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种植天麻的黄金时期。在礼县三峪乡天麻种植基地,一排排塑料桶静卧于林间,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刨开盖叶,埋藏下面的正是被喻为“深山黄金”的天麻种子。
三峪乡森林覆盖率高达68.9%,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多地少,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今年以来,乡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带领骨干队伍到康县取经问道,最终确定依托现有资源优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林下天麻种植,切实解决产业发展薄弱、集体经济“贫血”等问题。“林下天麻种植采用仿野生种植技术,充分利用林间天然遮荫、高湿度、微酸性土壤等环境。不砍一棵树,不占一分田,只需将天麻种子放置在已装有腐殖土、木屑等基质的塑料桶内,经盖叶遮阴即可完成种植,林间的落叶也可行成腐质层,为天麻生长提供天然养分,大大减少操作流程和投入成本。”基地负责人介绍道。
为有效推进天麻种植产业的顺利进行,三峪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多场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就天麻的选种、菌种搭配,到种植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控制,再到后期的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要点,对基地管理人员和群众进行细致讲解和现场操作培训,确保天麻产量和质量双提升。截止目前,三峪乡种植天麻5000余桶(筐),覆盖全乡11个村,带动周边群众及三类户50余人参与务工,预计年产20000斤,产值40万,村均集体经济增加5万元。
下一步,三峪乡将继续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深入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在“精”和“特”上下功夫,延长天麻产业链,发展规模化种植,为加快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