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关于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预警公告


    【发布日期】:2019-05-27  【来源】:易门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
    【核心提示】:随着气温升高,野生菌将进入生长旺季,在食用野生菌的同时,也要防范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造成中毒事件。
           随着气温升高,野生菌将进入生长旺季,即将面临上市。我国已知可食用的野生菌有1000多种,有毒野生菌有400多种,(云南省有900余种食用菌,200余种有毒野生菌),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有40多种。为防范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造成中毒事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发布2019年第二期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一、不随意采食野生菌
           野生菌(蘑菇)属于大型真菌,多样性十分丰富、复杂,且目前人类对有毒真菌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和全面,存在大片的未知领域。云南被誉为“真菌王国”,我县作为云南野生菌重要产区,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毒品种也多)、分布广泛,由于有毒无毒菌种外观区分特征不明显(容易混淆)、野生菌中毒类型复杂(生物毒素多样性),导致广大群众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风险很高。特别是误食白毒伞、毒蝇伞、死亡帽、灰花纹鹅膏菌、亚稀褶红菇、肉褐鳞环柄菇、秋盔孢伞等多种剧毒野生菌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目前尚无简易科学的方法鉴别野生菌是否有毒,所以呼吁广大市民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菌,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菌,也不能放松警惕,不要购买不熟悉的野生菌,更不要轻易食用。
           二、谨防误食有毒野生菌
           由于有毒野生菌与普通食用野生菌很难鉴别,仅依靠民间流传下来的“经验”并不能保证可以避免误采到有毒野生菌。在民间流传一些鉴别毒蘑菇的方法都是不科学、不严谨、不全面的,很容易就能找出反例来推翻,这些方法反而很容易误导大家。例如:颜色鲜艳的有毒,颜色普通的没毒;野生菌和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生虫、生蛆、动物吃过的野生菌没毒;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野生菌有毒等等都是不可靠的,广大县民切勿依靠以上的诀窍来鉴别毒蘑菇,用生命健康冒险。
           根据以往发生误食剧毒野生菌情况,提醒广大县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只采食常见熟悉的野生菌,不采食不熟悉的野生菌。特别是不采食有菌环和菌托的野生菌,避免误食剧毒的鹅膏菌属(该菌属包揽了90%以上的毒蘑菇致死案例);不采食火炭菌(密褶红菇),避免误食到剧毒的亚稀褶红菇;谨慎采食白色的野生菌,避免误食到致命的白毒伞;谨慎采食棕色的野生菌,以避开黄丝盖伞、秋盔孢伞等很多棕色的剧毒野生菌;谨慎采食小型菌类,以避开栗色环柄菇、秋盔孢伞等小型剧毒野生菌。
            三、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就医
            野生菌中毒类型复杂,不同毒菌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各不相同,一般分为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但要提醒广大县民:出现消化道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等症状,可以是普通毒菌单纯作用于消化道黏膜引起,也可能是剧毒野生菌严重类型中毒的早期表现,例如:剧毒菌白毒伞,误食大约一天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经过处理后,第二天这些症状会缓解,进入“假愈期”,让人误以为身体好转而耽误治疗。但第三天就会进入肝损害期,病人转氨酶急剧升高,严重的出现肝衰竭,抢救成功机会非常微小。所以,广大县民一旦食用野生菌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不要掉以轻心,要立即催吐、并及时送医。要保留食用的野生菌样品或者照片,就医时提供给医生,以便医生辨别中毒菌种,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四、生产经营者做到“一禁三不”
            严禁学校食堂等各类食堂、农村自办宴席、会议、宴席等群体性用餐活动供餐单位加工出售野生菌类菜品,避免发生误食有毒野生菌引起的群体性中毒事件。生产经营者在加工、售卖野生菌时,应做到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野生菌,要确保所加工、经营的野生菌中未混入有毒野生菌,以避免承担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同时,各餐饮单位要按规定做好野生菌类菜品的留样。
           附:玉溪市常见可食野生菌、中毒野生菌
     
    关键词: 野生菌 中毒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