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贵州日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贵州省菌物学会成立


    【发布日期】:2019-02-27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裴晓红
    【核心提示】:会议主题为“聚焦菌物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通过交流展示菌物研究前沿动态,促进贵州菌物学科研、教学和生产发展。
     QQ截图20190227133826
      2月23日,贵州省菌物学会成立大会暨2019贵州省食药用菌产业高峰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全国的400多名菌物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为贵州的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会议主题为“聚焦菌物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通过交流展示菌物研究前沿动态,促进贵州菌物学科研、教学和生产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2019全国红托竹荪、冬荪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
      目前,由贵州省农科院牵头发起的贵州省菌物学会登记会员数和聘请专家数已达到近400人,组建了科技创新专家工作组、一线技术专家工作组、装备专家工作组等专家委员会。针对贵州菌物产业特点,学会设立了涵盖全产业链的菌物资源与分类分会、植物病原真菌分会、医学真菌分会、工业与食品真菌分会、食药用菌分会、菌物文化分会、菌物生态分会、菌物天然产物分会、菌物装备产业分会、菌物加工产业分会、天麻产业分会、竹荪产业分会、香菇产业分会、木耳产业分会、菌物标准化分会和羊肚菌产业分会等16个分会。
      近年来,贵州食药用菌等菌物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据统计,2018年全省食用菌种植达20.3亿棒,产量89.6万吨,产值101.5亿元,连续三年实现倍增式增长。销售量达85.6万吨,商品率95.6%,销售收入96.9亿元。其中,海鲜菇日销售量200吨,全国第一,基本占据西南地区市场。贵州是红托竹荪和冬荪栽培技术发源地,也是其栽培技术科技创新引领地,已由传统的木块栽培发展成发酵菌棒多模式栽培。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大教授李玉认为,贵州要结合自身实际,推进大面积人工规模化栽培食用菌,更要利用野生资源优势发展贵州野生菌产业,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跨越发展进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工业化4.0时代,又要兼顾区域发展需要构建多模式发展态势。同时,要选择在生态条件合适的区域建立一定规模的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育区,增强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后劲。推进适度差异化发展香菇、木耳等大宗食用菌,支持龙头企业工厂化生产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等食用菌,通过品种选育、驯化栽培、加工利用等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贵州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教授认为,贵州省结合荒山植树造林的改造,加强不同类型菌材的研发利用,把食用菌尤其是其中的野生菌生产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收益的共赢。
      学会理事长、省农科院品资所副所长、研究员朱国胜博士表示,贵州食用菌产业要发挥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不断整合政产学研用力量,聚焦产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品种,走产品差异化发展之路。发挥贵州特色菌材资源优势,加大草腐菌规模,促进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2月23日,贵州省菌物学会成立大会暨2019贵州省食药用菌产业高峰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全国的400多名菌物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为贵州的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会议主题为“聚焦菌物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通过交流展示菌物研究前沿动态,促进贵州菌物学科研、教学和生产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2019全国红托竹荪、冬荪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
      目前,由省农科院牵头发起的贵州省菌物学会登记会员数和聘请专家数已达到近400人,组建了科技创新专家工作组、一线技术专家工作组、装备专家工作组等专家委员会。针对贵州菌物产业特点,学会设立了涵盖全产业链的菌物资源与分类分会、植物病原真菌分会、医学真菌分会、工业与食品真菌分会、食药用菌分会、菌物文化分会、菌物生态分会、菌物天然产物分会、菌物装备产业分会、菌物加工产业分会、天麻产业分会、竹荪产业分会、香菇产业分会、木耳产业分会、菌物标准化分会和羊肚菌产业分会等16个分会。
      近年来,贵州食药用菌等菌物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据统计,2018年全省食用菌种植达20.3亿棒,产量89.6万吨,产值101.5亿元,连续三年实现倍增式增长。销售量达85.6万吨,商品率95.6%,销售收入96.9亿元。其中,海鲜菇日销售量200吨,全国第一,基本占据西南地区市场。贵州是红托竹荪和冬荪栽培技术发源地,也是其栽培技术科技创新引领地,已由传统的木块栽培发展成发酵菌棒多模式栽培。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大教授李玉认为,贵州要结合自身实际,推进大面积人工规模化栽培食用菌,更要利用野生资源优势发展贵州野生菌产业,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跨越发展进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工业化4.0时代,又要兼顾区域发展需要构建多模式发展态势。同时,要选择在生态条件合适的区域建立一定规模的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育区,增强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后劲。推进适度差异化发展香菇、木耳等大宗食用菌,支持龙头企业工厂化生产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等食用菌,通过品种选育、驯化栽培、加工利用等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贵州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教授认为,贵州省结合荒山植树造林的改造,加强不同类型菌材的研发利用,把食用菌尤其是其中的野生菌生产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收益的共赢。
      学会理事长、省农科院品资所副所长、研究员朱国胜博士表示,贵州食用菌产业要发挥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不断整合政产学研用力量,聚焦产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品种,走产品差异化发展之路。发挥贵州特色菌材资源优势,加大草腐菌规模,促进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 贵州 菌物学会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