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云南人工食用菌产业需做大做强


    【发布日期】:2012-08-21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熊燕
    【核心提示】:日前,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的“人工食用菌新品种GAP产业化栽培示范”作为云南省科研机构联合会的重点项目向社会推介,以寻求合作伙伴,将云南人工菌标准化栽培做大做强。
        云南的野生菌独一无二,云南的人工菌是否也能一枝独秀?随着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人工菌GAP标准化示范基地的诞生和逐步扩大,有机人工菌也将如云南野生菌一样,成为叫得响的云字品牌。
           一朵野生菌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朵人工菌的成长,需要良好的菌种、接种技术和出菇条件。和野生菌相比,人工菌少了些天然的韵味,却多了一些科技的成分。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们或许会将更多的票投给“天然、安全”,那和野生菌相比,人工菌要怎样种,才能像野生菌那样,让人趋之若鹜呢。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的一项科研成果给出的回答是:有机。如果人工菌能达到有机标准,那它的安生性应该还高过现在人工催生的野生菌。日前,该所的“人工食用菌新品种GAP产业化栽培示范”作为云南省科研机构联合会的重点项目向社会推介,以寻求合作伙伴,将云南人工菌标准化栽培做大做强。

      增 量 食用菌产业需做大
          人工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且味道鲜美,不少菌类食药兼用。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一项资料显示:全国食用菌产量1987年只有5万多吨,1990年突破100 万吨,到2008年达1000多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65%,总产值700多亿元,在全国农业产值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位居第六大类农产品。到2010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2201.2万吨,占全世界食用菌产量的75%以上,总产值达1413.24亿元。其中双孢蘑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茶树菇平菇黑木耳、草菇、滑菇、银耳、灵芝等,是我国目前具有较大消费市场的主要人工食用菌。
           云南省虽是野生菌王国,但人工食用菌市场需求也很大。据估算,仅昆明市每天的人工食用菌产量就约30-50吨,每年达1万多吨。随着对食用菌营养和健康功能研究的深入和诸多疗效的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人工食用菌消费市场仍将持续旺盛,人工食用菌产业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但让人遗憾的是,我国食用菌栽培虽然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占世界食用菌栽培面积的92.5%,但我国食用菌生产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每公顷产量还不到荷兰的十分之一。
           目前食用菌栽培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种:农村简易设施栽培为主,部分城镇工厂化栽培。我国采用现代设施栽培食用菌的企业有约200个,主要栽培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白玉菇、双孢蘑菇等,其产量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约5%。这些企业多成立于2000年以后,主要靠引进技术设备与自创技术相结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尤其在菌种培育、液体菌种应用、工厂化自动程度、环境控制技术、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目前利用现代设施栽培的仅有金针菇和杏鲍菇等少数几个品种。液体菌种在工厂化生产中罕有使用。
          云南省的人工食用菌设施栽培和全国相比,又更为弱小一些。食用菌生产主要还是以农村家庭分散型、小规模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进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设施栽培仍将是我国食用菌发展的主流。因此,对农村食用菌优质安全高效GAP生产技术进行研发,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求 质 食用菌产业需做强
           由于食用菌产业在规模、产量、品质、安全、加工、效益等多个方面呈现出增量化趋势。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对产业发展的要求,食用菌栽培模式将逐步向机械化、规范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据专家介绍,食用菌人工栽培可以通过建立和实施“GAP (良好农业规范)”来实现人工栽培的安全和有机。食用菌栽培方式与水果和蔬菜的栽培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栽培基质、菌种制备均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研制出符合食用菌栽培的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农业规范 食用菌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对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工作,十分必要。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在收集10000余份食用菌标本,菌种5000株基础上,掌握了常规菌种生产技术和部分新品种的特殊制种技术,并配备有菌种常规生产设备。按GAP规范要求,该所开展了菌种、栽培、采收、运输、贮藏全程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集成GAP全套栽培技术,形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据了解,按GAP流程研发出的菌种规模化生产技术,配套建有菌种规模化生产线,可使菌种污染率下降8%、人工栽培的平均生物转化率由40%提高到60%,优级品率达到90%,菌种质量和食用菌反季节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针对食用菌产品保鲜难题,项目组还应用保鲜、贮运技术,使采摘后产品与进入市场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确保鲜菇的品质和高经济价值。目前,项目已在昆明、曲靖等地建立了食用菌规模化栽培示范基地,已带动基地周边农户参与,实现了产业化。
     
    关键词: 野生菌 人工食用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