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富川工业化赋能菌种栽培 架起瑶乡致富新桥梁


    【发布日期】:2025-10-24  【来源】:广西新闻网
    【核心提示】:广西富川朝东镇产业园日产6万鹿茸菇菌包,周期缩25%、产量增70%,废料月售百万元,二期投产后年产值7200万元并带动百人就地就业。

    深秋十月,走进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产业园,智能化温控设备平稳运行,数控机械有序作业,生物工程技术、生态环境模拟、自动化生产等现代化手段贯穿全程。在智能监控室内,技术人员熊忠良正在查看食用菌培养区的各项检测数据,确保生产环节精准可控。

    透过展示玻璃望去,一排排菌架上整齐排列着培育菌包。“菌包经自动化生产线完成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等工序后,就能送入培育室进行菌丝培育。培育室温度需控制在22℃—25℃,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这样的环境最利于菌丝生长。”熊忠良向记者介绍工厂化培育的关键条件。

    产业园大厅的数据大屏上,各区域运行数据实时跳动。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各区域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精准调控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这不仅保障了鹿茸菇的产量与品质,更大幅缩短了种植周期。相较于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工厂化模式实现了食用菌周年生产,菌菇生长周期缩短25%,产量提升70%。

    菌包生产车间里,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精准地将培养基填充至菌包,随后菌包被送入灭菌室进行高温消毒。机械化作业替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既保证了菌包质量稳定,又提升了生产效率。

    “现在厂里主要生产鹿茸菇,一天能产菌包6万袋,三条生产线同步运行,月产能达800吨。”产业园负责人林奕炯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鹿茸菇废料可直接撒入田间作有机肥料,也能加工成草菇培养基,光销售废料每月就能带来100万元收入。

    为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产业园还与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环境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合作,推动产研深度融合。这里不仅是鹿茸菇的规模化生产基地,更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无尘车间内,工作人员身着无尘服细致开展接种作业。“接种时大概半小时就要进行一次消毒,防止菌棒感染。”务工人员蒋秀英一边忙碌一边说,“我家就住在附近,一个月有3000块钱呢!离家近还能照顾家庭,知足了!”

    目前,产业园二期项目正稳步建设中,将重点建设35个智能无菌出菇房、出菇库房及配套流水线,完善菌包催蕾、育菇、采收、包装等后段生产环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总产值可达7200万元,还能带动100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