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节,家住平度市旧店镇的李广亮都会进山采野生蘑菇。李广亮将采回的食用菌晒干后密封储存,用于全年食用。
每年秋季,青岛各山间几乎都能寻到野生蘑菇的踪迹。早前仅在崂山区域,就已发现90余种野生蘑菇,其中可食用菌类近80种。近年来,随着各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些密林深处还出现了以往较为少见的蘑菇品种。不过业内人士特别提醒,对于名字未知且不常见的野生蘑菇,切勿轻易采摘食用。
秋雨后,野蘑菇大量涌现
“前几天下了一场雨,野生蘑菇生出来了很多。”家住平度市旧店镇的67岁的李广亮说,“这个季节主要采松菇等蘑菇。”
几乎每年这个时节,李广亮都会进山采野生蘑菇。
密林深处,孕育野生大蘑菇
9月7日一早,李广亮就带着篮子进了旧店镇附近的大山,而他所前往的大山除了松树、柞树外,还有一些白杨树。
“松树菇能吃,但一些柞树菇不能吃,采摘时需要仔细辨认。”李广亮说,“有时还能在杨树的腐烂树枝下或者大树墩旁,发现大量的杨树菇。”
在一棵松树底下厚厚的松针之上,李广亮发现了一大簇松树菇,他小心翼翼地将大块头的松树菇拔出放进篮子里,有些松菇的个头如半个手掌大小。
“松菇小些,如半个手掌大的算是个大的。”李广亮说着,他又在他身旁的不远处发现了柞树菇。
在一堆柞树菇面前,他进行了仔细辨认,确认面前的柞树菇也能食用,于是选择了大个的柞树菇放进篮子里,而那些小个的柞树菇他没有采集。
“那些小柞树菇留着吧,还会长大,也给大自然留些菇菌。”李广亮说。
“晒干的蘑菇有二三十斤”
因多年保护有力,大泽山拥有着良好的生态体系。
在李广亮居住的旧店镇,这个季节上山采野生蘑菇的并非他一人。
“有时自己一人,有时还和别人一起上山。”李广亮说,“昨天还和另一名村民一起上山的,今天那个村民没来。”
每个秋季,李广亮会将所采的蘑菇带回家中分拣,之后再将这些蘑菇晒干用塑料袋密封了储存。
“一年晒干的蘑菇有二三十斤。”李广亮说,“足够一家人全年吃了。有时吃不了的也送给亲戚一些。”
每年秋季青岛的野生蘑菇几乎在各个山间都能找到。
“浮山上的松林下,也能采到很多野生蘑菇。”在浮山前散步的耿女士说,“以前浮山没有设置铁护栏时,经常上山采蘑菇,现在有了铁护栏进出受限了。”
住在崂山区北九水附近的村民刘先生说,秋天是野生蘑菇集中涌现的季节,每年秋天他也会进山采菇,北九水的深山里集中着数十种野蘑菇,这些蘑菇有食用菇、药用菇,同时还有一些有毒菇。
陌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尽管每年都进山采蘑菇,但有些蘑菇是否有毒,我至今无法辨认。”刘先生说,“进山主要还是采集那些常见的无毒的食用菌类。”
“弄不明白,无法辨认是否有毒的,就不要采。”刘先生说。
密林深处,孕育野生大蘑菇
早在此前,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教授田雪梅说,她所在的团队经过20年的调查与采集,目前仅在崂山就发现了野生食药用菌类90余种,其中可食用的近80种,如粘盖乳牛肝菌、厚环乳牛肝菌、松乳菇等。有毒菇包括毒蝇伞、鹅膏菌、鬼笔、毒粉褶菌、牛肝菌、马鞍菌、珊瑚菌等。
随着各地生态系统的完善,一些山林甚至出现了少见的蘑菇品种。
日前在大泽山林场,就出现了多种少见的大型野生菌类。而这些菌类,对于守护林场数十年的林场职工亦不知其名。
“不知名字并少见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大泽山林场副场长辛春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