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食用菌第一股”星河生物缘何与食用菌“分手”


    【发布日期】:2016-12-02  【来源】:易菇网
    【核心提示】:从“食用菌第一股”,到无奈退出食用菌产业界,星河生物这些年来到底经历了什么?
      
      12月1日,曾经的“食用菌第一股”星河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交易的方式向创兴科技转让韶关星河、星河高新两家公司100%股权和西充星河52.16%股权,共计金额2.60亿元。交易完成后,星河生物将退出无竞争优势的食用菌业务,完成战略转型,以集中精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伽玛刀业务,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这意味着星河生物与食用菌行业彻底“分手”,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从“食用菌第一股”,到无奈退出食用菌产业界,星河生物这些年来到底经历了什么?小编在此梳理了星河生物与食用菌“联姻”到“分手”始末:   
      20150826-c491b3c8b2a33788_980<em></em>x3000
      缘起食用菌 
      1998年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主营食用菌研发、生产、销售;
      2000年  涉足食用菌产业化生产;
      2002年  率先实现金针菇工厂化生产;
      2004年  获得国家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也是国内首家被认证的食用菌企业;
      2008年  成为国内首家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的食用菌企业;
      2010年  星河生物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市盈率高达138倍,募集资金净额为5.64亿元,超募逾4倍星河生物股票上市,成为“食用菌第一股”。在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该公司在全国246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一。
      2011年,星河生物在业绩上达到了顶峰,当年其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3.60%;实现净利润5884.96万元,同比增长39.44%。 
    12-25-15-59-1
      转折
      2012年  公司更名为“广东菇木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踏足商超渠道,但商超渠道高昂的渠道费用,最终让“菇木真”铩羽而归。半年后,星河生物名字再现,菇木真“未来逐步扩大规模推广至全国”的计划搁浅。
      同年5月,开始了第一次重大资产重组,但停牌一个多月后,重组因各方的资产重组预案未达成一致而夭折。此后的5年里,星河生物又进行两次重大资产重组。
      2013年  公司又更名为“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市场环境及自身生产成本等因素,公司转盈为亏,年亏损1.6亿元。
      2014年  星河生物公布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与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以4.65亿元对价收购洛阳伊众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合计93%股权。该重组计划,最终因各种原因流产。
      全年业绩亏损2.93亿元,关停三个工厂,尝试布局大健康产业,并接触医疗器械。
      2015年  星河生物启动第三次重组,作价约11.25亿元收购玛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星河生物转入和农业并不相干的伽玛刀治疗设备领域。
      “弃菇从医” 与食用菌彻底缘尽
      2016年   12月1日,星河生物披露重大资产出售方案,拟以现金交易的方式向创星科技转让韶关星河100%股权、星河高新100%股权及西充星河52.16%股权。交易完成后,曾经的“食用菌第一股”将和延续了10多年的食用菌生产说了再见。
      依靠食用菌起步,到成为“食用菌第一股”,一度踌躇满志的星河生物为何放弃食用菌,我们对其历程进行简单梳理。
      竞争激烈: 金针菇毛利率大幅下滑
      2010年星河生物在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食用菌是个正在高速发展的朝阳行业,公司日产鲜品食用菌36吨,在全国246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一。到了2011年,星河生物甚至抛出“用3年时间打造4个自己”的豪言壮语。
      然而,转折点发生在2012年。据了解,2009~2011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数量翻番,这直接导致行业竞争加大,市场销售价格大幅度下滑。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工业化生产的金针菇售价自2011年便连续下滑,年均降幅在15%左右。
      星河生物在2012年也迎来上市后首次净利润负增长。2013年,星河生物进入亏损,净利润同比降幅扩大至2612.35%。
    今年上半年,星河生物金针菇产品的毛利率同比下滑超过10%。截至今年6月,其金针菇产品的毛利率已经从2009年的40.98%降到17.51%,目前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也处于较低水平。众兴菌业今年上半年金针菇的毛利率高达39.58%,雪榕生物今年上半年金针菇毛利率为27.71%。正在IPO的湖北如意情2015年公司毛利率为24.34%。
      据众兴菌业披露,2015年众兴菌业、雪榕生物、星河生物的食用菌产品单位成本分别为3.50元/千克、3.74元/千克和4.17元/千克,如果这一数据准确的话,那么星河生物的单位生产成本最高。
      星河生物在其发布的公告上表示,对于业绩出现巨亏,是受行业竞争持续激烈的影响,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同时成本上升、费用加大,再加上新乡项目的投资预判和市场变化趋势不相符合,造成了巨大的亏损。
       外地市场扩张不力
       除了大环境因素外,星河生物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外地市场拓展不力,渠道塑造未见成效。
      2010年上市之初,星河生物18个主要经销商中,其中12名在华南地区,广东省占8名。至2011年,星河生物的前五大经销商仍在珠三角地区,销售收入占比高达61.24%。
      2011年光大证券调研报告指出,星河生物目前采用经销商模式,但网络渠道仍比较粗糙,即使在优势地区广东,该公司覆盖面仍然较小,大部分地区并未覆盖。国内其他地区,该公司只有极少数零散经销商。
      星河生物实际上也对此早有意识。为了拓展西南部市场,星河生物2009年参与投资设立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星河生物控股51%。2011年,星河生物在河南新乡投资设立新乡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拓展异地市场。
      不过,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新乡星河生物于2013年11月已停止建设,随后被低价转手给众兴菌业。目前公司食用菌主要生产基地仍是韶关基地。
      此外,星河生物近几年对食用菌的市场战略判断也存在失误。
      上市之初,星河生物表示,为了完善产品结构,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公司通过自主研究和合作培育的方式,开发广东虫草、灰树花等新产品。
      2012年,星河生物加大投入,然而,虽然广东虫草子实体已经于2013年获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但截至去年底,星河生物的广东虫草仍未进入产业规模化生产阶段。另外,公司也曾坦言,“广东虫草是新资源产品,存在市场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星河生物曾因公司在经营运作中存在多方面不规范行为被广东证监局下令整改。同年,星河生物一批高管离职,其中包括多名公司发起人、核心技术人员。
      巨额亏损 被迫“弃菇从医”谋划健康产业
      星河生物放弃食用菌业务背后是公司巨额亏损的无奈之举。
      面对这样的亏损情况,星河生物不得不谋求变革,收购了伽马刀业务。根据星河生物公告,今年1至9月,公司食用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毛利率19.65%。公司医疗健康产业的主要产品有第一代头部伽玛刀、第二代头部伽玛刀、体部伽玛刀和医疗服务等,今年前九个月的营业收入约为1.13亿元,毛利率则高达72.75%。
      星河生物退出食用菌产业已成定局,“食用菌第一股”轰然倒塌,但是以伽马刀业务为首的星河生物正在逐渐壮大。
      星河生物与食用菌的缘起缘落,是一个结束,也是另一种新的开始!
     
    综合易菇网、每日经济新闻整理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