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蕈菌文献 » 正文

    我国茯苓人工栽培发展历程及主要技术特点


    【发布日期】:2022-01-10  【来源】:易菇网
    【核心提示】:茯苓Wolfiporia cocos(Schw.)Ryv.& Gilbn.== Poria cocos (Schw.) Wolf是一种广布于我国的古老大型真菌,从汉代《史记》、《神农本草经》等古籍对茯苓的记载看出,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即发现了茯苓,并由产区农民采挖野生资源用于人们的防病治病。
    我国茯苓人工栽培发展历程及主要技术特点
    王克勤(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武汉 430074)

    茯苓Wolfiporia cocos(Schw.)Ryv.& Gilbn.== Poria  cocos (Schw.) Wolf是一种广布于我国的古老大型真菌,从汉代《史记》、《神农本草经》等古籍对茯苓的记载看出,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即发现了茯苓,并由产区农民采挖野生资源用于人们的防病治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医疗保健对茯苓的需求日渐增多,野生资源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从而促进了茯苓野转家种和种植产业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多年调研资料的总结并结合自己工作的体会,提出我国茯苓人工栽培历史大约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时期,现将其不同发展时期的成因、产区迁延及主要技术特点等概况分述如下,与大家商榷。

    一、探索试种栽培期(南北朝至明代初期)

    古代,我国产区农民在探寻、采收野生茯苓的同时,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着野生转为家种的探试。由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有关“(茯苓)彼土人乃假斫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的记载推断,我国1500多年前即进行了茯苓野转家种的探索,经不断总结,得IG提高。由南宋《癸辛杂识》记载的“近世村民乃择其小者,以大松根破而系于其中,而紧束之,使脂渗入于内,然后择其地之沃者,坎而瘗之,三年乃取,则成大苓矣”的记述看出,当时茯苓栽培技术已与近代相近。期间,全国大部分产区虽在进行野转家种的尝试,但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种植,茯苓商品家野兼有,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茯苓药材主要由山东-河南-陕西一带产区供应;试种的栽培用材主要为温性松树,如油松Pinus bulaeformis Garr.、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等。

    二、规模栽培形成期(明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

    宋末至明初,我国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森林资源迭遭破坏,经济发展滞缓,药材生产严重受挫,原以北方为主的茯苓栽培的试种产区相应南迁至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并逐渐形成大规模栽培,生产提供的商品供应全国,成为全国茯苓的主要产区, 并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末。据湖北省《罗田县志》记载:元朝(罗田)即有茯苓种植,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清乾隆三年(1738年)湖北优质罗田茯苓,即正式挂上“九资河”牌号向蒙古、日本及东南亚等地销售;1915年“九资河茯苓”参展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并以其优良的商品质量倍受赞赏。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统计,1956年,湖北茯苓产量多达325万㎏,约为当时全国产量的60%。1977年,湖北英山、罗田、麻城,安徽岳西、金寨、霍山等大别山茯苓产区县被定为全国茯苓药材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

    该时期的主要技术特点为:

    1、栽培用材主要为暖性松树,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等,并进行削皮留筋、锯筒码晒等技术处理;

    2、使用新鲜菌核为种源进行扩大繁育,采用“发汗回润法”进行产地(初)加工,种植农户经“父传子带”多采用“打接引”方法进行种用肉引(菌核)的复壮及选育,并建有优良茯苓种源种子田,从而保障了茯苓栽培产品的质量、产量,并以此统领全国五百多年。故该时期俗称为茯苓的“肉引栽培”。大别山产区为我国茯苓传统栽培产区;

    三、引种推广栽培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茯苓等多种中药材供应极度紧缺,为缓解当时常用中药材供销失衡及“配方难”的现状,中国药材公司在当时“计划经济”的框架内,组织湖北、安徽技术人员,调运茯苓鲜种(鲜菌核),支援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进行引种栽培,在全国推广茯苓种植技术,发展茯苓新区生产;从而使茯苓药材产区由原鄂豫皖大别山区外,增加了浙闽、闽粵赣、粵桂、赣湘、湘桂黔等5个新兴栽培产区,主要产区县为湖北罗田、英山、麻城,安徽岳西、霍山、金寨,河南商城,广东信宜、高州、新丰,广西岑溪、苍梧、玉林,福建尤溪、三明、沙县,云南禄劝、武定等地。(见图 1)

    该时期的主要技术特点:

    1、在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指导下,湖北于1970年完成的“茯苓纯菌丝菌种”研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经在全国推广应用,开创了我国应用纯菌丝菌种,代替传统鲜菌核做种源的茯苓栽培的一个新的技术时期,故该时期俗称为茯苓的“菌种栽培”时期。

