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病虫防治 » 正文

    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及防治


    【发布日期】:2010-09-02
      相关文章: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朱建标1 郭倩2 谭琦2 凌霞芬2 郭力刚2
      (1 上海市南汇区食用菌技术推广站;2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201106)
      近年来,秀珍菇生产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加,但随着生产的扩大,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轻则减产重则无收。笔者根据多年栽培秀珍菇的实践经验,就其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探索,现对其发生及防治办法浅析如下。
      1 黄菇病子实体发病症状
      黄菇病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的,一般情况下,该病发生是菌袋表面有精液状病原菌出现,菌丝有泛黄症状,有时该病菌也会直接侵害菇体,使受害菇出现病斑。病菇清理后对下潮菇没有影响。该病从幼菇期到成熟期都有可能发生,被染菌后菇盖或菌柄局部呈黄色,严重时结体全部呈焦黄色,菇体生长缓慢,逐渐僵化直至整株干缩,菌接常扭曲,属典型的于腐病;另一种受害菇体出现局部淡黄色斑点,多从菌盖边缘向内生延扩散,发病部位有粘湿感,并产生腐烂,病情严重时,病菇全部呈淡黄色水渍状腐烂,并有粘稠状分泌物,散发出恶臭,为典型的湿腐病。
      2 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
      2.1 传播途径
      病原菌可以通过水、病菇、昆虫、空气、人工操作、土壤、培养料等途径传播,喷水、病菇,以及操作工(特别采菇工)可能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途径。
      2.2 发病规律
      正常生长的培养料表面和子实体上常有这种病原菌存在,但一般在高湿的条件下才会发病。出菇时;当外界气温高于18℃,由于蔬棚内菌包场式密集排放,常常通风不良,加之出菇管理阶段用水频繁,菇体长时间呈湿德状态,在出菇密集时,菇表多余水分不能很好散发时,常常引发黄菇病的爆发,该病病情恶化快,菇体一旦染病,通常数小时内便出现明显病斑和发黄症状,1-2天就能殃及健康菇,严重时减产 30-50%以上。据调查:①该病在头潮苗发生的比例较高;②温度偏高有利于该病的发生;③菇棚通气盖,用水频繁湿度大,该病较为常见;④用浅色品种或出落密集型的品种,一般较易感病;⑤栽培管理用水的水质洁净度差,也会造成该病频繁发生。
      3 黄菇病的预防
      3.1 提高秀珍菇菌包自身的抵抗力
      培养秀珍菇菌丝生健康的菌包,不断能增强其抗病的能力,能减轻秀珍菇子实体黄菇病的发生,笔者曾用高浓度的假单抱杆菌悬浮液喷在幻嫩秀珍菇菇体表面,并未引发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因此,现们应提高菌种的纯度,特别是栽培种的纯度。使用纯度高的栽培种可以从一开始防止菌包带有呈休眠状态的杂菌抱子这些杂菌在秀珍菇菌丝生长健康旺盛时不会产生危害,但随着菌包出菇后菌丝抵抗力下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这些潜伏的杂菌将对菌包产生较大的危害;在华东地区,秀珍菇栽培一般采用熟料,因而一定要严把培养料的消毒灭菌关。
      3.2 不要盲目提早出菇期
      菇农为了提高收人,常会受到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在自包发菌未达到充分成熟时就匆忙强行进行冷刺激出菇处理,由于菌包内营养积累不够,而冷刺激后原基较多,菌包内的营养供不上子实体的生长,造成于实体对外界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菇棚内,特别是子实体表面游离水存在,又不能及时吹干的情况下,容易引发黄菇病;同时,在菌包成熟度的情况下,要么出菇不整齐,严重影响产量;要么出菇整齐,在一夜之间,即使没有病虫害的侵害,也会因为外界环境的细小波动,造成毁灭性的小菇萎焉,颗粒无收。因此,建议在头潮菇,应在菌包发满后,在20-25℃的环境条件下,后熟20-25天,温度低时,还要适当延正常出菇的。
      3.3 科学使用低浓度的氯制品或漂白粉液有利于控制病情
      由于菇棚内菌包的密集排放以及菌包菌丝活力较高,产生的生物热较多,菌包开包后,培养料表面直接裸露在空气中,表面水分散失严重,易干,菇农常常陷入少喷水,大通风,造成菌包表面发于,无菇可出,而小通风,多喷水,又出现黄菇病用发的两难境地,最终菇农会选择后者。频繁喷水和相对限制通风已成为秀珍菇栽培管理的常用手段。笔者经过大量的调查实践发现,在每次喷水时加人 250-500mg/kg的漂白粉液或相当的氯制品液,同时结合喷水后的 15-30分钟大通风,有利于缓解病情的发生,在菇棚内使用自动喷雾装置控制单次的喷水量,防止菇体表面积水,结合多通风有利于控制黄菇病的爆发。
      3.4 选用抗病性品种
      调查发现浅色菇种的黄菇病发生频率较高,而深色带的发生频率低且危害轻。因此,建议在黄菇病发生频繁的苗场因根据自身的情况,筛选出适合自己菇场的抗病性品种。
      3.5 及时治理受害菌包和病菇
       一旦发现病菇,应派专人进行清理,防止病害的传播。同时也应及时适时的采收,降低菌包表面子实体的密度,特别对于出菇密集的菌包,要提倡早采,分批采,以调节菇群之间小范围的湿度。
      秀珍菇细菌性引发的黄菇病要从多方面采取预防措施,综合防治。首先是病害多发菇场应选用抗病力强的深色品种;其次提高栽培种的纯度和尽量降低菌包杂菌基数,提高菌包的健康活力;保证菌包的成熟度,菌包发满后,应后熟20-25天:在黄菇病多发的菇场,应把使用低浓度的漂白粉水进行喷水形成制度;同时也应加强菇棚内的湿度和通风管理,保持菇棚内空气新鲜。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