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小菌子还需大监管 云南全力打好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保卫战


    【发布日期】:2019-01-18  【来源】:春城晚报  【作者】:阿芳
    【核心提示】:做好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党委政府的期望。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具体行动,扎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切实减少全省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TIM截图20190118143510
      云南,山珍的世界,美食的天堂。野生菌无疑是美味芳香的一朵绚丽奇葩。野生菌,是大自然对云南的珍贵馈赠。每年雨季前后,这些生于山林、长于山林的“山中珍馐”陆续上市,让大家的舌尖味蕾享受野生菌的鲜香美味。然而这个时节,却是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的高发频发期。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是人民群众最为担忧的事情,是各级党委政府最为焦虑的事情,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事情。做好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党委政府的期望。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具体行动,扎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切实减少全省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一、野生食用菌云南“绿色食品”的一张响亮名片
      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使得云南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野生菌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形成了“云菌”的品牌效应。
      云南拥有食用菌种类880多种,占全国食用菌类的3/4,资源丰富,种类多产量大,市场贸易活跃,云南野生菌在全国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世界野生菌看中国,中国野生菌看云南”,云南野生菌市场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食用菌贸易的风向标。
      数据显示,每年云南食用菌产量达50万吨、产值近140亿元,过万吨的种类有2-3个,大宗品种有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鸡油菌、块菌、干巴菌、奶浆菌等。全省食用菌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泰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1万吨左右,创汇1亿多美元,仅次于烟草、咖啡和蔬菜,是云南重要的林下经济产业。
      从资源来说,云南是世界野生食用菌的分布中心之一,种类多产量大;从文化来说,云南多民族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野生食用菌饮食文化;从市场来说,30多年的市场发展,云南野生菌品牌效应初显,作为野生菌交易中心的地位也无法替代。
      云南野生菌美名远扬,这样一朵小小的菌子,逐渐成为云南“绿色食品”的一张响亮名片,由此打造出具有云南特色的饮食文化。
      二、野菌飘香美味竟成食物中毒的头号杀手
      菌出云南,天赐至味。野生菌生长受到气温、日照、地势、周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多生长在林区,生长环境受污染少,天然的野生食用菌是绿色食品,也是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和脂肪含量极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较多的食品,并且不同环境下生长的野生菌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效成分含量不同,铜、锌等微量元素的种类与含量也不同。
      因此,野生菌因其入口鲜美、风味独特,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及其他有益于人体的成分,成为餐桌上的一道道珍馐佳肴。
      云南省野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存在不少有毒品种,且不易鉴别。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因为有毒野生菌中含有的毒肽、溶血素、生物碱、红菇素等毒素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进而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常见的相关中毒症状类型可以分为肝损害型、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和光过敏皮炎型等,其中前四种类型可致人死亡。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误食野生菌中毒例数占全国食物中毒总例数的12%,死亡人数占35%,也就是说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1/3的死亡是由误食野生菌导致的。有毒野生菌成为我国食物中毒的头号杀手。
      三、全力以赴打好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保卫战
      作为野生菌大省,做好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就要求我们要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2018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等,紧紧抓住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和应急救治两个关键,坚决落实各项措施办法,全省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谱写出了新的篇章。
      截至目前,全省相继发生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19起,导致93人中毒16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全省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都大幅下降,其中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比去年减少34.5%,中毒人数减少57.1%,死亡人数减少38.5%,也就是说,中毒事件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都比去年减少了近一半。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成效显著,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提前召开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按照“预防为主、风险管理”的原则和要求,今年4月12日,在全省野生食用菌尚未全面上市之际,云南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办联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卫生计生委召开了全省加强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地狠抓“五加强五防止”(加强组织领导,防止领导工作缺位;加强监督管理,防止监管工作缺位;加强宣传教育,防止出现盲区和死角;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防止应急救治不力;加强监督问责,防止工作落实不力),全面开展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发生。
      (二)组织开展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专项督查
      云南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办组织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卫生计生委和有关    单位,组成4个专项督查组,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方式,分别对昭通市、曲靖市、玉溪市等8个州(市)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进行了实地督查,其余8个州(市)作了书面报告。
      云南省政府副省长陈舜同志在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办向省政府上报的专项督查报告上批示:这次专项督查很及时,请督促重点地区加强防控宣传教育和应急能力建设。
      (三)下发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督办函
      6月和7月份,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办先后四次对连续发生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的州市下发督办函,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全省加强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五加强五防止”落实到位,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多发频发势头。
      (四)加大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力度
      一是发布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并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政务网站、云南食品药品安全手机报、云南食品药品微信公众号等上进行推送,同时在各类媒体上进行了广泛宣传。
      二是印制了60万份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宣传挂图和折页,分发到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要求各地发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
      三是联合云南广播电视台,录制了《野菌飘香谨慎吃》访谈节目,相关专家围绕野生菌的营养价值、毒性和危害、常见的鉴别误区、为什么农村家庭会成为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高发区、中毒
      以后如何进行救治等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主持人进行了交流。节目播出后,反响良好,有力地推进了全省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四是拍摄制作了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专题宣传片和公益广告片,在各地电视台及媒体上广泛宣传播放。
      (五)将防控工作作为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加结合云南食品安全实际,云南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办把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作为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通过播放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专题宣传片和公益广告片、电视访谈节目《野菌飘香谨慎吃》等影像,以及发放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宣传挂图和折页、现场咨询等,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意识和能力。
      (六)在全系统半年工作会上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的2018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半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上半年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同时对野生菌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要求各地鼓足干劲、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做好下半年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副主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同志批示:地方政府要扎实抓,抓扎实,云南省的做法值得肯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同志圈阅。
      劲风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勇担当。随着季节更替,云南新鲜野生菌逐渐退市,但我们仍未松懈,市场上还有少量新鲜野生菌,同时野生菌制成干菌后极难辨识,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此,云南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狠抓“两个关键”,实现“两个最大限度目标”,即狠抓宣传教育和应急救治两个关键,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 云南 野生菌 监管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