    2、由湖南靖州自主研发成功的“茯苓松蔸原地栽培方法”,充分利用产区计划砍伐松林资源遗留的废弃树蔸,经技术处理后接种菌种栽种茯苓,该方法不但将废弃的松蔸变废为宝,扩大了茯苓生产培养料来源,缓解了林药矛盾,而且减少了备料环节,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投资,深受茯苓药材生产者及产区地方政府的欢迎。该项技术经推广已普及至湖南怀化、通道、会同、遂宁,贵州黔东南、黔西南、黔南州,广西百色,广东韶关、信宜等地,并成为新兴茯苓产区的首选栽培模式。

    四、规范化种植探试期(20世纪末至今)

    茯苓新产区的扩大,缓解了紧缺的药材供应,但传统药材的道地性遭受到极大冲击,不同产区的种植方法和加工技术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药材产量大起大落,商品外观松泡、内在质量不稳等现象日趋明显,严重影响了人民用药安全和对外贸易信誉。尤其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进入WTO,为稳定药材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外贸出口,全国开始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GAP基地建设。湖北、湖南、云南等省相继承担国家相应科研课题,开展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探试茯苓GAP基地建设的途径。其中:

    1、1999年以来,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带领相关单位,相继承担并完成了“九五”至“十二五”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等7项国家和湖北省重点科研课题(见表1),取得了茯苓诱引栽培方法等技术发明专利7项(见表2)();制定了九资河茯苓、茯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茯苓生产技术规程等3项湖北省地方标准;“九资河茯苓”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英山茯苓”被授予原产地保护产品,均成为我国茯苓名优产品品牌。同时,在开展规范化种植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在英山、罗田协助北京同仁堂、湖北九州通医药集团,建立了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原料生产基地。并于2013年,分别通过了国家GAP认证。

    2、据《湖南省靖州县药材志》记载,中科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在靖州取样研制的“5.78”茯苓菌种,于1974 年获得成功,并沿用至今;2010年,靖州县湘黔食药用菌研究所,采用系统选育方法选育出的“湘靖28”茯苓菌种通过审(认)定,并进行了品种登记;2012~2014年,湖南补天药业公司牵头组织湖南、安徽、湖北、云南产区承担并完成了工信部重点支持的“茯苓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其中湖南补天药业公司在靖州建设的茯苓药材基地,于2013年通过国家GAP认证;“一种茯苓新菌种及其高效栽培技术”获得技术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366610X);制订并发布了靖州茯苓菌种、靖州茯苓袋料栽培技术规程、靖州鲜茯苓、靖州干茯苓等4项湖南省级地方标准;“靖州茯苓”分别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原产地保护产品等荣誉称号。同时,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采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方法选育出的“闽苓A5”茯苓菌种,于2013年通过审(认)定,并进行了品种登记;

    3、主要产区进行的茯苓规范化种植研究及基地建设的探试,促进了全国茯苓栽培和产业化的发展,该时期我国经济腾飞发展,医药需求大幅度增加,茯苓药材生产经多年市场经济调整,湖北、安徽等传统栽培产区的生产进一步得以巩固;福建、广东、广西等20世纪70年代引种发展起来的新产区,因难以适应开放的药材市场经济的冲击及药材商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多数萎缩,逐渐停滞。近年来,河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已不再进行较大规模种植,茯苓药材主要栽培产区相应迁延至湖北、安徽、湖南、贵州、云南等省。主要产区县为湖北罗田、英山、麻城、恩施、利川、咸丰、十堰,安徽岳西、金寨、霍山、潜山,湖南靖州,贵州雷山、麻江、剑河、独山及遵义、毕节等地区,云南普洱、保山、丽江、大理、楚雄、腾冲、临沧等。(见图2)

    4、该时期的主要技术特点

    (1)传统栽培产区湖北省自主研发的茯苓菌核定点培育“诱引栽培”技术,获得成功。该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其栽种成活率及结苓(菌核形成)率均达到100%,与传统“段木菌种栽培”相比,其产量将增加30%,产值增加10%,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经多年推广,现已在大别山产区普及应用,在福建、贵州、云南等产区初步试用,均反映良好;

    (2)湖南靖州茯苓协会发挥自身优势,组织技术人员推广茯苓“松蔸原地栽培”技术,在开辟并巩固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等新兴栽培产区的同时,逐渐开辟四川、重庆、江西、陕西等栽培产区,将在全国掀起又一轮新的茯苓生产高潮;

    (3)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茯苓研究团队,在获得“茯苓袋料栽培方法”技术发明专利授权的基础上,开展了“茯苓代料栽培”的深入研究,将为我国古老的茯苓药材生产部分或完全摆脱对松树资源的依赖,从根本上改变原始落后的农副业生产栽培模式,逐渐步入规范化、工厂化。集约化、智能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1  中国茯苓野生资源分布及主要栽培产区(摘自《中国中药区划》199 


    图2  近年中国茯苓生产栽培产区

     
    关键词: 茯苓 栽培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