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雄总裁:刚才王启章书记也提到了,和龙要打造和龙桑黄品牌,发展成世界桑黄之都。那么您对和龙发展桑黄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没有具体的建议?谢谢。
李玉院士:谢谢主持人。本次大会的宗旨在于将长白山和龙桑黄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我们有幸邀请到几位重要嘉宾,他们分别代表地方政府、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菌物学会以及桑黄产业分会。这些嘉宾的参与,正是大会策划所期望的,旨在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共识,推进产业的发展。今天,大家听取了各方嘉宾的演讲,涵盖了有效成分、物种考证、朝医朝药、满医满药等多个方面,还有外国同行的支持。那么,八家子,即吉林桑黄研究院的亮点何在?
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借鉴。虽然国内许多地方如上海、浙江、安徽、山东黄河故道、山西阳城等都在发展桑黄,且各具特色,但八家子从全产业链齐头并进的模式尤为突出,包括资源收集、品种鉴定、智能化栽培,特别是全产业链形成高端产品。
我一直给孙总讲,不能局限于原来的桑黄切片、桑黄茶,而且切片还是生切,还没有今天像恒绍先生讲的炮制这个过程,不能代表我们整个桑黄产业的高端技术。它的亮点不仅在大棚和联农带农及一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在于它的两条生产线,一个是纯提,一个是水提。水提生产线生产的口腔崩解片已在厦门和漳州会议上介绍过。水提和纯提这两条生产线的结合,奠定了高端产品的基础。我希望大家深刻理解,和龙桑黄之所以历经多年才筹备此次大会,是为了在形成全产业链成果后,邀请国内外专家把脉问诊,从高端技术上推进产业。许多地方仍停留在初加工产品,而食药菌的前景在于深加工全产业链。
刚才赵雄让我说一说,下一步和龙桑黄怎么办,我想大家也能看到,我之所以请李临春先生在今天上午讲,我的意思就是请政府领导明白品牌应该怎么建设。现在大家可能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我想真正理解它,把它变成真正的名牌产品的话,恐怕还有相当的距离。那么和龙桑黄一定要把长白山和龙桑黄的这个大的品牌抢注,包括云端商城等等这一些。希望它能够占领上这个阵地,真正把它做强做大,形成真正的品牌:这个恐怕是个最紧迫也是最主要的一个任务。
第二个任务是,我希望,下一步在州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建成桑黄产业园区。夏津、临清,比如说金寨,包括最近我们在阳城推进的晋城的那个桑黄产业园,都是有可借鉴的经验,我想长白山和龙桑黄应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在原有的优势下,思考如何能够建成桑黄产业园。
第三个任务是,我希望,在精准育种、智能栽培、高值加工这三个方面继续深入。现在有了自己的品种,但是还不够,应该真正用精准育种的方式,包括基因编辑技术等等这些先进的分子生物学的方式来推出一些新的品种:应该来说是目前急需的一个侧面。智能化的栽培是不可回避的,目前大家都在讲智能,都在讲AI。桑黄方面,尽管我们起步较晚,但是在AI面前,都是在一条起跑线上,我们现在做就为时不晚,可能还走在前面。所以现在我们团队,也有老师参与到智能化栽培,包括表型组数据的采集,自动化的机器人在大棚里头如何运行,都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但是我希望,在八家子,桑黄研究院能够率先实现智能化栽培。上午刘杰院长讲到了他们买了很多的远程监控设备,包括联农带农,这些都是很好的这个做法,但这只是实现智能化栽培的基础,这个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智能化栽培的技术来指导我们整个的桑黄生产。第三个就是高值加工,尽管现在和龙已经实现了高值加工的雏形,国内厦门会上和漳州会上一直在讲,国内还没有这个冷冻干燥片,这应该说技术不是难点。在国内也有一些借鉴的对象,比如说帝泊洱“DeepPure”普洱茶的深加工技术,当然它已经完全脱离了茶的概念,但是作为新型饮料,茶饮赛道完全是一个强大的支持。那么我们桑黄完全可以不只是煮原始的切片,而更可以把它做成速溶茶、速溶饮料、奶茶等等一系列的一些加工产品。这个就是高附加值的加工,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食药用菌的全株高值化应用,食药用菌的主食化等等这一些理念实践。
第四个是通过它的初深加工来实现整个的桑黄进入大众健康的视野。把朝医朝药满医满药,像恒绍先生请过来是为了表达这个东西好与坏,不是它物种之间的区别,关键是它的效果。那么作为中药的衡量,作为保健食品的衡量,不只是物种的政策,更主要的是它应该有疗效,应该真正是在保障人民大众健康,或者现在大健康指引,指引这一款药如何能够发挥作用的问题。所以,我也特别邀请董政起老师过来,原定秘书长王桂华也会出席,包括我的学生孙晓波,都想让他们过来之后,从中医药角度,特别是中药角度,介绍如何能够推进我们的这款产品。我很希望更多的从事中医药方面的专家,参与到这个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推出一些更多的不只是单方而是复方的产品。今天恒绍先生讲了很多的复方,在满医满药中,我觉得非常有借鉴,包括治桑黄,就是不只是把桑黄拿出来直接切片入药,而是与酒、醋这个等等相配合。
那么,最后一个,我就特别希望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把桑黄博物馆建起来,把它的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率先进入了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在庆元率先做了香菇的林-菇共育系统,成为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菇类。那么,我很希望桑黄也能够沿着这条路子深挖朝医朝药,朝鲜民族满族满医这个整个的运用历史追溯到历史当中去。因为这个地方呢,是当时渤海国满族的发祥地,实际上它有很多的历史积淀。那么在这个博物馆和文化馆里面,把文化这个品牌做好,真正实现首先实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而进入到全球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把我们桑黄的运用历史和现在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出一款真正的介绍我们民族中医药中,特别是长白山桑黄的亮丽的名片。我想这几个问题如果实现的话呢,和龙桑黄会出现更多的亮点。
在这里特别感谢董老师,杨焱、郭理事长等等大咖专家,特别感谢今天来做报告的各位专家,也特别感谢从全国各地过来的桑黄从业者们,我们桑黄人共襄大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