地“绘”出了香菇产业稳产增收的丰收图景。经过魏银初等科研人员的努力,“申香215”菌棒在大地菌业实现了“设施制棒,生态出菇”模式的完整闭环。魏银初介绍,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前端制棒环节技术管控难的问题,又把收益较高、出菇技术和劳动密集的出菇环节回归菇农,实现了“企业+农户”相互配合、互惠互利的效益。在魏银初等人的技术引领下,大地菌业生产的菌棒不仅畅销陕西、安徽及省内部分县市,带动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同时,每年还大量出口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地菌业的成功转型为泌阳县香菇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典型,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岗站科技队伍提供的模式引领和技术支撑的结果。

    如今,在驻马店市农科院大力支持下,泌阳县真菌研究院士工作站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在此基础上又新成立了“三物融合产业发展研究院”,由食用菌专家李晓任院长,增强泌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建立了中原食用菌新品种育种保种繁种示范基地,培育出了玉木耳、冰糯耳、鹿茸菇等食用菌珍稀品种。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魏银初表示,“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膳食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一荤一素一菇’膳食结构,让食用菌真正成为重要的食物资源,比任何时候都具有现实意义。”

    据2020年河南省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农业产值统计年鉴显示,河南省确定的十大优势特色产业,食用菌产值达400亿元左右,占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值的4.5%左右,但食用菌种植面积不足100万亩,单位面积产值达到了9万多元,比较效益十分突出。

    无论是起早贪黑,精心照料“菇宝宝”的菇农,还是那些跨越重洋来此兴业淘金的外商,他们一致看中的是“泌阳花菇”的食药价值和地理标志产品金字招牌下的商业价值,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魏银初、班新河这样默默无闻献身农业科研的食用菌研究人员。

    从“一盘好菜”,到“一锅好饭”,进而赢得“一桶真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泌阳香菇产业发展历程犹如一首婉转而澎湃的乐章,在一代代农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蓬勃伟力和宏伟蓝图。

    “泌阳花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批后,引起世界众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客商的关注。日本三明杨产株式会社在泌阳投资5.85亿日元,建立了河南省三明食品有限公司,并与14个乡镇签订了香菇收购合同,建立了香菇深加工生产线。韩国道熙经贸公司从网上看到此消息,在泌阳也建起“公司+农户+销售”的花菇生产销售基地。

    如今,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和全省食用菌“双改”试点县,这些荣誉让“泌阳花菇”的金字招牌更加闪闪发光。

    目前,泌阳亿健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天中亿龙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泌花食品有限公司、泌阳县大地菌业有限公司等多家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在泌阳遍地开花。泌阳县开发出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32个,远销国外及全国十几个省市,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年出口创汇突破2亿美元,全县食用菌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100亿元。

    在魏银初等科研人员的传帮带下,4000多名掌握了香菇栽培技术的泌阳农民走出国门,被高薪聘请到东南亚、韩国、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传授香菇栽培技术,一时成为人们众口传颂的对象,书写了新时代的菇农传奇故事。

    采访快要束的时候,我们再一次到访郭庄村。

    烈日炎炎,蝉鸣声声。在郭庄香菇基地恒温恒湿的菌仓内,数十万袋已经完成接种的菌棒整整齐齐地躺卧在铁架上,蔚为壮观,他们仿佛在等待着一声召唤,然后翻山越岭、跨船出海,出口海外。在烈日下,一座座菇棚被灰褐色的隔热网覆盖着,菇棚内,几朵心急的幼株已经顶破了菌袋,露出了伞状的小脑袋。

    花菇朵朵,托举起振兴路上富民产业梦想花开。


     
    关键词: 泌阳县 花菇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