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风起,图们仿生榛蘑喜迎丰收。在图们市凉水镇灵芝产业园区,20座种植大棚中,一簇簇肥嫩鲜亮的仿生培育榛蘑长势喜人,菌盖圆润、菌柄粗壮,浓郁的菌香扑鼻而来,长白山野生榛蘑首次成功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出菇”,持续5年采收的仿野生驯化。
被誉为“长白首蕈”的仿生培育榛蘑,是图们市凉水镇在农业种植技术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作为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野生食用菌之一,长白山榛蘑,素有“山珍之王”的美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长期依赖野生采集,市场供不应求。然而,由于其生长环境苛刻、周期漫长、难以栽培,始终未能实现规模化种植。图们市凉水镇从菌种选育入手,联合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农科院以及延边州特产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历经十余年持续攻关,终于攻克了菌丝发育慢、出菇率低、环境调控难等关键技术瓶颈。
图们市凉水镇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精准控制温湿度、改善光照及通风条件,“长白首蕈”实现了从“看天吃饭”到“科学调控”的转变,不仅能在当年完成接种、发菌和出菇全过程,且品质稳定、风味纯正,完全保留了野生榛蘑特有的清香与口感。晒干后的成品色泽金黄、香气清雅,深受市场青睐。
目前,凉水镇灵芝产业园区已建成标准化榛蘑仿生种植棚20个,全部进入稳定采收阶段。据测算,单棚年产量可达500至700公斤,按当前干品市场价格每公斤400元估算,20个棚年总产值预计可达20万至42万元,真正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见效”的高效农业模式。
作为典型的边境农业乡镇,图们市凉水镇始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仿生榛蘑的成功驯化,不仅丰富了本地特色农产品种类,也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展望未来,榛蘑产业可以进一步与乡村旅游、康养食品、研学教育等业态深度融合,开发榛蘑酱、榛蘑脆、榛蘑养生汤包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努力走出一条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升级之路。
当年种,当年收。小蘑菇可以撬动大产业,图们市凉水镇正在用“长白首蕈”书写属于新时代农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