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国际蘑菇学会采后专家工作站在济南成立


    【发布日期】:2016-05-24  【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
    【核心提示】:“国际蘑菇学会采后专家工作站”在济南举行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茂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院长吴茂玉,以及来自国内外的业界专家出席了大会。
    工作站1.webp 
    工作站2.webp 
    工作站3.webp
      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备,2016年5月22日,“国际蘑菇学会采后专家工作站”在济南举行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茂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院长吴茂玉,以及来自国内外的业界专家出席了大会。
      中国食用菌产量已达3000多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食用菌产业也跃居为我国农业领域仅次于粮、油、菜、果的第五大作物,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和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形成了以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等大宗食用菌栽培,传统的鲜菇、干菇、罐头和盐渍菇等初加工产品为流通对象的行业格局。
      我国食用菌采后产业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物流保鲜方面:
      一是流通损失较大,由于食用菌水分含量高,组织柔嫩,在采后流通过程中高达30%-40%受病菌侵染和机械损伤,给生产和贮运造成较大损失和制约;
      二是基础研究薄弱,针对食用菌采后生理病理特性、褐变机理等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体系;
      三是物流标准体系不健全,包括质量标准、流通标准、冷链标准,以及电商对标准建设的要求等;
      四是整个产业链中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工艺缺乏、包装简陋、贮运保鲜设施、设备落后,而且存在物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五是系统解决方案缺乏,小试层面研究多,可操作性系统研究和应用推广少。
      在精深加工方面:
      一是主导产品逐步失去国际竞争力,食用菌的主要加工制品之一是罐头,2015年,我国出口食用菌罐头数量为24.03万吨,同比下降11.0%,而我国食用菌罐头面临美国反倾销调查、进口国对食用菌干品、盐渍菇质量要求逐渐升级等问题,使得我国食用菌采后初加工产品逐步失去国际竞争力。
      二是以产品初加工为主,且产品形式单一。鲜品、干品、罐头和盐渍品的销售约占销售量的90%以上,罐头及盐渍品营养成分损失严重,附加值待提高
      三是精深加工产品缺乏知名品牌。食用菌休闲食品、功能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受众较少。
      四是食用菌下脚料综合利用技术缺乏。畸形菇、残次菇约占食用菌总量的15%-30%,以年产2000万吨鲜菇计算,残次鲜菇数量可达300万吨以上,这些残次菇除用作粗加工原料及燃料外,大部分作为废弃物丢弃,不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国际蘑菇学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播食用菌领域的最新进展,食用菌物流保鲜与深加工技术是食用菌产业升级的关键,面对诸多瓶颈,食用菌采后产业需要创新、共享、发展的平台,因此,采后专家工作站应运而生。
      作为“国际蘑菇学会采后专家工作站”的承建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是专业从事果蔬食用菌采后工程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下设食用菌研究所,有一支专门从事食用菌采后研究的技术队伍,目前开发的食用菌保鲜、冷链、质量追溯、休闲食品、功能保健食品、食用菌粉等系列技术成果得到广泛转化和应用。近几年,济南果品研究院在章丘投资1个多亿,建设“果蔬食用菌冷链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果蔬食用菌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今年3月份以来,济南果品研究院又将中德两国政府共同投资8000万元的中国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研究中心搬迁到章丘产业园,因此,具备了食用菌冷链物流、贮藏保鲜、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科研、中试和产业条件。
      因此,吴茂玉希望,“国际蘑菇学会采后专家工作站”能够充分借助国际蘑菇学会及济南果品研究院在高端人才引领及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助力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
      吴茂玉介绍了“国际蘑菇学会采后专家工作站”成立后拟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
      包括流通技术创新、加工产品创新、质量控制技术创新。
      流通技术创新,主要研究保鲜和冷链物流相关理论研究、预冷技术、绿色气调包装、安全高效的保鲜剂等,以提高产品质量,保持营养成分,减少损失。
      加工产品创新需要向多元化产品开发方面转型,延长产业链,开发复合饮料、食用菌配料粉、休闲食品、大健康产品等高附加值产业。
      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包括建立质量自控、产品生产管理、产品质量认证和可追溯体系,对树立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消费者信心和市场认购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一方面定期召开产学研交流大会,了解行业需求,积极推广食用菌保鲜流通、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成果,改善因工厂化规模生产所创造的行业整体产能激增问题,将增长的产量转化为创收的潜在可能性,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另一方面为国内同行参与国际交流搭建平台,进一步扩大与国际同行间的学术、经贸合作与交流,充分向国际展示我国的行业品牌形象。
      三是搭建一个共享的平台。
      通过工作站网站,将建设食用菌采后技术专家库、采后技术优秀成果库和建设基础研究示范基地、中试研究示范基地和产业示范基地等方式,实现技术的快速转移、推广和应用。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