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打造百亿级黑木耳产业——东宁破“三局”


    【发布日期】:2022-08-08  【来源】:黑龙江日报
    【核心提示】:东宁农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6年领跑全省。2021年更是实现30024元,成为全省首个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的县(市)。东宁也先后被确定为中国黑木耳优势产区、“中国黑木耳第一县”“全国特色产业百佳县”等国家级殊荣30余项。

    仲夏的东宁,331国道两旁的山峦,翠色欲流,一直延伸到绥芬河畔,一派欣欣向荣。

    与这景色呼应的,是春季种植的黑木耳迎来了最后一茬丰收采摘,田间地头和种植基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我们‘棚室地栽’技术种出的黑木耳,朵大肉厚有光泽,泡发率也高,市场特别认。”东宁镇太平泉村黑木耳种植户马艳东正在自家的大棚里采收。摆放整齐的菌棒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大小接近的黑木耳,像朵朵绽放的“黑牡丹”。

    正是因为这些“黑牡丹”,东宁农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6年领跑全省。2021年更是实现30024元,成为全省首个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的县(市)。东宁也先后被确定为中国黑木耳优势产区、“中国黑木耳第一县”“全国特色产业百佳县”等国家级殊荣30余项。

    东宁的黑木耳产业如今已成气候。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栽培量9亿袋,干品产量4.5万吨,年交易量10万吨、交易额65亿元。

    但东宁的目标不止于此,他们瞄准的是百亿级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目标。

    如何跳出“舒适区”,提升产业发展中的抗风险能力?如何在产业发展相对粗放的现实中找到新增长点?如何补强产业链,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面对横亘在眼前的一个个难关,东宁如何破局,实现百亿级目标?

    应对变局 狠抓能力作风建设

    从高空俯瞰东宁市,大大小小的黑木耳园区鳞次栉比,构成一幅宏伟的产业蓝图。全市现有黑木耳专业合作社89家、黑木耳相关企业116户,全市直接从事黑木耳生产的农户0.93万户、2.2万人。

    自2002年起,东宁市持之以恒推进黑木耳产业。如今,这里有国家级示范园区1个,标准化生产基地39个,全市年均栽培黑木耳可达9亿袋,干品产量4万多吨;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批发市场,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这里有黑木耳配套企业80余家,形成了集育种、制菌、种植、营销、加工、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条,打造了融合一、二、三产业的黑木耳产业集群。

    采访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东宁人对黑木耳这个“金饭碗”的自豪。这是东宁的优势,也是“舒适区”。

    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东宁来说,现有耕地100.1万亩,其中9万亩种植的是黑木耳,干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值得自豪。但“硬币”的另一面,既有当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发展环境,也要面对国内其他地方积极发展黑木耳产业的迅猛势头。

    如何跳出“舒适区”,把黑木耳产业提升一个层级?成为东宁攻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特别是对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建设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的发展战略的要求,东宁发现问题不少。”东宁市委书记时林说,随着数字经济、生物经济迅猛发展,东宁黑木耳产业电商化程度还不高,对生物经济领域研究不深,新业态新模式研发不足。

    改变迫在眉睫。时林说,多年来东宁一直寻求黑木耳产业转型,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省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东宁市依托“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围绕“深化市情认识、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上下结合、创新制度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五个方面推动“思想破冰”,引导干部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抓好“结合”,以思想解放破解发展难题。

    一轮轮激烈的头脑风暴中,围绕打造百亿级黑木耳产业发展目标,加快实施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创意设计产业,持续推动“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金融化”发展,全面提升东宁黑木耳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逐渐成型。

    狠抓能力作风建设,东宁以“真心实意”高效率推进木耳日常生产。今年初东宁市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为了解决春耕木耳生产问题,东宁开始实行“5+2”工作日、“8+6”工作时间模式,持续做好输入全市农用物资车辆和人员的监管、消杀、安全防护工作,保证了疫情之下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狠抓能力作风建设,东宁以“真抓实干”高强度推进木耳项目开工建设。“市里不但为我们提供‘保姆式’服务,还实行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一家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尽最大努力提高项目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的便利。”

    今年春季开工的一林黑木耳全产业链项目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市级领导“一对一”精准服务,帮他们协调解决项目选址、公司注册、融资难等问题十余个,让项目得以提前顺利开工。

    谋划大局 聚力标准化科技化

    走进在东宁市占地45公顷的北河沿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250栋黑木耳挂袋大棚里,一串串悬吊在空中的木耳菌袋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采摘着肉厚精致的黑木耳。该园区建设统一标准化棚室,委托有资质的公司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菌种、统一生产规程,实现了黑木耳标准化生产。

    黑木耳标准化生产一直是东宁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必修课”——作为全国黑木耳协会会长单位,东宁依托中国黑木耳优势产区,积极参与全国黑木耳标准制定。目前已经制定实施黑木耳种植牡丹江地方标准,形成技术规程10余项,从菌用原材料到下游加工、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基本构建完成。建成了1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登记地理标志保护面积12万亩。

