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云南:菌产业味犹存


    【发布日期】:2014-11-22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核心提示】:云南野生菌保护发展促协会长刘培贵表示:“虽然每年野生菌的产量看似增长,但却是一种假象,因为目前一年比一年的产量上升是因为投入了更多人力参与采集,而且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采集野生菌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产量才会呈上升趋势。”

    “第一次尝到云南的山珍海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土鸡炖青头、鸡枞,火腿炖青头、鸡枞的清香味和炒牛干的鲜香脆嫩等,我呆三天成为必点必尝的主食。”

    王欣回忆,之后她除经商到昆外,还在吃菌季节抽出时间到云南,并邀约在滇朋友到多个盛产野生菌的县市和乡镇一起品尝野生菌。

    由于从品尝到爱好云南菌,她的商贸已从茶叶扩充到云南菌,特别野生菌鲜货与干货在上海等地的经销。

    这次到昆,就是借助昆明农博会采购与洽谈茶叶与云南野生菌货源供给。

    据其透露,她目前仅云南野生菌干货每年在沪的销售已达量已达5吨左右,销售额今年突破500万元。

    不少云南人并不认为野生菌是了不起的“山珍”,仅仅是雨季的时令菜,只有在需要向朋友推荐云南菜的时候,才会突然想起来,野生菌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值得花些心思一说。

    当然一旦到了推荐的层面,至少属于准正式“对外宣传”,“地方主义”思潮必然抬头,口风一变,煞有介事极尽溢美。

    称呼菌类,不管野生还是人工培植的,云南口语中,通常只有一个字眼,那就是“菌”:野生菌直接叫“菌”,“菌”前面冠以品种,比如“干巴菌”;人工培植的,统称“人工菌”,很少论及品种。有些时候,会在“菌”后面加上个“子”,叫做“菌子”。

    早在幼儿时期,很多云南人,已经开始在餐桌上接触野生菌。一些好味道、高营养、高安全级别的菌子比如鸡枞(正字提土旁+从,以下同)等,有可能早早就进入儿童食谱,没有菌肉,汤总会有一口。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