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冬种红松茸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技术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系电话:020-37252978
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中科1号红松茸”或选择适合我省冬种的其它优良品种。
2.种植基质配制:充分利用当地农林废弃物资源为原材料,如稻草、玉米秆(芯)、谷壳、粗木屑(刨花)和园林修剪物等,经科学调配后发酵15天左右,发酵后基质的适宜含水量约为70%、pH值6-7。
3.种植场地选择:选择有水源的地方做种植场地,稻田、果园、旱地等均可。
4.种植场地清理:如果种植场地杂草和灌木较多,需要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中,严禁使除草剂。
5.种植基质含水量调整与铺设:将发酵好的种植基质含水量调整至75%左右,然后成垅铺设到地面上,垄宽约40厘米,垅距约60厘米左右,厚约20厘米,铺设好的基质上窄下宽成龟背状。基质铺设时,垅宽和垅距可依地面平整等情况进行调整。在基质铺设前,先在地面洒施少量生石灰。
6.菌种播种:将菌种掰成约大母指粗细的小菌块,均匀点播在铺好的基质中,播种深度约10厘米,小菌块间距约10厘米。
7.覆盖:种植完成后,尽快以稻草等覆盖保湿。
8.水分管理:种植过程中,需浇水以保持基质湿润,当基质含水量低于65%时,需要浇水。
9.子实体采收:在子实体长大且菇盖尚未打开前采收,以方便包装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