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野生菌中有“两大杀手” 其中一大杀手今年首次现身四川


    【发布日期】:2022-06-1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雨季来临,野生菌开始大量生长,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最近时有发生。记者了解到,6月6日,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的祖孙三人一同上山采摘野生菌,将几种野生菌混炒后食用,结果三人都中毒,所幸发现及时,目前暂无生命危险。
          雨季来临,野生菌开始大量生长,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最近时有发生。记者了解到,6月6日,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的祖孙三人一同上山采摘野生菌,将几种野生菌混炒后食用,结果三人都中毒,所幸发现及时,目前暂无生命危险。
          近日,四川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版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其中,四川省在近20多年来首次发现致命鹅膏。这种俗名为“白毒伞”的野生菌,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自从被发现,它在我国至少已导致100余人中毒,其中超过60人死亡,可谓我国“蘑界”头号毒王。需要注意的是,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的每年5月初至8月初,是它们的生长旺季。
          食用野生菌后
          祖孙3人中毒入院
          每年五六月份是四川凉山州野生菌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吸引了不少当地居民上山采菌。家住宁南县骑骡沟乡果木村的刘某一家,祖孙三人就一同上山采摘了一些蘑菇。
          “当时采摘了三种蘑菇,有一种是荞粑菌。其他两种以前没见过,用鼻子闻了闻,觉得气味清新,应该没有毒,我们回家后就将几种蘑菇合在一起炒了。”19岁的患者刘某说。
          然而,餐后不到一小时,祖孙三人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以及胸闷、气促等症状,亲戚发现后立即将他们送至宁南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经医生检查诊断,系食用毒蘑菇所致。于是马上进行洗胃等治疗后,转入神经内科进一步治疗。
          “当前正值蘑菇生长旺季,不采食野生蘑菇,不购买来路不明、辨识不清的野生蘑菇,不食用混杂的野生蘑菇!”宁南县人民医院提醒。
          国内发生多起中毒事件
          野生菌中有“两大杀手”
          查询公开报道发现,今年以来,随着野生菌上市,国内已发生多起野生菌中毒事件,主要集中在云南省。据悉,云南是全球野生菌品种和数量较多地区,世界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云南有900余种,约占全球种类的36%,占全国种类的90%。全国已知有毒野生菌500余种,云南有200余种,其中20余种剧毒。
          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于误食亚稀褶红菇和剧毒的致命鹅膏。近期,云南省部分地区已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导致死亡的事件,主要是误食了亚稀褶红菇。

    四川首次发现致命鹅膏

    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发布



          6月6日,四川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版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蘑菇种类繁多,有的蘑菇虽然其貌不扬,却含有剧毒,吃下去就一命呜呼了。近10年来,四川省每年都有因误食毒蘑菇而导致的中毒事件,其中不乏人员死亡,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四川疾控有关人员表示。
          “今年,我们四川省在近20多年来也首次发现了致命鹅膏。”四川疾控有关人士介绍,致命鹅膏俗名“白毒伞”,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自从被发现,它已经在我国至少制造了30余起中毒事件,导致100余人中毒,其中超过60人死亡,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蘑界”头号毒王。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每年5月初至8月初是它们的生长旺季。
          教/你/一/招
          误食了毒蘑菇应该怎么办?
          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有什么症状呢?比较轻的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还有精神症状,严重的还要发生肝脏、肾脏损害,最严重的就是死亡。如发生误食,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并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以最快的方式送往最近的医院。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携带吃剩的毒蘑菇,以辅助医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野生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