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种平菇、下半年种黑木耳,四季有菇……”望江县雷池镇雷江村“无中生有”发展食用菌产业,有效带动部分村民家门口就业。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9月15日,雷江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内,一台大功率落地空调冷气猛吹,八台电风扇同步转动,5名工人在紧张作业,给菌包打孔,随后在孔内植入菌丝……“最近温度高,我们在给菌包降温。”年近六十岁的赵龙友是雷江村小埂组脱贫户,更是该基地的“技术顾问”,已在基地内种植并管理食用菌三年了。
赵龙友腿脚不便,虽已脱贫摘帽,但因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内心一度压力很大。“虽然脱了贫,但是日子照常过,不能总靠政府和外界资助啊。”赵龙友说,幸亏那时村里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基地,他第一个报名来务工。
来到基地后,赵龙友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他潜心学习、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而基地不仅成功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还让他学到了食用菌种植及管理技术。“家门口就业,(从家出发)几分钟到基地,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还能兼顾家庭,我很满足。”赵龙友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雷江村是传统农业大村,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怎样向现有资源要效益?2023年该村“两委”瞄准了食用菌产业。“我们经过考察后发现,一是村内闲置土地适合种植食用菌,二是相较传统的水稻、油菜等作物,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更高。”该村党总支副书记童昔旺说。
谋定而后动。为了将食用菌产业搞好,该村“两委”赴石台、东至等地考察食用菌种植项目、学习种管技术,形成了黑木耳种植项目的实施方案,在该村聂墩组建设黑木耳种植基地。目前基地已流转土地11亩,种植黑木耳3万棒。“3年来,我们每年3万棒黑木耳,每年产值能达到15万元。”童昔旺说。
黑木耳种植时间段为每年的8月至次年1月(即下半年),但是上半年的时间怎样有效利用?于是该村“两委”想到了平菇种植。
“上半年种植一季平菇,能收获3万元。下半年种植一季黑木耳,能收获15万元。这样,上半年种平菇、下半年种黑木耳,使得我们村内四季有菇。”童昔旺说,目前基地固定用工15人。为了将食用菌卖得更好,该村还外联老乡,发动一位在常州创业有成的乡贤帮助销售村内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