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易菇网主办的“蓝湖空调·易菇访谈|食用菌方舱出菇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本次活动以访谈结合线上直播形式进行,将专业的“食用菌方舱技术”转化为更易理解的内容,让更多从业者了解方舱优势。易菇网特别邀请了湖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研发首席、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王卓仁副研究员,山东蓝湖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袁长明总经理,肥西县珍稀食用菌协会丁伦保会长三位行业专家莅临易菇网直播间,就智慧方舱的技术原理、实践应用及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易菇网赵雄总裁担任本次访谈的主持人。
易菇网赵雄总裁
直播中,嘉宾们针对从业者最关心的问题展开解答,内容涵盖技术、成本、风险等多个层面。
作为第四代农业创新产品,食用菌方舱集成内嵌式设备与先进智能控制系统,通过 5G 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精准调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及光照等环境参数,为食用菌生长打造最优条件。其设计充分考虑通风、加湿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及设备的移动与调节便利性,从根本上革新了传统种植模式。这种智慧方舱不仅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新选择,更成为激活农村经济的新引擎。与传统大棚相比,智慧蘑菇房在成本控制、应用灵活性及满足食用菌特定生长需求方面优势显著,在产业升级浪潮中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山东蓝湖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袁长明总经理
“方舱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袁长明总经理强调,一是不占用土地指标,有效解决了土地问题;二是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生产出的菌菇品相更佳;三是采用集约化种植模式,单位产量较传统种植有明显提高。
肥西县珍稀食用菌协会丁伦保会长
丁伦保会长结合安徽当地的实践经验,进一步阐释了方舱技术的产业价值。“要做好食用菌产业,离不开好技术、好设备、好品种,更要紧扣市场需求。” 他表示,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通过科技化、科学化栽培降低成本是提升效益的关键,而方舱正是契合这一需求的优质设施。
访谈中,专家们既肯定了方舱技术的革新意义,也客观分析了其当前面临的挑战。
湖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研发首席、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王卓仁副研 究员
王卓仁副研究员从产业发展视角指出:“方舱本质上是‘小型工厂化菇房’,它继承了工厂化种植中调温调湿、调光调气的技术优势,比传统简易菇房更为先进。” 他以湖北枣阳红托竹荪、安陆秀珍菇的方舱种植案例为例,证实了方舱在珍稀品种培育中的潜力。同时,王卓仁副研究员也指出其短板:“目前方舱成本偏高,且部分品种生长需要温差刺激,在方舱中种植的效益暂不突出。” 这也提醒大家,方舱并非适用于所有品种,需根据品种特性科学选择。
不过,王卓仁副研究员强调,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 “呵护式发展”。他认为,方舱在科研实验、城市展示型生产等场景中已展现出独特价值,未来需科研机构、设备厂商、种植从业者协同攻关,解决通风与保温的矛盾、降低能耗等问题,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只有把优势发挥好、把短板补起来,方舱种植模式才能实现更大发展。”
场外连线环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高菊玲教授,也就食用菌方舱应用层面的试验研究进行了分享。
直播中,三位老师还就“方舱核心技术原理、稳定性、注意事项、哪些地方或哪些品种更适合方舱出菇?食用菌在方舱环境下,病虫害问题会不会增高,对项目投资存在哪些风险?”等从业者高度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
正如活动传递的理念:“技术创新的价值,在于让更多人受益。”本次访谈只是开始,未来易菇网将持续聚焦产业痛点,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推动食用菌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