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王发园:新污染物对丛枝菌根的影响——以微塑料为例


    【发布日期】:2023-10-28  【来源】:易菇网
    【核心提示】:在江西南昌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菌根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菌根学青年学术论坛——丛枝菌根真菌分类鉴定培训班上,青岛科技大学王发园教授在主旨报告环节就“新污染物对丛枝菌根的影响——以微塑料为例”作分享。

    “据2017年的一项估计,迄今已经生产了8300万吨的塑料,产生了6300万吨的塑料废物,其中79%的被填埋或或在自然环境中积累。”在江西南昌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菌根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菌根学青年学术论坛——丛枝菌根真菌分类鉴定培训班上,青岛科技大学王发园教授在主旨报告环节就“新污染物对丛枝菌根的影响——以微塑料为例”作分享。

    据介绍,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王发园教授指出目前国际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有四大类,分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以及微塑料。报告中,他就微塑料的来源、定义、分类以及分布进行介绍。微塑料按来源可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按按塑料种类分,如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按形状可分为球状、薄膜状、纤维状、碎片状等,其广泛分布在环境、食品、人体中。据了解,在2016年举办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被列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

    “研究证实土壤微塑料对土壤微生物、动物、植物包括土壤物的化学性质都会产生一系列影响。”谈及微塑料对植物的影响,他表示,尤其是纳米尺度的小颗粒的微塑料是可以被植物吸收和转运,报告中,他罗列出国内部分课题组发表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植物可以吸收和转运微塑料,如43nm 的聚苯乙烯微球可以通过气孔途径进入蚕豆叶片内,纳米颗粒可以通过气孔途径进入叶片,并向下运输到根系。

    讲到微塑料对丛枝菌根的影响方面,他指出微塑料对丛枝菌根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表现在通过释放塑料添加剂(增塑剂、抗氧化剂、着色剂、阻燃剂、重金属、PAHs等)及其吸附的各种污染物(农药、抗生素、PAHs、PCBs、重金属等),而间接影响则表现在通过改变土壤性质、植物生长、微生物群落结构等间接影响丛枝菌根。王发园教授在报告中通过引用大量研究案例,指出了微塑料(和镉)对水稻生长、镉积累和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改变。

    据悉,第十五届全国菌根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菌根学青年学术论坛——丛枝菌根真菌分类鉴定培训班由中国菌物学会菌根及内生真菌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土壤科学技术学会、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易菇网承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菌根界的专家、青年学者、学生齐聚南昌,围绕菌根生物技术、菌根多样性、菌根应用、菌丝际微生物互作以及菌根形成机制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