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房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及展望


    【发布日期】:2013-07-05  【来源】:十堰蔬菜网 
       房县地处武当山、神农架交接地带,位于专家誉为的“食用菌生产黄金线上”,是全国闻名的“耳菇名县”。早在唐代,房县耳菇就被钦点为“贡品”,形成了千年历史品牌。近年来,县委、政府把食用菌生产紧抓不放,食用菌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椴木食用菌常年保持在20万架以上,仿生态袋料食用菌达2000万袋以上,食用菌产量5200多吨(干品),产值4.8亿元,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一、艰辛的探索 
      历史渊源 房县人民自古以来就有栽培食用菌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传,唐中宗李显(庐陵王)被贬房陵后,心思郁结,久而成病,厨子以黑木耳入膳,中宗食后,感此物柔韧润滑,清神解郁。即入贡武后,武后大喜,钦点“房耳”为贡品,一度出现“百姓皆种耳、官商皆收耳”(清•房县志)的繁荣景象,由此推动了房县黑木耳大量种植。 
      文献记载 唐•苏恭著《唐本草注》中提到了房县黑木耳的人工栽培方法:“桑、槐、槠、榆、柳此为五木耳……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复之,即生尔”。清代《房县志》记载:“木耳有红、白、黑三种,白者尤贵。房东北有香山,骛利者货山木伐之,杈了纵横,如结棚栏。阅岁五六月,霖雨既零,朽木余液,凝而生之,获数倍。南山中亦然。今则刀耕火种,丛箐尽成町畦,所市多自西安汉中来也”。并在第十一册《物产类》中收录“香蕈”。 1991版《房县志》记载:“香蕈、香菇,本县香菌历史悠久,誉名中外。《湖北通志》记载:“木耳以郧属产者为最著名,世谓之郧耳”,房耳占郧耳总产的90%。人民教育出版社《种植技术》(86版)中关于黑木耳生产的记录有:“东北产量最多,湖北质量最好,郧耳品质最优”,在郧耳中又以房县黑木耳为上。这些记载充分说明房县是黑木耳、银耳、香菇的发源地之一。 
      长期以来,房县人民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技术,创立了一套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模式。 
      1、解放前,房县黑木耳生产只停留在野外半人工栽培状态。 
      2、五十年代采用老新耳杆间排接种,在香菇生产上总结出了 “干干湿湿”、“三阳七阴,花花太阳”等生产歌诀,产量逐步提高。 
      3、1968年6~8月湖北省供销社和国家商业部先后在房县召开了全省、全国黑木耳栽培生产喷灌现场会,突破了“人种天管”的栽培管理模式,产量大幅提高。 
      4、1971~1972年,先后两次改革,采用孢子液喷洒耳杆接种和采用木屑培养菌丝在耳杆打穴接种,重点攻关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改变了靠天收耳的生产历史。 
      5、1979年县供销部门开办了以军店食用菌公司为主的11个菌种厂,通过母种的引进、分离、提纯、复壮,选择出了区的域性品种体系。 
      6、 1980年,按照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要求,房县供销社总结编印了《黑木耳生产三字经》,在全国推广段木栽培技术。 
      7、1979年~1982年,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科教电影制片厂先后在房县拍摄了《黑木耳》、《千里房县木耳喜丰收》、《段木栽培黑木耳》等科教片、新闻记录和有关生产黑木耳专题影片。
       8、2004年,全省食用菌工作研讨会在房县召开。
       9、2012年,中央电视七台对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进行了宣传。 
      二、显著的成就 
      1、产业初具规模
       2012年房县食用菌生产规模为椴木30万架、仿生态袋料2000万袋(2004年始引进袋料栽培,仅185万袋);食用菌总产量为5200吨,其中黑木耳2200吨,香菇3000吨,实现产值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1.9亿元的13%,出口创汇4700万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5500美元的85%;全县有40%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从业人员近3万人,菌农从事食用菌产业的纯收入达2400元,占人均纯收入(全县人均4500元)的53%。
       2、技术趋于成熟 
      椴木栽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房县黑木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房县香菇》为统一标准,椴木黑木耳重点推广深孔、密植、喷灌栽培技术,实现当年春季点菌,秋季采摘,栽培周期从2~3年变成18个月,单架产量从8斤提高到20斤左右,最高达31斤,不仅见效快,而且产量比过去翻了一番多。仿生态黑木耳袋料栽培生产,实现1斤木屑生产0.1斤干耳,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十倍。 
      3、模式不断优化 
      2005年试验椴木资源二次利用获得成功,将椴木黑木耳、香菇出耳菇后的废弃物再利用生产袋料食用菌,实现了生物转化率85%以上,为资源再利用拓展了空间。袋料香菇在“春栽”、“秋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反季节栽培,实现了四季出菇,填补市场空缺,效益是原来的四倍,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 
      2008年开展园区化栽培,推行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50-300万袋规模园区已达到8个,年生产制袋能力1800万袋,建设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园300亩,全面实施“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推动了食用菌产业从过去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发展。 