    同时,以东宁市食用菌协会名义发布《地理标志产品东宁黑木耳》(T/DEFA001-2021)团体标准,于2021年3月15日正式实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专家在东宁实地调研,广泛采用东宁相关指标确定了黑木耳产品国家标准,目前已经发布实施。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东宁人很清醒地认识到:要持续向产业链高处攀登、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黑木耳产业进一步发展最大的短板仍是研发能力和专业人才供给。

    在黑龙江佰盛食用菌有限公司采访时,记者看到厂区“黑木耳实验种植区”门旁,挂有“博士后工作站”的牌子,展示板上有工作站专家、教授的照片和介绍。

    “东宁共有黑木耳研发机构6家,黑木耳产业科技型企业5家,研究人员不乏硕士、博士,从事科研和技术指导的人才在500人以上。”郭雯说。作为东宁市食用菌研发中心的技术员,郭雯是2014年6月该中心成立时引进的5名高层次人才之一,她和同事们完成了野生菌种选育、替代料种植黑木耳等多项重要课题。

    “东宁通过设立黑木耳科技奖励基金,建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学院微生物所和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宁市农技推广中心、食用菌研发中心硕士研究生团队以及300余名‘土专家’为依托的‘五级科研团队’。”东宁市黑木耳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良武介绍,“五级科研团队”率先研发的小孔单片、棚室挂袋、春耳秋管技术被全国各地竞先采用并已成为黑木耳业界主导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了黑山、德金、草优等系列优质菌种。累计革新30余款菌用机械设备,20余项栽培新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黑木耳产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做好黑木耳产业这篇大文章,关键是推动企业加快朝高端化、数字化、低碳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实现转型迭代。

    蓝图明晰,落子迅速。东宁加强与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合作,全面提升菌需设备自动化作业水平,全力推广建设智能化大棚,开展黑木耳采摘自动化技术攻关,研究数控黑木耳烘干机,推广佰盛菌包数控半自动化生产和黑木耳栽培文洛式联动温室自动化控温控光技术,不断提升黑木耳全产业链智能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适宜东宁不同积温区作业的优良菌种选育、黑尊系列等本土菌种优化、菌种鉴定保藏等基础研究,打造一批符合东宁实际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型黑木耳菌种,确保东宁黑木耳菌种种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牢牢扭住“链主型”企业,东宁因势利导,谋划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树。全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在现有10户黑木耳加工企业、6款20余个研发产品基础上,推动黑木耳加工向生物制药、未来食品、生物育种等高端领域发展。

    勇辟新局 发力品牌化金融化

    “我是初秋,这是我们东宁的黑木耳,特别好吃……”东宁“95后”女孩初秋在抖音上经营一家山货特产店,拍短视频一年多,个人自媒体账号拥有了20多万粉丝。她把黑木耳、大榛子等当地特产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平均每天发货量达到300件左右。

    初秋真名叫战云秋,2020年结束了5年的北漂生活,返乡创业。她说,家乡东宁素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誉,黑木耳名声在外,好东西肯定能推广出去。

    品牌的力量让东宁黑木耳在天猫等大型电商平台以及直播带货、抖音等营销年交易量3000多吨、交易额2.3亿元。

    东宁“黑木耳之都”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去年5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2021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东宁黑木耳”以843的品牌强度和181.27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中国地标产品食用菌类第1名。

    自去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以来,东宁市黑木耳作为全国首批100个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已出口销往欧盟国家1190吨。

    东宁聚焦品牌化,增强黑木耳核心竞争力的动作不止于此。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创新相结合,实施《东宁市名牌商标奖励办法》,目前登记注册“东宁黑木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运福等著名商标6个。借助初秋等网络达人进一步推动东宁黑木耳宣传销售,加快建设黑木耳综合性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黑木耳全产业链信息超市,打造中国最大的黑木耳电商平台。

    黑木耳产业的升级扩张就是一个不断闯关的过程。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让东宁黑木耳产业稳健发展,但金融化却是让产业在稳的基础上“活”起来的重要一关。

    采访中,无论是农民还是企业家不约而同提到了产业壮大的最大痛点:资金相对匮乏。

    去年底,东宁为了缓解菌农资金短缺的问题,为菌农量身定制了专属融资产品“木耳贷”。“木耳贷”年利率仅为4.5%,菌农通过手机银行自助操作便可完成从贷款申请、签约、支用到还款等一系列环节,最高可贷30万元。推广仅一个月,就有1250户菌农获得1.36亿元的信贷支持。

    今年,东宁进一步聚焦金融化,积极探索通过金融创新赋予黑木耳产业发展新活力。引导当地10家金融机构设立“木耳快贷”“林创贷”等金融产品,在全省率先开通黑木耳生产或经营业户仓单质押业务,探索建立产业互联网和现货交易大数据平台。

    “通过标准化塑造黑木耳产业国家标准、科技化推动黑木耳产业迭代升级、品牌化增强东宁黑木耳核心竞争力、金融化赋能黑木耳产业新活力,在这四条路上行稳致远,百亿绝不是东宁黑木耳产业发展的终点。”时林说,找到新增长路径的东宁,正继续努力摆脱产品品系单一、产业支撑单一的问题,破局仍是进行时。


     
    关键词: 东宁 黑木耳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