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蕈菌文化 » 正文

    破茧冲动---古田食用菌专题(三)


    【发布日期】:2010-09-10  【来源】:福建日报

      古田食用菌产业升级解读之破 茧 冲 动
      福建日报记者 吴孝武 林世勋
      一个从草根中走出的区域特色产业,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洗练中破茧而出,实现升级,走上具有现代意义的产业化轨道,从而成为市场的领跑者
      升 级 梦 想
      草根之茧反过来表明了古田食用菌产业巨大的升级发展空间。这成为古田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的最大信心来源。
      草根之茧固然是成长之囿,但反过来看,这却表明了古田食用菌产业巨大的升级发展空间——尤其是在食用菌产品因营养和保健双重功效正受到人们青睐、专家预言食用菌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的背景之下。
      这一点,正是古田把食用菌产业立为当地支柱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做大做强的最大的信心来源。
      其实,这种冲动早在2001年就萌发了。由时任古田县长的林鸿主持的《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有一个鼓舞人心的分析——200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400万吨,人均消费量仅300克;全球总产量660万吨,人均消费量不足120克。如果人均消费量提高到500克,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古田并非没有竞争对手——山东已提出建设食用菌强省,近期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年出口值2亿美元。但从现有的产业地位分析,只要古田能及时实现产业升级,保持领跑的位置,就可以在未来可预期的市场增长中抢得更多的份额。
      3年过去,这份报告所提出的部分设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如工厂化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和名牌建设工程。这些都成为后来古田提出的“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兴菌”三大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从工厂化到工业化
      要实现从家庭式分散小生产到工业化生产的产业升级,需要一个可能比较长,而且需要付出相当努力和智慧的过程。
      栽培工厂化是古田推动最用力、效果也最明显的改造项目之一。这种古田菇农首创的专用标准房和专用棚的生产模式,是对以往的庭院式生产的重要突破,具有控温、控湿、周年化生产和降低污染的功能,从而保证了产品的标准和质量,同时提高了产量。
      在政府每间300元财政补贴的激励下,目前,全县共推广了24000多间专用厂房和专用棚,主要菌种的推广率达到90%。
      如果说专用房实现的是生产的工厂化,仍属技术创新范畴,那么,基地化则实现了生产的工业化,是一种制度创新,是改变家庭式分散小生产的有效解决方案。
      在过去几年间,胡捷不遗余力呼吁基地化。在他看来,这项旨在改善生产组织的制度,按照企业而不是家庭,工业流水线而不是手工小作坊的模式组织生产,具有质量更加可控、标准更加统一、劳动力更加稳定、工序更加专业化以及规模化,从而生产率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的特点,当是今后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方向。
      戴维浩说,研发、制菌种比栽培更赚钱,但搞基地又比研发、制菌种更赚钱。胡捷以银耳为例算了一笔账——投资60万,可建40间标准房,按40天的生产周期,每年可生产四批,一间房一批可获净利3000元,一年总收益可达48万,几乎可当年收回投资。
      在这方面,古田探索出三种模式。
      一是研发 基地,研发企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如兴华真菌研究所去年在吉巷建立冷库调温型反季节杏鲍菇生产基地;
      二是公司+基地,加工营销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如福州田园公司在黄田镇建立无公害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
      三是政府的示范基地。如凤埔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凤都的无公害食用菌示范基地、国有综合农场的古田银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另外,部分专业村如极乐村的栽培户联合体,也具有基地化生产的部分特征。
      不过,基地化并不能打通产业升级的全部通道。基地建设目前仍处起步阶段,规模一般不大。更关键的是,要以某种方式整合包括研发、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在内的产业资源,把分散的手指握成拳头,从而打造更加强大的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目前,古田已建立了食用菌加工园区,并有一批企业进驻,而且正着手引进一家马来西亚的上市公司,总投资近1个亿,增扩建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补长产业链中加工环节的短腿。另外,计划组建古田商会在食用菌主销区的分会,通过行业规范和自律,避免无序的恶性竞争。
      尽管这些都将极大改善古田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但仅有这些还不够。在胡捷的设想中,一揽子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是,组建一个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拥有从研发、生产到加工、营销一条龙业务的集团公司,作为拉动产业成长的火车头。
      胡捷提到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的例子。这家拥有亚洲最大食用菌基地的全国第一家食用菌业上市公司,研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拥有1万多亩工业化生产基地,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197万元,主营业务利润10587万元,令胡捷向往不已。
      其实,集团化经营古田县早有筹谋,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2002年11月,古田县食用菌经销协调办公室就提交了一份组建“福建银耳集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尽管由于种种条件所限,这一步至今尚未迈出,但胡捷坚信,这必定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他说,正准备组织一批人员到外地考察取经。
      当然,正如余新奇所言,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可能比较长,而且需要付出相当努力和智慧——包括来自民间的和政府的——过程。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
      实现古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才是真正的破茧之作。但这需要更多的市场洗练。
      考察古田食用菌产业的成长路径,经历了从依靠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实现产业成长,到以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发展的历程,现在正进入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阶段。
      以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制度创新才是真正的破茧之作。正因为如此,基地化生产的推广要比工厂化栽培艰难得多,实施集团化经营需要更多的市场锤炼。
      上世纪90年代,古田食用菌产业一度发展停滞,经过调研,决策者发现,这是因为流通体制的障碍。后来,进行了流通体制改革,组建食用菌经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激活市场营销,从而使古田食用菌产业在2001年后重现高潮。
      记者在古田采访时,常被民间活跃而顽强的创新力量所感动。现在正在进行中的从家庭小生产到现代企业的制度转变,民间仍是而且应当是创新的主体。但一些问题,不是民间能自行解决的。
      比如,当年大丰与另两家公司合并,努力了一年多,现在有了一定规模;但当它想自建基地时,却力不从心,资金和人才问题难以解决。余新奇说,通过银行融资在当地几乎不可能,管理人才也难找,每次招聘,应聘者连高中生都凤毛麟角。
      事实上,在这种制度创新过程中,政府应当而且可以大有作为。比如,如何通过更有效率的方式,为企业搭建融资和人才平台?据说,古田民间储蓄余额高达20亿,如何让这些资金形成食用菌产业资本?
      有人建议,可以借鉴一些现代农业公司的成功模式,由加工营销企业租用散户菇农的菇房建设基地,同时聘用这些菇农成为企业员工,菇农获得固定的租金和工资收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统一的标准组织生产,获得质量和数量更加稳定的产品。那么,如何促成这种联合?
      推动千家万户进入食用菌产业,让更多的人从这个产业的发展中获利致富,体现了公平的原则,是政府的责任所在;但更多地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可以成就更高的产业效率。政府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做出权衡,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理想均衡?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