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海东民和:麻地沟村的蘑菇圈越来越大


    【发布日期】:2024-02-27  【来源】:西海都市报
    【核心提示】:从无到有,如今,麻地沟村的“蘑菇圈”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销售量达到60吨。宁智勇说,他们还将延伸产业链,比如菌棒原材料加工、菌棒规模化培育、废菌棒加工成有机肥等,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拓展种植香菇、金针菇、羊肚菌等多个品种,推进食用菌产业多样化、规模化发展。

    时令已过雨水节气,高原大地涌动着勃勃生机。民和县西沟乡麻地沟村食用菌基地里一派生机,揭开厚实的草帘,一股香气扑面而来。一夜之间,鲜嫩的蘑菇如雨后春笋,悄无声息地支起了一个个、一片片白嫩的伞盖。放眼四周,一蓬蓬、一簇簇的蘑菇探出小脑袋,麻地沟村党支部书记宁智勇喜不自禁。

    试探

    在种植高原传统农作物的土地上试种蘑菇,与其说是转型发展,不如说是对致富的渴望。2019年,麻地沟村承包出去的养殖场被拆除。“养殖场被关停后,觉得这片空地位置好,村里便决定在废弃的养殖场搞其他产业。”宁智勇说,当时村里有中央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加上养殖场的补偿款约47万元,村里计划利用这笔资金转型发展,但如何发展、发展什么产业,他们心里没底。

    当年,麻地沟村两委班子赴外地考察、走访致富能人,觉得发展食用菌产业比较理想,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究竟合不合适种植食用菌,村里邀请了拥有30年食用菌种植经验的专业户来考察。

    “记得当时对方说我们村早晚温差大,适宜种植食用菌。”宁智勇说,2020年,村里利用90余万元资金将玻璃节能温棚搭建起来。后来,又争取了“一村一品”项目资金30万元,购置了简单的设备,聘请了专业种植户,准备大干一场。

    从加工菌棒到蘑菇出菇的3个月空闲时间里,麻地沟村开展了蘑菇种植技术培训。然而宁智勇没有预料到的是,参加培训的村民寥寥无几,村民对种蘑菇没抱多大希望。不少村民觉得,麻地沟村历来没种过蘑菇,即便种了也找不到销路。当时,麻地沟村发动村两委成员、党员带头参加培训和参与试种。

    经过3个月的探索,到2021年底,麻地沟村种出了鲜嫩的平菇。宁智勇说,试种第一茬平菇时,已经到了寒冬腊月,温棚里气温低,达不到平菇生长温度。当时,他们在大棚里又搭建了小棚,总算成功了。

    冬日高原寒冷的土地上,种出鲜嫩的蘑菇本是一件喜事,然而宁智勇和村民却遇到了幸福的烦恼。蘑菇虽然试种成功,但下一步如何规模化发展、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到麻地沟村调研的民和县委书记毛学鸿、县长马晓瑜了解实情后,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麻地沟村大力支持。

    得益于县上的支持,麻地沟村蘑菇种植开启了新的一页:由覆土栽培转向框架式栽培,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产量比以前增加近3倍,到2022年底,麻地沟村蘑菇销售额达到近40万元。

    壮大

    “试种第一年除去生产、原料、人工等成本,净利润近10万元,这让大伙看到了希望。”宁智勇说,县上、乡上看到村民的努力,在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上给了不少优惠政策。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2022年,麻地沟村争取到了乡村振兴试点项目资金830万元。利用这笔巨资,麻地沟村又流转了逾19亩土地,相继建成阳光钢架温棚、冬暖式现代日光温棚、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车间等配套设施,麻地沟村的“蘑菇圈”越来越大了。

    “国家政策好,我们干活更有劲头。”村民蒲尕武说,随着村上的蘑菇种植效益越来越好,现在会有村民主动到大棚里了解情况、学习种植技术,而这恰恰也是村上最期盼的情形。按宁书记的想法,今后村民个个都变成种蘑菇的行家,麻地沟村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发展食用菌产业,麻地沟村度过了最难熬的时期。前不久,县上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县长马晓瑜让宁智勇谈困难,而宁智勇谈到下一步的发展。他敞开胸怀对县长说,现在没啥困难,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历程,现在村集体资产达到近千万元,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眼前最棘手的是,以前销售仅针对的是民和市场,而随着种植规模扩大,不能仅仅局限于民和本地市场,急需打开西宁、兰州乃至成都的市场。

    而不久后的一次成都之行,让宁智勇又有了新的想法。

    创新

    2023年,在成都考察时,宁智勇看到成都蘑菇种植基地比他们一个村的面积还要大,尤其看到一种金黄色的蘑菇时,他内心有点惊诧,“咋还有金色的蘑菇?”

    宁智勇连忙追着问种植户:“金黄色的蘑菇真好看,但不知道口味咋样?适不适合在青海种植?”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返程的路上,宁智勇带了两瓶菌种回来。令人惊喜的是,不久,32个菌棒里都长出了金灿灿的蘑菇。

    宁智勇带回来的金黄色的蘑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学名称为“黄金菇”,历来有“真菌之花”的美称。由于黄金菇在青海一带没有种植历史,他觉得大有前景。

    当年,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宁智勇又在8000余个菌棒上孵化黄金菇。而没有预料到的是,黄金菇的生长条件极为苛刻,生长环境气温达到20摄氏度以上才出菇,气温20摄氏度以下则效果不佳,乃至不出菇。在平菇和黄金菇间,如何巧妙地利用季节、气温搭配种植,宁智勇又有了新的想法。

    在成都一带考察时,宁智勇得知当地夏天气候炎热,不利于菌菇生产,而此时,青海正是产菇的季节,何不抓住时间差,将夏季销售市场瞄准成都一带?

    在做足本地市场的同时,宁智勇决定试探成都夏季市场,通过抓住“反季节”的优势,将村上的菌菇远销到成都。同时,为了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在种植平菇、黄金菇的基础上,他们又种植了鸡菇。通过扩大菌种种类,加大市场的占有率。

    从无到有,如今,麻地沟村的“蘑菇圈”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销售量达到60吨。宁智勇说,他们还将延伸产业链,比如菌棒原材料加工、菌棒规模化培育、废菌棒加工成有机肥等,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拓展种植香菇金针菇、羊肚菌等多个品种,推进食用菌产业多样化、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 麻地沟村 蘑菇圈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