      4、效益稳步提升 
      2008年房县黑木耳、香菇总产量2267吨,总产值15200万元,出口创汇总值1125万美元;2009-2012年,黑木耳、香菇的总产量分别为3181吨、3920吨、4651吨、5200吨;黑木耳、香菇的总产值分别为24802万元、35280万元、42510万元、48320万元;出口创汇分别为1738万美元、2588万美元、4561万美元、4700万美元。2012年与2008年相比,总产量、产值、出口创汇分别增长130%、218%、318%。经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价值评估,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品牌价值从2009年的1.0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6亿元。 
      5、企业日益壮大 
      截止2012年,房县食用菌龙头企业达到7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5家。聚达公司、神武山珍公司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经合组织达到27个,房县地理标志耳菇生产“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67个,占全部专业村的58%,培植生产经营大户1400户。产品销往香港、日本、东南亚、德国、法国、比利时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4700多万美元。 
      房县瑞丰公司引进黑木耳精选压块真空包装技术,湖北诗祖故里食品公司、神武山珍食品公司新建了标准化的生产车间,世界500强的“中粮集团”在房县投资建设“食用菌健康食品加工产业园”。
      6、品牌逐步树立 
      1952年,政务院授予“房县黑木耳风行全国”锦旗。 
      1957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房县黑木耳畅销五大洲”锦旗。 
      1986年,商业部把房县列为全国黑木耳、香菇生产重点县。 
      2006年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即通过国家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2008~2009年,“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通过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分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011年,“房县黑木耳”被评为“十堰市十大名片”、“湖北省名优蔬菜”金奖、“2011年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100强品牌”。 
      2012年,房县被评为“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 
      三、面临的挑战 
      1、菌种生产亟待加强 
      菌种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食用菌产品质量、产量的高低。目前全县黑木耳、香菇品种多而杂,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种,适宜房县栽培的优良品种引进、选育、推广工作滞后。 
      2、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 
      房县是湖北省第一林业大县,阔叶林面积24.5万hm2,其中优质椴木树种栓皮栎和青岗栎面积达12.4万hm2。尽管受天保工程限额采伐限制,年生产配额仍能达到每年20-30万架黑木耳、6万架香菇的规模。按现有的技术水平,椴木黑木耳产量能达到3000吨,椴木香菇产量可达850吨,还有36%枝桠产品可做袋料3000万袋,可产香菇6000吨。如果把3.5亿公斤的阔叶林木边角废料、木梢枝丫只利用15%,可做袋料2400万袋,可生产菇类4800吨,上述合计可生产食用菌干品1.4万吨以上。据统计,2012年房县食用菌总产量仅为5200吨,生产规模、生产量与资源状况极不相适应。 
      2008年,国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房县黑木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房县香菇》,但受传统粗放生产模式的影响,农户在种植上的随意性强,加之食用菌技术力量不足,食用菌技术更新滞后,新品种、新材料、新技的引进试验与示范推广进度缓慢,食用菌标准化水平不高。
       3、深加工能力不足 
      房县食用菌仍然停留在粗加工上,产品简单分级后以大包装出口,没有进行系列化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据调查,50年代,1吨房县黑木耳可换外汇1.8万美元,现在房县黑木耳每吨出口价也仅在1.5-1.7万美元;80年代1吨香菇(三级)国内市场价格在20-22万元人民币,现在每吨香菇(三级)国内市场价格仅为6-7万元人民币。 
      4、品牌保护力度不大 
      房县耳菇有千年品牌历史,但房县缺乏品牌保护意识和品牌保护手段,忽视了品牌的进一步打造,这些金字招牌在岁月的长河中被湮埋。“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通过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后,品牌保护有所加强,但由于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品牌形象策划、广告宣传、市场管理等工作举步维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不大,品牌效益仍未充分发挥出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