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学术前沿 » 正文

    科研进展|食用菌所加工团队在猴头菌β-葡聚糖新型纳米载体制备及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日期】:2024-02-21  【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核心提示】:近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加工技术研究团队利用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制备了一种天然来源的新型纳米载体并对白藜芦醇进行了包埋,提高了白藜芦醇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阐明了与白藜芦醇协同增强抗炎作用的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一区Top,IF: 11.2) 上。

    近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加工技术研究团队利用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制备了一种天然来源的新型纳米载体并对白藜芦醇进行了包埋,提高了白藜芦醇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阐明了与白藜芦醇协同增强抗炎作用的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一区Top,IF: 11.2) 上。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多酚,但较差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团队采用静电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并对白藜芦醇进行包埋。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颗粒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其呈球形或亚球形结构,平均粒径较小(191.07 nm),达到纳米程度。

    图1 纳米颗粒的结构特征

    稳定性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表明,纳米颗粒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白藜芦醇从纳米颗粒中可持续缓慢释放。同时,体外生物活性实验表明,负载白藜芦醇的猴头菌β-葡聚糖纳米颗粒可通过抑制NO、IL-1β、IL-6和TNF-α的产生,改善LPS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炎症损伤,其抗炎机制主要是通过NF-κB和JAK-STAT1信号通路调节NF-κB p65、STAT1和TLR4的蛋白水平,从而发挥较强的抗炎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和白藜芦醇具有协同抗炎作用,表明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纳米负载材料可作为潜在的绿色、安全载体包埋白藜芦醇等不稳定的活性化合物,提高其生物活性。这项研究为开发包埋白藜芦醇等疏水活性分子的功能载体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拓宽了食用菌活性多糖在功能性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范畴。

    图2 纳米颗粒的稳定性,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特性和体外抗炎活性

    食用菌研究所张忠副研究员和毕业研究生葛梅丽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杨焱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1103403)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ZR1446200)的资助。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