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古田银耳盛开着财富与希望


    【发布日期】:2013-06-21  【来源】:闽东日报  【作者】:郑成辉
    【核心提示】:2001年7月21日,“古田银耳”获国家工商总局认证,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此,古田银耳走出了“有品名无品牌”的时代,逐渐形成专业化、基地化、周年化的生产格局,成为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来源。
     
    古田银耳规范化、集约化生产。   李鸿驰摄

      在古田这座芬芳绚丽的食用菌王国里,古田银耳是“中国食用菌之都”独树一帜的产品。犹如一朵盛开不败的美丽银花,为古田人民带来财富与希望。
      2001年7月21日,“古田银耳”获国家工商总局认证,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此,古田银耳走出了“有品名无品牌”的时代,逐渐形成专业化、基地化、周年化的生产格局,成为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来源。
     
      历史悠久 声名远扬
      古田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据《古田县志》记载,早在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9年),古田境内就有人从事香菇生产。上世纪70年代以来,43万古田人民以其勤劳的双手,使食用菌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得到了“中国食用菌之都”、“银耳之乡”的美名。
      银耳俗名白木耳,是我国民间久负盛名的滋补品。唐朝以来,银耳一直是历代皇家贡品。为降低银耳高贵的身价,古田人从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就开始探寻银耳的人工椴木栽培技术,二十世纪60年代末取得成功;1978年,该县菌农戴维浩首创了银耳袋栽技术;1983年,菌农陈华贵等利用棉籽壳试种银耳成功,不仅节约了大量木材,而且单位产量提高30%。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地仿效古田大种银耳,使“古田银耳”风靡全国。
      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伴随着银耳生产技术的不断普及创新,以及配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银耳生产在古田迅猛发展,成为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生态效益最佳、发展前景最好的品种之一。
     

    工作人员在检测银耳是否符合标准。
     
      品牌树立 产业复兴
      品牌是金,质量为王。为更好地树立“古田银耳”这一品牌,古田县委、县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质量监管,完善标准的制订工作,规范品牌使用,逐渐加强培育古田银耳产业。
      “过去,农民种植银耳,管理非常粗放,银耳产量低,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没有进行加工包装,缺少附加值,效益不高。”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副局长谢德松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保障古田银耳产品质量,古田县在菌种质量方面进行持证上岗制度,改善银耳品种结构,提高产品优质率;在生产环节上推广新技术,根据银耳生物学特性和市场对品质的要求,推广银耳栽培标准配方,建设新式银耳规范化生产出菇房,鼓励企业建立备案基地和自建基地,按标准化要求生产绿色无公害银耳;同时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力推广朵型圆整、色白、产量高的银耳新品种;加大对古田银耳安全生产技术宣传、指导,以服务代监管,以服务促质量,保证古田银耳质量,保护品牌声誉。
      在发展模式上,鼓励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和“大户经营”的模式,培育龙头企业,通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及科研诸多环节有机联结,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著名商标企业积极开展古田银耳深加工产品研究开发。出台扶持政策,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式的种植户联合起来,形成基地化、企业化、标准化模式生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充分发挥著名、知名商标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使产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坚实。
      2001年,古田银耳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4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2008年,古田银耳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负责银耳领域相关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2012年,古田县政府正式印发《古田银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2013年5月20日,《食用菌栽培原料用棉籽壳》省地方标准获批正式开始实施。2013年7月1日,《银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和《银耳生产技术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即将实施。
     

    工作人员在分装银耳。 

      富农兴企 互利共赢
      “以前银耳价格不高,生产、加工、销售都要靠自己,银耳种植的量不大。现在不同了,我自己就拥有十几间菇房,年收入二十多万元。”从事银耳种植30余年的古田县极乐村村民林昌文说。
      据了解,该村目前有100多户人家从事银耳种植,菇房1000多间,其中标准菇房500多间。像林昌文这样的古田人比比皆是。靠着银耳,古田人的生活越过越滋润。
      银耳富民,产业兴企。银耳种植还壮大了一批涉及银耳种植、加工、销售企业。古田县吉发食用菌有限公司是该县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董事长林春菊告诉记者,自2010年公司获得“古田银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授权以来,公司销售的银耳通过加工包装进入了药品超市,产品单价平均增长了3至4元。由于产业链延伸、产业壮大,近年来古田银耳干品的收购价格也逐渐从13至14元涨到17至18元,银耳产业已逐渐形成了一条坚固稳定的产业链。
      据了解,目前该县已建立100多个银耳栽培专业村、1家食用菌研发中心、27家食用菌民营科研院所与97家菌种场等技术研发力量。全县从事银耳加工、销售的省级、市级龙头企业16家,地标许可使用企业已达到11家,获得QS认证的食用菌加工企业45家,食用菌经销企业500家,还有多家出口企业,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大商场形成相对固定的销售网点和渠道。
      2012年,古田银耳鲜品产量达28.04万吨,占全国银耳总产量的95%,占世界银耳产量的90%。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