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给黑木耳装上“科技芯”


    【发布日期】:2025-09-26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作者】:王思琦 本报记者 赵一诺
    【核心提示】:黑龙江尚志市珍珠山乡润泽菌业依托“亚布力黑木耳科技小院”智能化升级,建成日产6万包菌袋的无人化生产线,三年营收增10%,带动百户农民标准化种植;小院已培养博硕17名、授权专利8件,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农户”闭环,助推“中国黑木耳之乡”向高值化、机械化跃升。

    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的珍珠山乡是中国黑木耳之乡,乡镇里有30余家种植黑木耳企业,黑龙江省尚志市珍珠山乡润泽菌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泽菌业)就是其中一家。总经理王焕然告诉记者,今年是润泽菌业种植黑木耳的第三十个年头。

    对于润泽菌业来说,202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企业打破了传统人工培育菌包的局限,着手安装了试点智能温室、自动化喷灌系统以及菌包生产线等一系列智能化生产设备。“过去产量波动大、效率低,智能化设备让企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标准化生产体系。”王焕然的感慨,道出了黑木耳产业转型的核心诉求——通过技术赋能,延长产业链条,破解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

    而这一切转型的关键支撑,源于“黑龙江亚布力黑木耳科技小院”的落地。2022年,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东北林业大学联合润泽菌业共同建立了黑龙江亚布力黑木耳科技小院,同年,该小院成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三部门支持建设的第一批国家级科技小院。小院实行“政府+高校+企业+农户”的协同运行模式,由政府搭桥牵线,高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企业负责生产和销售,农户参与种植和管理,四方联动形成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

    专家团队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围绕黑木耳生产,对其工艺流程、季节选择、菌袋制作、栽培管理等全环节进行优化升级。眼下,润泽菌业的现代化菌包加工车间内,两条融合智能控温灭菌、精准灌装技术的生产线,实现日均6万包菌袋的高效产出;更通过密闭式无菌环境与智能监控系统,将全流程操作压缩至仅需1名技术人员,较传统模式减少80%人力投入,资源利用率与生产安全性实现质的飞跃,有效带动地方增收。“科技小院落地的三年时间里,我们的营收实现了10%左右的增幅,也衍生出了更多黑木耳高附加值产品。”王焕然说。

    科技小院的价值,在扎根一线的实践中持续释放。目前,小院已形成农技咨询在线服务、志愿服务每周3次、公益讲座每月1次的服务体系。该体系培育出的“土专家”覆盖100余户黑木耳种植家庭。

    据黑木耳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杨春梅介绍,小院成立以来,已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5名,学生在实践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件,实现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良性循环。

    如今,亚布力黑木耳科技小院正积极申报黑龙江省林下经济作物机械化培育采收与高值化深加工小院集群。这个扎根在黑土地上的科技小院,正以黑木耳为纽带,串联起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多元价值,让“小木耳”真正长成带动一方发展的“大产业”。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